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電影應當怎樣表現莫測的人性呢?

從13分鐘到139分鐘

《印度暴徒》在中國市場遇冷之後,懸疑電影《調音師》讓已經“退燒”的印度電影在中國再一次火了起來。目前,《調音師》國內票房已經過億,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已經超過了8分。

《調音師》的靈感,來自於2010年的同名法國短片。這部由奧利維耶·特雷內執導的影片曾獲得法國凱撒獎最佳短片獎。

主編專欄 |《調音師》:電影應當怎樣表現莫測的人性呢?

法國版短片《調音師》

在法國版中,一名在世界級鋼琴大賽上失利的鋼琴天才痛定思痛,決定“扮演”盲人,以體驗全身心沉浸在音樂中的感覺。未料想,卻碰上了一起真正的謀殺案。

法國版中的主要情節:假扮成盲人的鋼琴師被邀進入一個家庭演奏,沒想到卻遇上謀殺案。為了活命,他不得不佯裝平靜地彈下去。這個橋段在印度版《調音師》中只是故事的一個片段。印度導演斯里蘭姆·拉格萬將整個故事拓展到了139分鐘,堪稱史上最成功的“腦補”。

印度版《調音師》裡,有愛情、有犯罪、有驚悚,有反轉反轉再反轉,也有世界人民都喜聞樂見的寶萊塢招牌歌舞,可謂“十全大補”。浪漫精緻起來,不輸歐洲電影。然而,導演最用心的地方,依然是對人性的探索,善與惡的思辨。

影片的開始,銀幕上打出了這樣一句話:“What is life? It depends on the liver.” 有人將之翻譯為“什麼是生命,這取決於肝臟。”這一翻譯也被認為是對影片中器官買賣情節的影射及調侃。然而,或許,這也可以有另外一種翻譯方法:“什麼是生命,這取決於活著的人。”

你相信的,就是你看到的

印度版《調音師》情節相當複雜。在139分鐘裡,觀眾經歷了無數次反轉反轉再反轉。甚至整個故事,都有著幾種解讀的可能。比如,引起全體影迷熱議的:“男主人公到底瞎沒瞎?”

按照影片裡的敘述,男主人公一開始是裝瞎,但後來被反派女一真的搞瞎了。

在影片的結尾,導演給了觀眾兩種可能性,一是如故事所敘述的:男主人公和黑醫生一同把反派女一賣給了中東酋長,用所得的報酬更換了眼角膜,來到了倫敦;另外一種可能,是如男主人公對前女友講述的:反派女一殺了醫生,他因為善良被放下了車。隨後反派女一反悔,想用車撞死他。這時一隻野兔從車前跑過,撞上了擋風玻璃,車翻了,惡人得到了惡報,男主僥倖逃生,在朋友的資助下來到了倫敦。

前一個版本是人間,後一個版本,是人間童話。關鍵在於,你相信哪一個?

豆瓣上有一個關於這部影片的評論,我非常喜歡:“對於男主到底是不是個善良的人,有沒有說謊,全劇到底有沒有善良的人,誰在說謊,這種理解,可以折射出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價值觀。”

所以,開始的那一句話,其實也可以這樣翻譯:“什麼是生活,這取決於活著的人。”

《調音師》並不是一部甜美的爆米花電影,事實上這部電影很像一顆怪味豆。當你還沉浸在前30分鐘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甜美愛情中,期待一個美滿的浪漫故事時,故事已悄無聲息地帶你走入了驚悚的黑色氛圍。

而當你被影片後半段濃重的黑暗逼得透不過氣時,男主角的講述似乎又給這個氛圍投進了一縷人性之光。最絕妙的還是故事的結尾,帶著墨鏡,剛剛以真盲人身份給前女友講述了一個充滿神蹟和救贖的故事後,男主角眼疾手快地用柺杖掃走了前方擋道的易拉罐。

所以,那個純善的結尾到底真實發生過麼?甚至,整個故事真實發生過麼?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留待你思考。

《調音師》不是一部負責告訴你真理,告訴你真相的電影。它只負責給觀眾講一個故事,甚至這個故事也不一定只有一個結局。至於你相信哪個結局,相信世界是“黑吃黑”的地獄,還是因果不爽,善有善報的清明世界,這取決於你。

電影應當怎樣表現“人性惡”

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這是一個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就不斷困擾著人類最聰明頭腦的問題。作為一部標準的黑色犯罪電影,《調音師》對人性惡展示得可謂非常充分。某種意義上來講,電影中沒有一個是純粹的好人。

鋼琴家靠裝瞎子得到政府提供給殘疾人的廉價住房;女主角看似清純善良,但是遇到事情主觀武斷,一言不合就分手。某種意義上,正是她的簡單,把男主角逼到了更為惡劣的處境中。

更別說影片中絕對的反派:殺夫、毒瞎男主的蛇蠍婦人西米。這個女人是全片中最徹底的惡人,一切行動完全從個人利益出發,沒有任何道德底線。當然,她最後的下場也最慘。

主編專欄 |《調音師》:電影應當怎樣表現莫測的人性呢?

然而,影片也給出了所有人“作惡”的理由。鋼琴家扮演盲人的初衷,是為了追求全然投入的藝術境界;要把鋼琴家賣給器官販子的底層婦女和她的兒子,是因為貧窮;特別是當兒子為了錢鋌而走險,賠上了自己的性命時,剛才還一臉貪婪的母親嚎啕著把鈔票塞給護士,喊著我有錢!我有錢!觀眾的悲憫之情油然而生。

甚至是蛇蠍婦人西米,觀眾一邊痛恨她的毒辣,一邊也不得不佩服她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冷靜分析利弊,尋找對自己最有利方案的強悍與精明。

事實上,不對“善”與“惡”進行簡單的二元對立的價值判斷,不將所謂的“惡人”進行臉譜化的描寫,正是當下世界電影藝術的主流。

主編專欄 |《調音師》:電影應當怎樣表現莫測的人性呢?

那麼,這會導致影片的價值觀混亂,價值觀影響模糊麼?事實上,對於一名真正優秀的藝術家來說,並不會。

即使在《調音師》中,觀眾也可以看到,影片最終還是遵循了“善惡有報”的因果原則。鋼琴家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也是他佯裝盲人,貪圖小惠小利導致的行為後果。

黑市醫生靠非法販賣人體器官謀財,但在鋼琴家救了他一命後,也會知恩圖報。

至於鋼琴家講述的那個兔子救他一命的結尾,如果你認為這個結尾真實存在,那更加是“至善之人自有天佑”的因果思想表達。

事實上,再惡的人,內心深處也會有人性的一絲微光;再善的人,也免不了偶爾私字一閃念。更多的時候,不同的行為選擇,將事件引向了不同的結果。生而為人,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選擇。

因此,或許,影片開始的那句話,還可以這樣解釋:“什麼是生活?這取決於活著的人如何度過他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