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汇率、购买力平价两种方法衡量的GDP前十国家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给大家看看按照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折算的2018年GDP,以及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折算的GDP有多大的不同。

因为国家数量太多,仅采用前十名的,其中汇率法GDP采用的是各国官方公开的信息,而购买力平价采用的是IMF发布的数据。

按汇率、购买力平价两种方法衡量的GDP前十国家有什么不同呢?

按购买力平价,中国与印度的经济总量提升最多

2018年,中国(本文中国指的是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90.03万亿元人民币,按照2018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3.6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全球排第二名。

但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那中国的经济总量一下子就提升到25.27万亿美元(比按汇率法提高了11.67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当然了,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所以不论采用哪种统计方式,人均GDP都是美国更高。

按汇率、购买力平价两种方法衡量的GDP前十国家有什么不同呢?

同样的,按照汇率2018年印度的经济总量只有2.716万亿美元,但按照IMF提供的数据,以购买力平价为衡量标准,印度的GDP上涨到了10.51万亿美元(提高了7.794万亿美元)。全球排名也从第七名,上升到了第三名——实现了经济总量达到10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目标。

因为都是以美元为单位,所以美国的经济总量不论是按照汇率,还是购买力平价都是20.49万亿美元。

按购买力平价,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进入到前十名

按汇率、购买力平价两种方法衡量的GDP前十国家有什么不同呢?

按照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折算,2018年俄罗斯的GDP约为1.647万亿美元,全球第11名;印度尼西亚的GDP则约为1.0427万亿美元,全球排第16名。但按照购买力,俄罗斯的经济总量达到了4.21万亿美元,全球第六。

同样的,按购买力印度尼西亚的GDP也上涨到了3.49万亿美元(是汇率法GDP总量的3倍多),全球排名升到了第七名。另外,按购买力,巴西经济增速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按购买力,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经济总量提升的不多

按汇率、购买力平价两种方法衡量的GDP前十国家有什么不同呢?

与上面那些发展中相比,按照购买力,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经济总量虽然比按照汇率法也增加了一些,但整体提升的不多。其中,日本为5.59万亿美元,提高了0.622万亿美元;德国则从4万亿美元上升到4.36万亿美元。

显然按购买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提升更多,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总体上讲,发展中国家综合经济质量(含服务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人民的货币收入更少,低价格的商品占其境内商品总量的比例更高。按照实物原则计算的商品购买力平价指数无疑会高估低收入国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对此,网友们您如何看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