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皇大帝的六大傳說:玉帝的來歷以及原名!

關於玉皇大帝的六大傳說:玉帝來自哪裡?原名叫什麼?

關於玉皇大帝眾所周知的傳說

他昊天界上光嚴淨樂國王跟寶月光皇后所生,在他降生時候,全身寶光明豔,照亮大地。他在幼年時就非常聰慧,之後廣行善事,普度眾生,他在經歷了3200大劫難之後,修成了金神,成為玉帝,也稱“玉皇大帝”。在道教中,把玉皇大帝的神誕之日看得尤為重要,在正月初九時,道教宮觀都要舉行“玉皇會”。

除了以上之外,還有其他關於玉皇大帝的傳說,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接著往下看!

關於玉皇大帝的六大傳說:玉帝的來歷以及原名!

傳說一:

自從盤古開闢了混沌天地之後,人世間呈現出一片祥和。但是好景不長,各路神仙開始爭霸天下,戰爭不斷,搞得人世間混亂不堪。後來,太白金星為了結束這混亂局面,他打算找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來管理人世間。

於是他化妝成乞丐四處尋找,最後來到了張家灣,在這裡他發現了一個人叫張友人。張友人是這個張家灣的寨主,張家灣人口多達幾萬人,管理起來也頗為費勁,而張友人卻把這個寨子治理的十分妥當,寨中之人,人人都謙虛有禮,鄰居之間也是和睦相處,展現出一片小康局面。

太白金星覺得在如此混亂的人世間有這樣的繁華寨子,張友人的管理才能著實優秀。於是,便問他用什麼辦法治理,張友人聽聞後笑笑說無非就是“忍”,“忍”即“耐煩”。張友人因忍,才能做到“海納百川”,能夠包容繁雜,所以他也被稱為:“張百忍”。

太白金星認為張友人就是他要找的人,所以把他請上了天,讓他管理天庭,眾神聽說後都紛紛試探張友人,最後都被張友人折服,後來張友人就做了玉皇大帝。

關於玉皇大帝的六大傳說:玉帝的來歷以及原名!

傳說二:

戰爭結束後,姜子牙站在封神臺上開始要封神,他手捧著天書振振有詞:“封楊戩為二郎神,封李靖為托塔天王…”眾神都封神完畢,唯獨到了封玉皇大帝的時候,姜子牙發現天書這一頁是空白,居然是個無字天書,天書中沒有指明封誰為玉皇大帝!

短短片刻,被封的眾神都已經歸為,唯獨玉皇大帝的位置是空缺,眾神和凡人都議論非非,姜子牙此刻也沒了主意,斷斷續續地說到:“這…張…自然…有人…坐”,說來也奇怪,姜子牙這略微停頓的語句響應了天意,當他話語剛落,封神臺下有個衣衫不整的人突然升空,穩穩地坐到了玉皇大帝的寶座。原來,這個坐在玉皇大帝寶座的人姓張,名自然,號有人,天書已經把封玉皇大帝的事宜全權交給了姜子牙,有可能是姜子牙的誤打誤撞,也有可能是天意,總之被封為玉皇大帝的人叫張自然。

關於玉皇大帝的六大傳說:玉帝的來歷以及原名!

傳說三:

當年人世間混亂,整個三界都是如此,為了解決這個情況,太白金星決定到人世間去尋找賢人來治理三界,他派了赤腳大仙前往人世間。赤腳大仙裝成乞丐一路尋找能賢之人,有一天,他來到一個村莊,發現這裡的人都忠厚善良,村中百姓安居樂業。這個村莊的莊主是一個叫張友善的人,當地人稱他為“張百忍”,他治理村莊有方的原因就是能“忍”。

赤腳大仙找到他後請他上天管理三界,張友善聽聞後大驚,死活不去,後來因架不住赤腳大仙的軟硬兼施,答應上天做玉皇大帝。張友善說:“我要是上天了,我的妻女怎麼辦?我還有一個兒子,七個女兒,我不能因為當玉皇大帝而拋棄親情!”赤腳大仙說:“等你當了玉皇大帝,你的妻子自然是王母娘娘,你的七個女兒就是公主。”張友善又問:“那我的房子怎麼辦?住了這麼多年,實在是捨不得。”赤腳大仙不得不請動了眾神,把張友善的整個院子一起搬到了天上,院子裡的雞、鴨、狗等一併昇天。

張友善上天后確實有本事,短短在數月間就找到了三界矛盾,破除了大混亂局面。眾神都十分佩服,紛紛表示他做玉皇大帝最為合適。

關於玉皇大帝的六大傳說:玉帝的來歷以及原名!

傳說四:

玉皇大帝這個位置代表著三界主神,所以非常有吸引力。《王母娘娘坐凌霄殿》書中所述:王母娘娘非常羨慕玉皇大帝,但是她不知道其中的苦處。待她代理玉皇大帝職務時,發現漁民是求風,而果農是不求風;農民求雨,鹽民則求不要下雨;實在是眾口難調,把王母娘娘整的頭昏腦漲,這才知道當一個主神的不容易。玉皇大帝卻能巧解難題,他命令“風從河邊走,越過果樹園,白天曬地,夜晚澆田”,顯示出玉帝卓越的管理才能。王母娘娘佩服,眾神更是欽佩!

關於玉皇大帝的六大傳說:玉帝的來歷以及原名!

傳說五:

玉皇大帝是天庭領袖,也是諸天之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和玉帝的關係,可以比喻為:先虛無而後妙有,先無極而後有太極,先無為而後有為。玉皇大帝掌管著三界,維護著天地人之正常運轉。後來,玉帝派遣紫微北極大帝掌管天地經緯,命勾陳上宮大帝掌管天地人三才,命后土皇地掌管陰陽生育。從此,天地萬物、陰陽造化、全部都掌控在玉皇大帝手裡。

以上就是關於玉皇大帝的六大傳說,儘管這些都是傳說,但是作為三界主神的傳說,在中國歷史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至少應該對這位傳說中的主神有些一知半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