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珍北京媳妇沂源人,她的眼中总含着泪水!

日前,一辆满载100袋优质大米的三轮车依次驶进西里镇杨家庄、李家庄和古东万村,然后,在村干部的张罗下,次第将大米分发到100位老人家中。

杨家庄村85岁的老奶奶贾兴兰颤抖着双手抚摸着米袋,浑浊的眼泪随之滑落在皱褶的脸庞,然后颤悠悠地说:“这孩子从小就心眼好,没了父母亲,孝顺起我们这些庄邻乡亲的老人来了,十多年了,我们都有一本帐,记着呢,这孩子也倔,也不再成个家,我这老婆子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她再成个家……”

徐光珍北京媳妇沂源人,她的眼中总含着泪水!

老奶奶说的这个孩子叫徐光珍,是一位北京媳妇,15年如一日接济家乡老人生活,在当地传为佳话。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她。

徐光珍,现年55岁,西里镇杨家庄村人;1986年投奔在部队服役的哥哥到北京打工,1991年,与北京郊区的一位打工仔结婚,一年后因感情不和离婚,1993年,丘比特神箭再次射中她,她幸福地与北京肿瘤医院病理科技术员金山结婚,成了地地道道的北京媳妇。令她感到幸福的不仅是丈夫优秀,更是丈夫是到美国专业学习化验、病理、仪器的技术骨干,而且,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让她感觉日子甜滋滋的。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丈夫于2002年救治非典人员时,不慎被感染,迅速剥夺了他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接下来的生活可想而知,只有依靠她微薄的打工工资维持生活。

在谈到当时的生活情景时,徐光珍说:“金山的死,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塌了天,我们相濡以沫八、九年,生活是多么甜蜜,当时我真想随他而去,可是看看我们年幼的孩子,我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把孩子抚养成人。”

徐光珍北京媳妇沂源人,她的眼中总含着泪水!

是啊,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徐光珍早在18岁,就失去了疼爱她的父亲,为了弥补无法孝敬老人的过失,她与金山结婚后,就死磨硬缠地将母亲接到北京居住。如今,为了老人和孩子,她必须面对现实,坚强地活下去。可是,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单靠自己微薄的工资怎么支撑?

此时,医院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安排她到医院工作。可是,徐光珍怎么也不同意,她说:“每当我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我就感觉金山在身边,就不住地流泪,后来,相隔几天看不到穿白大褂的人,又忍不住去看看,去看看金山工作过的地方,那样就感到心里踏实。最终,我还是同意了医院的照顾,到医院上班。”

徐光珍北京媳妇沂源人,她的眼中总含着泪水!

记者电话得知,开始的工作是让她开电梯,月工资2000元,这杯水车薪的工资要说照顾上学的孩子和老人,拮据的程度可想而知,更何况是生活在高消费的北京城。后来,还是医院领导考虑周全,让她负责后勤工作,整理所有包装纸箱卖到回收站作为一项收入补助。

沂源人永远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此,徐光珍便蹬上了三轮车,满载着退下来的包装箱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月均6000余元的收入,支撑着三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劳累之余,令他欣慰的是,孩子继承了父亲勤奋好学的基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如今在日本留学。

徐光珍北京媳妇沂源人,她的眼中总含着泪水!

2009年,不幸再次降临到徐光珍的身上,与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老母亲又撒手人寰,让这位北京媳妇再次陷入孤独的生活。

母亲的离世,对徐光珍打击很大,她从老人讲的故事和现实生活里,了解老人们一生是有多么的艰难。他们经历过贫穷,经历过战争,经历过孩子多吃不饱饭,尽管现在生活好了,但那种节俭的习惯还是导致他们吃不好穿不好。

沂源人永远有一颗淳朴善良的心。徐光珍要把孝敬老人的情怀嫁接到家乡的老人身上。于是,她从2003年始,每年从生活费中挤出1万多元,购买保暖内衣、花生油、大米等生活物资,利用配货的形式,从北京发往沂源老家,然后分发给老人。

徐光珍北京媳妇沂源人,她的眼中总含着泪水!

李家庄村75岁的老党员王家友,患有关节炎、类风湿多年,现今起、坐困难,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加之老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十分困难。老两口是接受徐光珍接济最多的一家,王家友动情地告诉记者:“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谁能想到老来能有这么个闺女孝敬我?啥东西都有我的份,去年给我200元钱过年,今年又给我送大米,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

孟庆全老人今年80岁了,患有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他说:“我与这孩子不是一个村的,听说她很小就去了北京,我都不认识她,可每年都有我的东西,我现在还穿着她买的绒衣,身上暖和,心里更暖和,我要穿到死,带进棺材里……”

徐光珍的善举何止这些?2011年,西里镇柳枝峪村的徐民和背着16岁瘫痪的儿子到北京治疗,徐光珍得知情况后,当即花1000多元给他买了一架轮椅。

石桥镇的一位村民带着儿子到北京肿瘤医院,她当即资助3000元钱……

徐光珍北京媳妇沂源人,她的眼中总含着泪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是徐光珍的最大感触,她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我父母亲都没了,想孝敬也没机会了,丈夫也没了,唯一的亲人是儿子,国家照顾我,让我多了一份收入,有了点零钱,我要将这点钱花在家乡的老人身上,很值。亲不亲,家乡人,只要老人们高兴,我就高兴。”

当记者问及是不是再成个家?她笑笑说:“不了,我与金山的感情很好,有份思念就够了,今后除了把孩子养大成人,就是利用节余的钱照顾家里的父老乡亲。”

【来 源:沂源红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