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明月心


王小波的作品具有理性的思考,有羅素的風格。但骨子裡其實是一個浪漫主義的騎士。自他去世後,他的持續熱度除了來自於他的文學作品外,還來自於他的夫人李銀河。

要評論王小波,就得先介紹李銀河。

李銀河是中國社科院的研究員,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研究同性戀並在人代會提案同性婚姻法,主張實行賣淫非罪化,建議取消《刑法》中的聚眾淫亂罪,多次提出“正視婚姻模式多樣化”。

由於研究的方向和這些提議,使得社會各界把李銀河推上熱議。1997年,王小波因心臟病去世,李銀河發表《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多次介紹她45歲就去世的丈夫王小波。

因為李銀河的回憶思念,王小波與李銀河的書信集《愛你就像愛生命》熱極一時。並且,小說《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使得》《黑帖時代》,劇本《東宮西宮》等也隨之引起更大的社會關注反響。

王小波的作品中,愛情和性愛緊密相連,集中體現性愛和權力的關係。在特定的社會環境裡,愛情革命=性愛革命。

這些作品,思維探索得很深刻。對性愛的社會屬性用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文采斐然。

王小波的作品裡對文革時期的反思,對傳統文化弊病的指出,皆源於邏輯和美學的思考。讀他的作品,無論小說還是雜文,均覺其人才華橫溢。

而這些理論和探索,和王小波的夫人李銀河研究方向一致。所以,王小波和李銀河是夫妻連理同唱,王小波更有才氣,李銀河更有名氣。


以上為拙見,歡迎在評論區提出不同見解,謝謝!





守候青鳥的露臺—青兒


王小波骨灰粉又出來作亂了!

1952年,王小波出生,剛巧碰上他父親被劃為“階級異己分子”,這場家庭風波,成了王小波名字的由來。王小波天生體弱,而且缺鈣,所以顯得傻傻的。


王朔復出的那一年,說“中國寫小說的,也就紅樓夢能及格。”後來有人告訴他,他沉寂的那些日子,出了一個北京作家,叫王小波,大家都說比王朔強。王朔脫口而出“小波是好樣的”,又說“我也是好樣的。”

小波的父親脾氣暴躁,不讓家裡的孩子學文科,因為在那個年代,學文科的下場都不怎麼樣,家裡的孩子都學了理科,只有王小波的哥哥學了哲學。10歲的時候,在哥哥的慫恿下,小波撬開了父親鎖著的書櫃,在那個書櫃裡小波讀到了奧維德的《變形計》、莎翁戲劇還有《十日談》等。

王小波天生就具有文科氣質,他閱讀速度極快,父親書櫃裡的那些書成了王小波幼年時代的精神食糧,這些經典書籍也在王小波心裡埋下了文學創作的種子。他甚至會半夜爬起來,將詩寫在鏡子上,寫了塗,塗了又寫,最後把整個鏡子都塗成了藍色。

1968年,王小波16歲,響應國家號召,他去了離家千里的雲南插隊,在雲南插隊的那段時光,成了後來《黃金時代》的素材來源。整部小說在討論文化革命背景下的性愛是怎樣的,小波在後來的訪談視頻中曾說到過這一點。



在雲南插隊的日子非常辛苦,但王小波天生的幽默氣質使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都不忘調侃“好在豬沒有思想,不然他們看到人們不遺餘力的把它們的糞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雲南的日子雖然辛苦,卻被王小波稱作是他一生的黃金時代,農場勞動帶給他的肉體上的磨難推動了小波精神的成長,他後來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過插隊的那段時光。對於王小波這樣的自由思想者來說,插隊下鄉雖然辛苦,但思想貧瘠更辛苦。

1972年,王小波20歲,他從雲南回到了城裡,在製造工廠當了五年的工人。王小波一直都在堅持看書,看得多了,經歷多了,自然也想和這個世界說點什麼,更何況小波天生就有優秀作家的氣質,孤獨,有思想,又有些憂鬱。回城五年後,王小波將一篇名為《綠毛水怪》的小說投到了《光明日報》,編輯這篇小說的則是小波後來的妻子李銀河的同事。



《綠毛水怪》讀出了編輯的眼淚,李銀河讀了那篇小說,當時她就感覺到她和這個作者之間肯定會發生點什麼。後來李銀河以請教學術為由去王小波家裡,這一去,可把她嚇了一跳,“長得太醜了。”

在他們那個年代,互聯網還沒興起,手機什麼更不用說。書成了青年們最常見的消遣,而借書還書也成了戀愛青年常用的套路,一借一還,就是兩次接觸。王小波和李銀河也是這樣開始的,在一次還書過程中,小波問道“你有男朋友嗎”,李銀河說“沒有”,小波說“那你看我怎麼樣”。率直而又真誠,可是李銀河還是有些介意小波的容貌。之後小波開始給李銀河寫信,這些信件就是後來的《愛你就像愛生命》,那些文字就像一篇篇優美的樂章,一點點流進了李銀河心裡。



作為一名男性讀者,每每讀到“你好哇,李銀河”這個開頭,心裡都會感覺到一絲絲溫暖,彷彿一縷陽光照進心裡。我想如今的李銀河再次讀那些信件時,或許會淚如雨下吧!因為就是這個她最初看來“相貌醜陋”的男人把他一生的愛都給了她。

王小波的作品在那時候雖然沒有大範圍流行,但在小圈子裡,他卻已經非常受歡迎了,聽說王小波每有新小說出來,那些文學雜誌社的編輯們都是相當推崇,但因為小波小說中含有大量當時認為的不良信息而不能發表。就連最初在香港發表的《黃金時代》,當時還被當做黃色小說,改名為《王二的二三情事》。但是小波依舊我行我素,不為了發表而寫小說,他獨立自由,他寫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管別人怎麼說,他就是這樣一個人。而他的妻子李銀河則是他最忠實的支持者,這或許是小波最大的寫作動力吧,而也只有李銀河這樣的女性才能懂得王小波對中國文壇是多麼的重要。



1997年,王小波突發心臟病去世,還在國外的李銀河聽到這個消息時,頓時五雷轟頂。後來李銀河獨自給丈夫挑選骨灰盒,不經意間會回頭問道:“你覺得怎麼樣?”而清醒過來以後才發現,原來身後的那個人已經永遠離開這個世界了。

李銀河為小波挑選了一塊適合他的墓地,一塊自然天成的獨特石頭,不平整,也不世俗,就像小波一樣,一生特立獨行,自由思考。


這個世界上,最懂小波的人除了小波自己,或許就是李銀河了,所以她說的最準確,小波是一個“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


三木堂中客


沒有讀遍王小波地所有作品,但是很喜歡他,所以我只能算是個路人粉——雖然很想說自己是鐵粉,實力不允許。那就站在一個對王小波沒什麼研究,單純的盲目崇拜地路人粉地角度,說說我眼裡的王小波。

小黃書寫的如此清新脫俗

我說王小波寫小黃書極其熟練,當然現在看來這是百分之百的玩笑話,可是迴歸到我的大學時代,這又是無可厚非的事實。

第一次讀到王小波就是在大一的時候,我是讀書很少的人,罕見的心血來潮去校圖書館看書,無意中看到的就是《王小波全集》,那本書都被翻爛了。第一個故事就是《黃金時代》,第一章就是關於陳清揚的大篇幅描寫,乳房、姓器、處女、破鞋、姓能力……想當初,我還是個純情少女,視《挪威森林》為小黃書的單純學生啊,在看到這麼赤裸的字眼時是多麼震驚!懷著對人類起源的好奇,我偷偷摸摸把這本書借了回來。

我第一次帶著書在教室裡看的時候,被班上的男同學嘲笑了,說我看小黃書,搞得我很尷尬,後來就把小說得封面取了下來,偷著看,書裡得內容太吸引我了。原來有的人真的可以把難以啟齒冠以更深刻的意義,這個人就是王小波。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坦誠、真實的人,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身邊的人,他們真實的存在著,努力的生活,不乏喜怒哀樂……這是一個怎麼樣認真活著的人,才寫出這樣的故事呢?

直到現在,我一直認為王小波是最真誠,最坦蕩的人,沒有之一。

以俗人沾沾自喜

在早些年的網絡時代,企鵝獨領風騷,QQ空間是真正的文青聚集地,很慶幸,我也是當時的傻逼青年之一。在網絡上,我喜歡過、崇拜過很多人,這些人無一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真實”,是我自以為的真實,這種真實的表現很可能就是粗俗。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把這種粗俗修飾的讓人慾罷不能,比如那個我關注了好久,QQ暱稱叫做“王二”的人。

這個王二當然不是王小波的王二,可是這個王二又確實是小說裡的那個俗人。顯然,我認識的王二應該也是一位王小波的忠實粉絲,他的QQ空間有大量的模仿王小波的日記,每一篇我都看。這些日記裡都是些日常瑣碎,記載的大學生中最不起眼的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食堂的飯菜、喜歡的女生……青春年代,情感的表達委婉又青澀,這位王二同學卻是直白到粗俗,即使對人生的思考也是王小波式的,看似毫無意義實際又寓意深刻。

王小波,小說裡的王二,網絡上的王二,讓我猛然發現,在真實的生活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個人,但是當拉上厚重的幕紗之後,這些人又活躍在各個角落……所以,這個王二定然是個俗人,敏感、羞澀、悶騷……我想,王小波一定也是這樣的人,但是生而為人,大家都沾沾自喜。



你好哇,李銀河

王小波著實不怎麼不好看,這是周所周知的事情,且有照片為證。

《愛你就像愛生命》是在很久之後讀到的,是王小波寫給銀河姑娘的書信。書信內容我都忘得差不多了,那幾句有名的也被傳到爛了。

王小波的情書一點都不煽情,但是卻處處透著真誠和喜愛,字裡行間中,我們都能感覺得出,當王小波拿起筆,寫下“你好哇,李銀河”這幾個字時的那種喜悅和幸福。這就是愛情吧,真沒想到,王小波這樣的俗人,愛情也這樣俗,俗到可愛,真誠。

印象裡,王小波一點都不誇讚李銀河,甚至直言說“你也不怎麼好看”,我想真的沒有追求女孩子還能這樣坦誠不公的,看到我想笑,又覺得難得可貴。

被王小波喜歡一定很幸福,羨慕李銀河。

所以王小波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在我這個路人粉的眼裡,他是個真正的悶騷的、坦誠的、獨立的、有思想的、懂生活的俗人。




魚者佩之


\r

說到王小波,自然繞不開“時代三部曲”之首的《黃金時代》。他自己曾坦言:“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性是一個人隱藏最多的東西,是透視靈魂的真正窗口,這點《黃金時代》寫得有些境界。”

有人以為,在王小波身處的時代,他反叛、不合時宜,就像他自己某篇作品說的那樣——“特立獨行”,跟《黃金時代》裡的王二最初給人的印象一模一樣, 是個不務正業的浪蕩子。

可看完他的的履歷,你應該會有不一樣的認識。插隊下鄉雖然平常,當民辦老師也算情理之中,但本科就讀人大,碩士是在美國唸的,後來又先後在北大和人大任教,這些絕對要憑實力說話。他的“特立獨行”大概在後期更甚,40歲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此後“自在寫作”成了常態,直至去世。

作為他創作生涯“扛鼎之作”的《黃金時代》,更多人的出於窺探心理對其充滿好奇,還有一些人,特別是未成年人,往往因為傳聞中那些露骨的描寫,一度對這本書敬而遠之,對王小波心存偏見。\r

作為保守派,我也一度是避之不及的態度。除了不敢,還有不願,誰讓王小波一眼看去就讓人覺得不信任呢?

不過,在聽說了他痴情於李銀河的種種事蹟後,倒是突然扭轉了對他的看法,隨即找到了《黃金時代》來看。

讀完後,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去推崇王小波。他的文風,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來看,都是是大膽的,積極的,超越時代的。

願我們都能記住這樣一個獨特的作家。


驛路奇奇1


王小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一次讀王小波是在2013年,當時經朋友的推薦,看了第一本書《沉默的大多數》,這本雜文集對我的觸動很大,原來平實的文字語言能給人這麼震撼的感覺。

後來的一年時間陸續讀完了王小波的其它雜文集和小說集,現在我也算是他的忠實讀者之一了吧。相信如果他還在世,我肯定會想盡辦法去聽他的現場講座或者籤售會。可惜沒有如果,也很可惜他英年早逝,生命定格在45歲這一文人的創作黃金期。

 

1:作為一位出生在解放初期,少年時代經歷過文革的那一輩的人之一,骨子裡有磨滅不了的那個年代的生活的政治印記,從他的一些作品裡可以看到那個年代的一些影子。

2:王小波正式成為自由撰稿人的時間只有5年,所以他寫作的時間相對於很多作家不算長,雖然作品不算高產,但作品質量高,引起的反響還有討論在其去世之後達到了巔峰,全國文學界掀起了“王小波熱”,這也是對其作品的極度肯定。

3:王小波的寫作手法別具一格,不同於那個年代大部分文人偏軟的文字風格,他比較喜歡批判,寫實的手法與文字風格進行故事的敘述,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畫。文字樸實,不花哨,塑造並還原了一個又一個的鮮活人物。

4:他和他的夫人李銀河的愛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話。他們倆的書信合集《愛你就像愛生命》詳細記錄了他們的恩愛心路歷程,看出了王小波對愛人發自內心的疼愛,愛地簡單,愛地純真,因為他內心就是一個可愛的人。逝世二十二年了,李銀河對他的眷念依然深刻。

5:王小波的作品我全都拜讀了,都挺喜歡。如果必須得有個喜好排行版,我最喜歡他的前五部作品依次為:《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紅拂夜奔》、《青銅時代》

 

王小波是個天才,但能達到後來的文學高度也少不了後天的辛勤勞苦。兒時家庭的薰陶,年輕時上山下鄉的歷練,以及他與身俱來的批判精神,構造了他本人的主體人格,以及文字的風格。在那個年代,這麼一個還有極大上升空間的時候,意外的疾病帶走了他,也帶走了一代文豪。如果還能活到現在,我想肯定會有更多的驚世作品留給讀者吧。

 

可惜沒有如果。

 

 ----我叫老練,開了兩家小酒吧,愛好音樂,文字。歡迎留下各自不同的觀點。





老練的音樂酒館


王小波的作品讀來大膽犀利,痛快酣暢,幽默之中令人反思,直入人的骨髓思想,還要追上靈魂而鞭撻之!不象某些文人對文革只有深惡痛絕,辱罵,憤恨不休一生,而不去反思而究其所以然,實乃小家子氣也!同類作家中出類拔萃,只王一人!而反觀另一類所謂的作家所寫的無非皮毛或肉體,以虛華浮誇來迎合一類腦袋裡裝了一半大糞或全是大糞的人!!!思想無敵,天馬行空,正大奸侫,總有褒衷……致敬王小波!


發神經的兔子32894154


不認識王小波,但一看是李銀河的丈夫,我就呵呵…


用戶172369932463


王小波是被李銀河氣死的


雲山夢吹雪


王玥波家老二


羽兒44


去看《我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