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還沒開出4s店就發現發動機在漏油,奔馳女車主為此坐在車蓋上哭訴“店大欺客”的視頻引燃了輿論場。連日來,無論是法規政策的適用,還是相關企業的“前科”,都被媒體和網民放在放大鏡下逐一檢視。據最新消息,維權的女車主已與相關企業達成和解,事件暫時也就此告一段落。
最令人唏噓的是,為何整起事件會經歷從“講道理”發展到“不講道理”的戲劇性轉折,讓“協商解決”的初衷最終化作了“按鬧分配”的無奈?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網上有評論說,這件事如果不經這麼一鬧就不可能有合理的解決。儘管這種說法失於偏狹,但卻也反映了現實中不少消費者維權中成本高昂的真實困境。
有效的權利維護必然要講成本,得不償失就會讓人視為畏途。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維權成本過高的情形。比如,在電子商務等日常消費領域中常見的小額消費維權,由於所消費金額與請律師、打官司的費用相比不值一提,許多人碰到了就只能自認倒黴,忍氣吞聲。再比如,面對一些大公司的“店大欺客”,企業由於在資源、知識等方面對消費者具有壓倒性優勢,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維權不僅能力不足,甚至在心理上也落於下風。
維權成本若居高不下,反過來又會侵蝕社會的契約精神與誠信意識。原本,平等主體之間之所以能合作憑的是契約精神,而商業社會能有效運轉的潤滑劑是誠信意識。但這兩者並非憑空產生,如果一方破壞契約與誠信而能夠從中獲益,那麼天平的平衡就會被打破。維權成本高一方面意味著消費者難於維權,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企業可以不憚於消費者維權。
最近由於奔馳車的維權事件,很多人都開始討論起“檸檬市場效應”。“檸檬”一詞在美國俚語中有“殘次品”或“不中用的東西”的含義,因此“檸檬市場”也就是指“次品市場”,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爾羅夫因其對“檸檬市場”的研究還贏得過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個“檸檬市場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因為“賣的要比買的精”,為此買方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就儘量壓低出價來避免潛在的風險損失、維護自己的權利,這就導致了真正好的產品得不到應有的報償,最終出現了劣幣淘汰良幣,市場上反而充斥著次品的局面。
然而,如果在權利義務的分配上更偏向於保護處於弱勢的消費者,比如在退換貨上更加簡便易行,不必附加諸多限制條件,那麼消費者的消費信心自然也就更強,從而不必首先考慮自身風險的規避。由此可見,在消費領域除非以法治的剛性約束加以權利平衡,否則長此以往就難免陷入互不信任導致市場萎縮的惡性循環。
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最終還需要從司法與監管兩方面著手。現實中,一些地方存在司法不公或監管部門不作為、慢作為等現象,公信力不強就容易迫使消費維權走上“信訪不信法”的怪圈。不過,得益於法治的不斷進步,相比過去我們在社會誠信建設、糾紛解決機制上都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在不少領域維權成本過高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緩解。例如在司法上,正式的救濟渠道固然在時間、精力、金錢上耗費較高,但近年來從簡化審判流程到發展多元糾紛化解機制,目的都在於直接將消費者的訟累減下來。儘管如此,在消費者維權上,司法機關與監管部門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合理維權不得不訴諸“按鬧分配”,這是法治建設不斷完善中尚難避免的遺憾,但也暴露了當前亟待補上的短板。
只有維護權利既經濟又高效,才能更好地激發人們維護權利的熱情,一個社會的法治才能更成熟,誠信才能更完善。閱讀更多 人民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