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上朝的時候用漢語交流嗎?

農民工的世界你不懂


我們先來說下清朝“上朝”是怎麼回事。

清朝的“上朝”,有三種“大朝、常朝和御門聽政”。大朝是禮節性的,只在“三節兩壽”和特殊喜慶時才舉行大朝,此時皇帝親臨太和殿,接受官員上表慶賀的朝會。常朝是每月逢五舉行,(十天一次),也是很有禮儀性的。這兩種朝會不處理政務,也不用官員奏事。

真正處理政務的事“(乾清門)御門聽政”,這就是清代的早朝。順治時,每五天舉行一次“御門聽政”。康熙繼位以後,改為每天都舉行。這個“御門聽政”,就是所謂的“早朝”。

在電視劇中,將早朝給戲劇化了。在電視劇中,文武百官站在一起向皇上奏報事務,請皇上決斷。而皇帝在事先什麼都不知道情況下,臨時接受臣工們突然襲擊式的奏事。皇帝要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臨場發揮,或者求助在場百官幫忙解決。這完全電視劇是虛構的!

真實的早朝,官員要按照部門職責分別輪流覲見,等前面的官員彙報完走了以後,後面的官員才能上前奏事。這也是為了保密,不可能對所有官員“公開國家秘密”。而且,皇帝也不需要所有事都當場決斷,可以交內閣票擬,然後由皇帝批准就行了。

而且,等到康熙以後,真正的軍國大事是在內閣和軍機處處理的。各地官員有要事也不會在早朝上用題本彙報,而是寫成摺子,交給內閣或軍機處。雍正以後,奏摺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早朝也就漸漸的被忽視了,成了禮節性的朝會,不再每日舉行。到了咸豐皇帝時,在位11年間,只舉行聽政48次,平均每年不到4次。“太后垂簾聽政”以後,御門聽政基本上沒有再舉行。

不“御門聽政”,怎麼處理政務呢?雍正、乾隆朝之後,皇帝和皇太后會每天單獨召見軍機大臣、部院堂官輪班值日奏事,檔案中也稱之為“叫起”。這種會議,都是核心官員參加的,人數也不多。晚清時,多在養心殿召見大臣。

迴歸正題,清朝上朝的時候用漢語交流嗎?

在清朝早期基本上全是滿語,慢慢的清廷開始重用漢族官員,也開始使用漢語了。但是,也規定以滿語為準。也是因此,早起投靠滿清的漢族官員,都要勤練滿語。例如,雍正時期的漢族大臣年羹堯,滿語也是非常不錯的。張廷玉的父親張英,也是精通滿語的。

清代前中期大多用滿文發佈詔、誥等公文。到康乾時期,開始滿漢文字合璧的方式發佈公文。所以,漢族官員不懂滿語,真不好升官。

而皇帝說什麼話,也是對人。需要說滿語的時候就用滿語,面對不會滿語的大臣就用漢語。對於清朝皇帝來說,因為漢藏蒙是滿清統治的重要根基,所以,他們必須會漢藏蒙三種語言。例如康熙皇帝,不僅會說漢語,還懂藏語和蒙語。不過,在清朝早期,皇帝當眾百官宣佈決策的時候,肯定是說滿語的。

而漢族大臣如果不會滿語,可以講漢語,反正皇帝聽得懂。但是,如果是新進官員不懂滿語,可能會被淘汰掉。

不過,隨著滿清的漢化,漸漸地漢語(北京話)成了官員交流的主要語言。但是,滿清皇室貴族依然堅持學滿語,寫滿字。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清朝使用滿語是民族傳統,在清朝早期,皇帝發佈決策的時候說的都是滿語,清朝早期機密文件全是滿語記載的。

另外,皇帝是看人說話的,需要說滿語的時候就用滿語,面對不會滿語的大臣就用漢語。清朝皇帝一般要精通漢藏蒙三種語言,要求做到會說會寫,但滿文是主流。

漢族大臣學習滿文,滿族大臣也必須學習漢語,為的是更好的交流,鞏固清朝的統治。

從時間跨度上來說,越到後期滿語適用範圍越小,但在很多特定場合是要求必須說滿語的。史書可查,雍正帝的滿文就寫得龍飛鳳舞。到了道光時期,御前奏事還是看人下菜的。而宣統帝還沒長大就退位了,沒有接受傳統的滿文教育,他的滿文是最遭糕,最不著調的。





快樂時光人人共享


清朝上朝的時候,是用漢語交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