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 精準掃黑除惡

法官應精準研判形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辦案,既要堅持掃黑除惡、除惡務盡,又要保障涉案當事人合法權益,精準掃黑除惡。要統籌運用媒體,通過典型案例,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2019年4月9日,全國掃黑辦發佈了關於辦理掃黑除惡案件的四個意見。這四個意見為我們掃黑除惡司法實踐指明瞭方向,統一了認識,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標準。人民法院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辦案,既要堅持掃黑除惡、除惡務盡,又要保障涉案當事人合法權益,精準掃黑除惡,讓掃黑除惡經得起群眾的評議、法治的檢閱、歷史的檢驗。

首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認識到掃黑除惡為人民的本質,既要堅持掃黑除惡、除惡務盡,又要保障涉案當事人合法權益,精準掃黑除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不斷增強法官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充分認識掃黑除惡為人民的本質,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掃黑辦發佈關於辦理掃黑除惡案件四個意見的具體要求,以紮實有效的工作成效來豐富掃黑除惡司法實踐,精準打擊黑惡勢力,使黑惡勢力無處藏身。根據刑事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官應精準研判形勢,堅持掃黑除惡、除惡務盡,精準嚴懲黑惡勢力。要精準研判當前本地掃黑除惡形勢,找準突破口,抓住關鍵點,久久為功,持續用力,從重從快依法嚴懲了黑惡勢力。應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精準打擊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怨最恨、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時,應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精準認定案件事實、精準適用法律。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法律關,精準適用法律,嚴格依法區分違紀與違法,一般犯罪與涉黑涉惡犯罪的區別,切實保障涉案當事人合法權益,不枉不縱,既要嚴懲黑惡犯罪,又要防止認定上的擴大化。

其次,統籌運用媒體,通過典型案例,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一個鮮活的司法案例勝過一沓文件。要用足用活鮮活司法案例的作用,就要統籌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部署宣傳報道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的典型案例。一是通過司法公開,彰顯掃黑除惡成效。針對社會影響大、群眾關注度高的重大典型涉黑涉惡案件,通過裁判文書公開上網、庭審直播、走進法庭、召開新聞發佈會、互聯網、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多種形式,及時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宣傳報道工作,彰顯掃黑除惡的成效。二是根據審理涉黑涉惡案件的進展情況,統籌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發佈黑惡勢力典型案件,把每一場涉黑涉惡案件庭審都變成普法教育的“公開課”,讓黑惡勢力原形盡顯,人人喊打。通過具體典型的涉黑涉惡案件,從“法、理、情”多角度、全方位地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釋法說理工作,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陽光、溫暖,也通過精心、細緻、負責任的釋法說理不斷地提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楊琰珂 張國憲)

(原文鏈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9-04/21/content_154494.htm?div=-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