考生如何科學地填報志願?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認識自己,選對專業。

選專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與分數無關,而與考生的職業興趣、性格、能力傾向等個體特徵密切相關,需要考慮個人特徵與專業的匹配性,專業與職業、專業與就業之間的關係等問題。

1、選擇喜歡的方向

一般而言,要回避不喜歡的和自身能力與學科弱項方面的專業,儘可能選擇自己感興趣、屬於自己能力特長範圍的專業。如果有自己喜歡的方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無疑是非常方便的,興趣和愛好很容易轉變為動力。

2、沒有方向,選擇適合自身的專業

大部分的高中同學在過去的3年可能都沒有培養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考慮選擇適合自身的專業類型。可以通過職業傾向測試和興趣測試等來認識自己。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辨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選擇適合的專業方向。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二: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分數永遠是志願填報的關鍵因素。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後要通過高考估分,知曉自己所處的報考批次和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學路徑。

高考分數的本質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願規則下投檔的核心依據。高考分數決定考生在全省排名,決定在哪個批次填報志願,也就是可以進入哪個層次的大學就讀,同樣決定考生在某個批次中挑選大學和專業的優先權。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三:查看計劃,篩選大學。

在估分和合理定位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確定的專業類別,提前查閱上年度招生計劃,如考生處於一本線上,就可以篩選出上年度在省市招錄有自己喜歡專業的一本高校,然後初步排除那些顯然不想去和顯然去不了的大學,形成自己志願填報的大學備選庫。

考生如何科學地填報志願?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四:根據規則,合理填充自己的志願表。

平行志願和順序志願是兩種各不同的投檔方式,從規則來看,平行志願可以給考生們規避很多的風險,在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當中,考生可以更隨意衝刺更高級的目標院校。

反而在順序志願上面,強調了院校的順序,考生能否被錄取不完全由分數來決定,而第一志願變得尤為重要。除了投檔模式,在規則方面還要了解批次設置、志願設置、投檔流程、專業錄取原則等方面的報考規則需要掌握。

讀懂了錄取規則,才能知道報志願是一個怎樣的流程,考生們可以根據各批次的錄取規則、志願設置,選擇對應的大學及其專業組合成一個合理的志願表,志願填報表中分別有提前批,特殊類型批次(自主招生批次)和本科批次,這裡面每個批次都有升學的機會,所以首先我們先了解這裡每個批次分別可以填報什麼類型的院校。

提前批次中可以填的有部隊院校、公安院校、免費師範生和醫學定向生等,特別要注意的是,香港有2所院校不需要提前申請,直接在提前批中就可以填報,他們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很多人對於這兩個院校的層次不瞭解,香港中文大學在全世界排名49位,香港城市大學在全世界排名55位,任何合法公民都可以報考提前批。

但特殊院校,對考生的自身條件也會有特殊要求。

如性別要求,本批次院校錄取時喜歡招男生,如軍校生、航海生、公安生等,即使招女生,數量也非常有限,一般在10%左右。其它院校和專業大多也有男女比例要求。

有的院校對考生政治條件要求較嚴,如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國際關係學院,要求考生必須是黨員或團員,家庭及主要社會關係應歷史清楚且無重大政治歷史問題等。

還有的學校明確規定只招應屆生,同時對考生的年齡也有特殊限制,如果你是復讀生,最好對這類院校或專業避而遠之。


在提前批次和本科批次之間是自主招生批次,也有的省份稱之為特殊類型批次。

按照自主招生的規定,除了在自主招生批次填報所報院校之外,還需要在本科批次的A欄中去填寫同樣院校和第一個專業,這樣才能在符合自主招生的條件下,獲得降分錄取。


下面就是本科批次

大部分是報12-16院校,每個院校可報6個專業,這裡要分清學校的層次及專業的層次,做到全面的瞭解才能錄取到理想的院校。

在各個批次的報考中.第一個位置的A志願是重中之重

在志願填報方案的確立中,不論是院校優先、專業優先,還是院校和專業兼顧的報考目標,各個批次中A志願的選擇是最為重要的。一是因為從統計中可以看出,70%~80%的考生在A志願被錄取,二是因為A志願的確立決定之後各個院校之間的院校梯度 因此,A志願就是參照物,有了這個參照物,B、C、D等志願院校才能夠有合理的定位。如果A志願是“衝”的院校,那麼B、C、D等志願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要相差大一些,也就是院校梯度中的“度”要大一些:如果A志願是“穩”的院校,那麼B、C、D等志願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可以相差稍微小一些:如果A志願是“保”的院校,那麼B、C、D等志願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可以非常接近。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院校梯度中的“度”不是恆定值,這個“度”要以A志願為參照物來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