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下70、80、90、00后,带来了谁的“忧伤”谁的“狂欢”?

伴随工业4.0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是又一次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这是由传统的消费行为和方式向新的消费模式的转变。为何说是一次变革呢?因为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在这一浪潮中,太多的传统企业倒下了。曾称霸手机界的“王者”诺基亚已然跌落神坛,一时无处不在的索尼、松下电子产品也黯然失色,带动过摄影行业变革的“先驱者”柯达却也成了新时代的“牺牲品”。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消费电子科技公司Apple、三星、Huawei,以及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Baidu,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移动互联下70、80、90、00后,带来了谁的“忧伤”谁的“狂欢”?

在这次变革中,社会经济的消费主体也在发生变化。50后、60后已然是老年迟暮,即将从历史的舞台“挥手”谢幕,他们艰苦朴素、勤勤恳恳,大都一辈子在同一个岗位上克忠职守,互联网经济与他们几乎是失之交臂。

70后、80后是新时代的中坚力量,也是倍感焦虑的一代人。他们就像“夹心饼干”一样,要做好承上启下,既要承担上一代人给予的社会压力和责任,也要把控好下一代人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思维冲击。网上给他们的代名词是“彷徨”,在高杠杆下带动的高房价,高物价消费使他们对生活产生迷茫,互联网经济下的快节奏生活又让他们没有喘息的时间。他们经历过岁月的洗礼,一般可塑性强、承压能力好,他们大都努力自强,通过不断学习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移动互联下70、80、90、00后,带来了谁的“忧伤”谁的“狂欢”?

90后、00后正是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对他们来说与生俱来,一点也不陌生,从小耳濡目染更不会有代沟。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精彩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欣欣然,跃跃欲试,欢呼“拍手”。他们不再有70后、80后那个时候应有的青涩,社交面也相较广泛许多,频繁穿梭于各种社交平台,并且游刃有余。

网上给予90后的代名词是“自由奔放”的一代人,他们是新时代的生力军。物质上有上一代人的积攒或资助,不再为生存发愁,因此他们大都个性张扬,追求无拘无束生活状态。

移动互联下70、80、90、00后,带来了谁的“忧伤”谁的“狂欢”?

00后刚好步入美好的大学时代,正处于“无知无畏”的年纪,他们是新时代的朝阳。由于他们大都出生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生活无忧无虑,接受的是新思想的教育,养成了他们“自信、无畏”的性格,拥有更开阔的思维。

移动互联下70、80、90、00后,带来了谁的“忧伤”谁的“狂欢”?

正如人类几百万年的发展演变,从猿人到原始人再到现在的智人,最终谢幕的都是原住民,他们只能说地方话,生活形态原始化,不能顺应主流;转型的是移民,可以说哪怕是不标准的普通话,他们试图融入新环境;原住民和移民的后代就是网民,普通话、外国话都不在话下,他们在新时代中诞生,接受的是交织后的新思想。“原住民”的文化主要是农业文明留下的烙印,“移民”的文化主要是工业文明的投影,“网民”的文化主要是自由、平等、开放、多元的信息化文明的折射,希望他们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