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拼團日均十萬訂單是怎麼煉成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社群拼團日均十萬張訂單是怎麼做到的,給大家揭開社群拼團這個神秘的風口,這個讓非常多微商找到感覺、找到轉型方向的賽道里面的底層邏輯。

社群拼團日均十萬訂單是怎麼煉成的

社群拼團的衍生和發展很簡單,它更多是因為微商本身的庫存所倒逼出來的一種形態,它的玩法也非常簡單。

社群拼團無非就是讓每一個小代理,把身邊一些經常跟他買貨的或者是不做微商的真實消費者拉進一個群裡,通過一系列的運營手段,把這個群激活,把這個群變成一個帶貨群。這個群是專門讓消費者在群裡篩選好產品、挑選好產品的群,並且讓群裡的每一個成員都形成一個習慣,就是每天都上來看一下有什麼適合自己的好產品。

  • 那麼群主賺什麼錢呢?

群主賺的是銷售額的5%-15%。看產品形態,比如說現在賣日用品、賣護膚品,賣彩妝,賣針織產品等等,這些量都非常大,基本上轉化率都能達到3%-4%之間,這還算是最垃圾的。假設在一個100人的群裡,一天能夠收10張訂單,如果一個群500個人的話,一天大概能夠收五六十張訂單,而社群拼團裡的產品零售單價相對比較低一些,一般的單價在100以下,一天能夠賣20張訂單的話,他一天大概能夠賺100到300之間,對於小微商來講,特別是在456線的小城市,一個月能夠賺三五千,他已經非常滿足了。

  • 那團長賺什麼錢呢?

團長下面有很多小代理,很多群主,比如說團長每一單訂單賺兩塊錢,有50個代理的話,每個群一天都20張訂單,這個團長一天就純賺兩千塊,一個月下來就能純賺6萬塊,對很多現在的一些微商、大團隊長來講,每個月能夠穩定賺6萬塊,都已經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一個收入了,還是非常穩定的。

  • 拼團方賺什麼錢呢?

拼團方下面有大量的團長,每一天至少是過萬張訂單,所以這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一些拼團方一天有1萬張訂單,假設拼團方這邊一張訂單一塊錢,他一天就能夠純賺1萬塊,一天有10萬張訂單,她一天就純賺10萬塊。這就是目前拼團的一個基本脈絡,現在全國在做拼團的不少,比如在南方就至少有五六百家了。

社群拼團日均十萬訂單是怎麼煉成的

我相信到年底,至少要達到1萬+這麼一個規模,那對很多的微商來講、很多的品牌方來講,我覺得會有幾個機會:

1.對品牌方而言,其實還可以轉型一下,比如說我是賣口紅的,我可以讓代理賣口紅的同時,順便再賣些其他產品,那說白了就是,傳統微商是拿一個產品賣給1000個人,而這種社群拼團就是拿1000個產品賣給一個人,這樣就可以更加有效率。因為可以解決動銷問題,還可以解決引流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代理的收入,代理收入提高自然就對品牌更忠誠,這個我之前文章《社群拼團的過萬億風口正在井噴中》裡說過。

傳統微商更多的是一種守獵的模式,到處去打游擊戰的模式。而社群拼團這種圈地養牛養羊的模式更加可持續,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過去很多一些微商品牌,一個單品持續時間都不夠長,可能說在三四個月或一兩年就沒了,為什麼?因為消費者非常容易疲倦,我們都沒有把消費者很好的圈養起來,很好的做社群化管理,社群拼團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弊端。

把所有消費者都拉到群裡,把這個群變成一個帶貨的群,變成一個導購的群,通過這種方式把貨賣出去。品牌方可以轉型做這一塊,這是一個機會非常大的,非常值得嘗試的方向。而且現在品牌方都存在引流難的問題,但其實品牌方是這樣,團隊長也是這樣。

2.對於團隊長而言,如果是做轉型社群拼團的話,它轉化代理非常快,為什麼?因為能夠給到代理穩定的收入。一樣的,對於品牌方而言也是,轉型社群拼團,第一你就能夠讓自己的產品賣的非常好,第二,能夠讓代理賺更多錢,最最最主要的是能夠讓代理的團隊激活,規模擴大到好幾個量級上。包括我們現在落地會員裡面,很多人已經開始轉型做這個方向,已經初步嚐到了甜頭,也包括非常知名的一些微商品牌,實際上現在都已經開始轉型到社群拼團裡面來,作為行業的領先標杆,沒轉型這個方向,說明他沒看到這個行業的一個機會,所以建議大家抓緊進場來玩。

社群拼團日均十萬訂單是怎麼煉成的

那說到這裡,很多人說,那我後面開玩還有機會嗎?

其實是這樣的,傳統微商品牌方之間是相對透明化的競爭,而這種社群拼團之間是相對信息不對稱的競爭,更加容易產生規模化的利潤。所以社群拼團我在這裡展開一下未來的發展方向。

1. 定製化產品

比如說一個拼團方,他每天都要五六個以上的單品,大概一個月下來至少200多個單品,那最終他會發現,利潤很低,為什麼利潤還是比較低?因為都是別人家產品。所以我們可以開發更多的定製化產品,通過這個角度,定製化自己的產品的話,產生的利潤會更高一些。所以社群拼團未來,我覺得柔性的、個性化的定製化產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拼團方的利潤更高,同時也能夠讓消費者體驗更好。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粉絲群,這些群是彼此之間互相不交叉的,像傳統微商,他可能容納的從業者大概3000萬人,但是不好意思,社群拼團最多能夠容納的從業者的群體的數量大概撐死也就500萬左右,為什麼會這樣?我是根據這個數據去測算的,今天中國的微信每天的活躍用戶可能大概就一兩個億,算一下,這一兩個億全部被拉成群的話,其實也就200萬個群,有些群的人數會更少,那可能說一個群100個人的話,也就100萬個群,100萬個群相當於是100萬個群主,這裡面不會容納多少拼團主,要玩就趁著現在大微商品牌們還沒有覺醒的時候,抓緊進場。

所以這最終是一個優勝略汰的過程,因為拼團最終決定的是第一產品體驗,第二產品的創新度,產品的差異化,那對於真正的功力雄厚的品牌方s來講,對於更加精通產品,更加精通社群運營的微商團隊講來也是一個機會。

這是第一個,就是社群拼團裡面產品利潤比較低,所以產品的定製化、自有供應鏈是一個方向。

2. 提高社群拼團效率

現在社群平臺一般從消費者下單到消費者真的收到產品,這個過程至少得15天左右,如果通過工具化、集約化的管理,通過軟件的管理,能夠把時間至少縮短一半以上,這樣用戶體會更好,甚至可以把時間縮短到五天以內。

這種效率提升上去的話,對消費者來講聯繫會更加強,那隨之而來的轉化率就會提升上去,前面剛才說了,轉化率一般可能在3%-4%之間,未來如果說提供升到10%的話,會更好玩。

如果我們把社群的成員做更加精準的篩選的話,轉化率甚至可以達到50%,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對於很多真正的有實力的大咖來講、對於很多有實力的團隊長來講、對於精通社群運營的這幫朋友來講,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一個機會。

社群拼團未來的方向會怎麼走,現在很多人還是不太理解,包括很多社交電商平臺,他們很難走下去,因為社交電商平臺現在存在很多問題:拉人的太多,做動銷的太少,導致動銷效率很低;如果每個拼團的團長們都掌握這種方式的話,動銷效率就會提升上去。

社群拼團日均十萬訂單是怎麼煉成的

5月17號我們在廣州有一場社群拼團閉環會,這次會來全國非常主流的一些社群拼團方,日均訂單在一萬以上的就會來30多個,中間也會有一些每天就能夠日賺幾十萬的大型拼團方來到現場分享經驗,還有大概500個微商團隊長共同探討社群拼團這個舞臺。

5月17號,社群拼團閉環會,在廣州,完完全全聚焦在社群拼團這個領域裡面,歡迎大家參加!我們這次只講社群拼團,其他的,不好意思,一概不歡迎。

社群拼團日均十萬訂單是怎麼煉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