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买房打5折!呼和浩特楼市新规起争议,透露出楼市三大信号


大学生买房打5折!呼和浩特楼市新规起争议,透露出楼市三大信号


最近,呼和浩特的一纸官方文件火了。

4月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呼和浩特市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试点)实施办法》,其中明确提出:

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应届或往届3年内均可以享受半价买房,有效期暂定5年。

当然,对于毕业生也进行了相关的限制。

已婚,而且具有当地户籍才可以半价购买,同时,夫妻双方都符合要求的,只能申购一套。

具体购买价格直接打5折,但所购房产5年内不得上市售卖,首付最低比例为20%。

目前,呼和浩特二手房均价在11000元/平方米左右;这就意味着,一套100平的房子,可以便宜接近50万。

乖乖,第一次知道本科文凭在楼市这么值钱。


大学生买房打5折!呼和浩特楼市新规起争议,透露出楼市三大信号


在中国楼市,呼和浩特始终是一个奇特的存在。

2014年,呼和浩特是全国第一个取消房屋限购的城市,正式开启了房地产去库存调控政策的全国性推广;2018年,同样还是呼和浩特,又冷不丁的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停止房地产去库存的城市。

如今,更是祭出了大学生半价购房的楼市炒作噱头。

不得不承认,呼和浩特真乃楼市话题制造机也。

从表面上来看,呼和浩特祭出如此硬核的政策红利,无疑是为“抢夺人才”。

但事实上,呼和浩特真的缺人吗?

根据《呼和浩特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2.6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3万人,增加3.1万人,城镇化率69.8%。

换而言之,呼和浩特现在并不缺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猫财经曾统计过:从2014年开始,呼市常住人口的增速开始下滑,尤其是到了2018年,1.1万人的增长值已经是近10年来的最低值,还不到2017年的一半。

无独有偶,在2018年,中国楼市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事关三四线城市生死的棚改正不断被收紧。

无论是棚改审批权回收至国开行总行,还是货币化棚改置换为实物棚改,都标志着这一轮楼市红利周期宣告完结。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常住人口增速的下滑叠加之棚改的收紧,已经让呼和浩特楼市开始心慌。

大学生半价购房新政的推出,从侧面看,其实是楼市的大刀,果断的向年轻人这颗绿油油的韭菜割过去了。

这么说并非是空穴来风,据媒体报道,当前呼和浩特的楼市仍然在高位运行,量价上涨。

统计局3月楼市数据显示,呼和浩特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2.8%,环比涨幅全国第二。

也正是因为呼和浩特的楼市涨幅惊人国家统计局还很罕见的直接被点名道姓批评。

再来看呼和浩特的二手房现状,3月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20.8%,同比涨幅全国第一。另外,2019年1—3月,呼和浩特,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积、成交套数均实现了两位数的上涨。

而且,有意思的是,当前整个内蒙古的楼市去库存周期已经达到7.4年,回到呼和浩特本身,其楼市库存为37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7%。

存销比则同比下降43%,为11.4个月。

当前呼和浩特楼市,内有庞大的库存压力,外有住建部的黄牌警告,再加上政治局会议再次重申“房住不炒”……

可以看到的是,人才购房、落户购房必然是其绝佳的楼市自救之举。


大学生买房打5折!呼和浩特楼市新规起争议,透露出楼市三大信号


当然,要说呼和浩特单纯的只是为了拯救楼市毫无“抢夺人才”之意,这观点未免有点偏颇。

去年,呼和浩特的GDP增长只有3.9%,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在倒数之列。

而且呼和浩特主要的优势产业集中在乳制品、纺织、医药、电力等行业,乳制品是王牌,但是,呼和浩特整体的GDP落后与鄂尔多斯和包头,在内蒙古排名第三。

在2018年各省会城市GDP在全省GDP占比排名中,呼和浩特排名全国倒数第三,这是一个典型的“弱省会”城市。

毫无疑问,现在的呼和浩特只有吸引新鲜血液才能位置经济增长了。

解局君曾在《各省搞经济,前十年卖地,后十年抢人》中说过:从10年前的“卖地创收”,到10年后的“以房抢人”,可以看出,二三线城市已然走到了发展的天花板。

一轮轮泡沫之后,房产类资产价格已然高启,人们已经很难再掏空家庭,支撑地方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地方官员的认知开始逐渐升级:人才取代地产,成为了地方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

人,不仅是高房价的支撑;本身也是构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另外,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呼和浩特这类弱二线城市如果没有外来人口的支撑,或将逐步丧失竞争能力,就无法吸引新人口进入,城市产业发展就会放缓、资本流入就会减少。

相反,大城市却进一步掀起人口争夺战,用人才落户政策争夺优质人口,加剧中小城镇的人口流出。

这一点,在现实中也得到了印证。

从去年开始,二三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就已经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

西安有“5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的“城市合伙人”制度;武汉推出了“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的“毕业系列大礼包”,长沙更是喊出了“5年吸引人才100万”的“人才新政22条”......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人才新政下,中西部城市省会城市成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落户来帮助自己完成产业升级,也成功的尝到了人才带来的政治、经济甜头。

自户籍新政实施以来,成都、武汉、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的市域总人口均已经超过了千万大关。在杭州人口逼近千万大关的同时,西安、郑州等强二线城市也在向千万级别人口城市迈进。

而相比于,这些城市,呼和浩特的城市竞争力明显存在短板。故而,推出如此震撼的楼市新政来吸引人才,也不失为一个突破方向。


大学生买房打5折!呼和浩特楼市新规起争议,透露出楼市三大信号


这一次呼和浩特的楼市新政,在无形中也传递出了三大重磅信号:

一 城市人口争夺战才刚刚开始、远未结束;

抢人大战战火重燃,在很长一段时间必将是楼市的关键信号。2017年人才新政主要以少数二线城市为主,诸如长沙、南京、武汉、西安等,很难看到三四线以下城市身影。

但去年,四线县城比如绍兴上虞、昆山、泰安新泰市、滨州惠民县、江北新区等县级城市也出台人才政策。包括河北高碑店等城市,针对人才政策放松购房政策,限购政策出现了变相的调整。

到了今年,石家庄零门槛落户,再加上呼和浩特半价购房新政的出现,都意味着这场决定未来城市发展格局的抢人大战,并未到终点。

地方政府抢人的冲动或许才刚刚开始。

二 人才落户必将成为楼市主旋律;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日前,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60个,从力度与数量看,刷新历史纪录。

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发布人才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井喷。

截止至目前,中国已经有59个零门槛落户城市,特别是西安在两年内第7次升级调整了户籍政策,为人才落户大开方便之门;石家庄更是出台“零门槛”落户政策,成为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

保定市清苑区人民政府发布的通知中明确,符合政策要求的相关人才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购房补贴。

另外,4月8日,国家发改委更是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

可以看到的是,人才落户必然会成为楼市发展的主旋律。甚至可以大胆想象,未来是不是会有城市推出零门槛落户+打折买房的政策呢?

不是没有可能。

三 楼市上涨预期虽说会出现,但对整体格局影响不大

人才政策的本质其实就是给楼市购房开天窗,它变相的降低了限购门槛。

将人才吸引来之后,推向本来就供需结构紧张的房地产市场,这明显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预期。

从未来发展看,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都只是冲着劳动力和人才怎么进自己这来进行顶层设计的,但大部分城市都没有出台留住人才的配套措施,一旦基础设施服务跟不上,人才流失则成为必然。

而且,在这种背景下,呼和浩特出台的楼市新政,该政策只对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区域,而且5年内不准交易,这就意味着炒房客们的套利空间很小,这对楼市产生的冲击是极其有限的。

另外,在宏观政策层面,刚刚过去的政治局会议上,高层已经再三强调了:要坚持“房住不炒”,要建立楼市的长效调控机制。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楼市大概率还是以稳为主,“抢人大战”再如火如荼,本质上不会动摇到楼市维稳的整体大局。

所以,如果你不是刚需,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最好还是远离呼和浩特这种三四线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