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01

親手把兒子交給了惡魔

法院判決書下來了,五名犯罪嫌疑人分別獲得了1至16年的刑罰,可李傲的母親劉麗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她的兒子李傲已經不在了。

一年多以前,李傲還是個翩翩少年,只是因長期沉溺於網絡遊戲,已輟學在家半年多了。有時候,李傲在網吧一呆就是好幾天,在裡面吃在裡住,手機也經常關機。最厲害的一次,甚至在網吧呆了十多天,急得劉麗和丈夫滿大街地找。

看到孩子越來越沉溺於網絡無法自拔,劉麗的內心也越來越焦急不安。她曾苦口婆心地勸孩子不要打遊戲,然而總是無功而返。

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劉麗勸說無果,只得把希望寄託在尋求他人的幫助上。終於,她在網上搜到了一所“戒網癮”的機構,名為“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訓學校”。

該機構對外宣稱可以通過隔離封閉式的成長輔導,戒除青少年的網癮,解決厭學、叛逆等成長問題。初看到這所學校的介紹時,劉麗有如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立即聯繫了該學校的“羅老師”。

這位羅老師,就是這所戒網癮學校的負責人,羅鏗。2017年5月18日,羅鏗租賃廬江縣白山鎮新港村新農小學校舍,並以“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訓學校”的名義對外招生。

簡短地瞭解之後,劉麗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看了一眼正在打遊戲的李傲,劉麗便下定了決心。

同年8月2日,羅鏗便帶著戒網癮學校的《委託協議書》來到了李傲父母面前,約定收取學費22800元,另加生活用品費500元。期間,羅鏗還詢問了李傲的身體情況。劉麗表示孩子一切正常,剛剛才做完體檢。於是,這場父母與戒網癮學校的交易就這樣簡單地達成了。

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徵得李傲父母的同意後,第二天,羅鏗便帶著兩名學校的教官將李傲從阜陽臨泉縣接到了廬江縣的“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訓學校”。

因為李傲“在車上不配合”,羅鏗一行人便用手銬把他銬在了車上。面對即將到來的180天封閉式培訓,李傲無話可說,只能乖乖地跟著去了。

可孩子走後剛過兩天,羅鏗便給劉麗打電話,告知了她一個噩耗:李傲死了。

02

李傲究竟經歷了什麼?

到了戒網癮學校,李傲仍舊桀驁難馴,不服教官們的管教。可一個愣頭青,哪是這些惡魔的對手。他們對摺磨人的手段以及如何通過酷刑治服一個人的方法,早已輕車熟路。

很快地,李傲就因為“不配合治療”而被嚴加看管。為了讓李傲徹底服氣,老老實實地配合“治療”,看守李傲的四名教官不給他吃飯喝水,不讓他休息,限制體位,稍有不配合便對他進行毆打。

就這樣,李傲開始了他的“治網癮”的療程。不光是他,其他來學校裡戒除網癮的學生也得吃下這一頓“殺威棒”。

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到了第二天下午,一名教官發現李傲身體異常,急忙通知羅鏗等人。他們將李傲送至廬江縣中醫院搶救並報警。然而,當警察趕到的時候,李傲已經搶救無效死亡。羅鏗給出的解釋是:孩子中暑搶救無效。

根據屍體檢驗和案情調查,經鑑定,李傲符合因高溫、限制體位、缺乏進食飲水、外傷等因素引起水電解質紊亂死亡。

看到孩子死得這麼慘,劉麗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在屍檢報告出來之後,她便將羅鏗一行人告上了法庭。

此後,便是一年多的訴訟之旅。

2018年10月15日,“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訓學校”負責人羅鏗等5名被告人,因涉嫌故意傷害罪和非法拘禁罪在合肥市中級法院受審。

10月31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

被告人羅鏗獲刑16年,餘下4名教官分別獲刑1年至8年6個月不等。此外,羅鏗等四人被判共同賠償李傲家屬3.2萬餘元。

對於一審判決結果,雙方均提起上訴。然而,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劉麗並不想就此罷休,自己兒子的一條鮮活生命說沒就沒了,才判這幫惡魔十來年刑罰,真的太輕了。

但無論她怎麼做,李傲都不會回來了。

03

還有許多“楊永信們”在活躍

楊永信,相信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會陌生。

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那些本來桀驁不馴的孩子,只要從楊永信的網癮戒斷中心畢業,保證就對家長感恩戴德言聽計從。一般的孩子只要進去體驗40分鐘就會變得老老實實,甚至給家長下跪,抱著腿就哭,像一個十惡不赦的犯人終於認罪伏法。

家長們也很感動,孩子終於“聽話”了。

2018年末,一篇《開網店被送楊永信的網戒中心,離開後這十年》刷爆了網絡。作者以親身經歷告訴了大家當年被電擊的種種體驗。

“我進了13號室,為什麼叫13號室,他是一排裡面的第13個房間。我躺在了一個黑色的床上,7個人按著我,4個人按腿,2個人按手,一個人按頭。”

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楊永信帶著微笑的說,別緊張,測試一下。一波電流下來,大概7秒左右,我馬上屈服,疼痛感相當於做手術不打麻藥。就好比古代死刑的時候,給你一槍但是死不了的感覺。我祈求能不能自殺,這讓他很不滿意,他說既然你連死都不怕,那我們繼續。”

“出去以後,我馬上給我媽跪下,我說媽我錯了 ,我想留下來。我媽很驚訝,我教育了20年都不聽話,這個進去才20分鐘馬上就變樣了,對於這個網戒中心連連稱讚,說楊永信醫術高超。”

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楊永信的網癮治療中心開了12年,“治療”了無數像這位作者一樣的孩子。

很多孩子出來後,人是聽話了,可神志幾乎已經被全然摧毀了,活脫脫像一具行屍走肉。但家長反而很感激楊永信,因為他們教育的“目的”達到了,孩子真的“聽話”了。

雖然楊永信的網癮治療中心已經關門,但還有不少打著“治網癮”名號的學校仍在暗地裡傷害著我們的青少年。

04

孩子一定要聽話嗎?

“網絡成癮”最初是美國的精神科醫生伊萬·戈登伯格想拿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開涮,因為酗酒、賭博成癮等"行為障礙"缺乏生理基礎而編造出的概念。

後戈登伯格聲明該假設只是在一個社區論壇裡當成玩笑提出的,是自己的惡搞。

也就是說,網癮到底是不是病,一直以來就是個問題。

如果網癮真的是病的話,那麼那些成天拿著手機刷朋友圈、刷抖音的家長,是不是也得把自己送進網癮治療中心去電一電?挨幾頓打?

在一些父母的認知裡,孩子一定要“聽話”,不聽話的孩子都是有問題的,需要糾正。於是,當他們發現自己沒有能力管教好孩子的時候,就會把這些問題都歸咎於孩子,並且想方設法地想要將“病根”剷除。

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這便給了那些不法分子一個機會,他們充分利用了父母想要管教好孩子的心理,用一些慘無人道地方法將這些少年少女徹底“治服”。說到底,都是一些為了斂財而毫無人性的狂徒。

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或早或晚地都會出現一個叛逆期。而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叛逆期大多是牴觸的,他們只看到孩子不聽話了,不像以前那麼乖了,而沒有看到這背後孩子所經歷的心理歷程。

也許在這期間,他們會不由自主地牴觸父母意見,或者沉溺於某些事情,但這段時期並非不可平穩過渡。許多孩子的父母都很急功近利,他們總想在短期之內強行讓孩子認同自己的看法。於是, 不少無知的父母採取了一些極端的手段,將孩子的天性摧殘。

戒網癮後死亡,多少孩子被無知的父母送上斷頭臺

對於李傲的死,母親劉麗非常後悔。她說:“孩子再怎麼不聽話,等把這兩年叛逆期熬過去了,孩子也會懂事的。”

但後悔已經沒用了。許多孩子已經被父母送上了斷頭臺,斬掉了自己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