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春天,讓書店“暖”起來

人民日報:春天,讓書店“暖”起來

“書店還能撐下去嗎?”這些日子,常常會聽到類似的聲音。

疫情當前,許多行業遭遇不同程度的衝擊,對於需要線下客流維持營收的實體書店影響尤甚。無論是連鎖品牌的大型書店,還是中小型個體書店,都面臨重重考驗。

很多實體書店停業,不少書店銷售額大幅下降,房租、員工薪酬等固定支出卻依然存在。此外,居家生活為“雲端”帶來龐大流量,數字閱讀平臺、知識付費平臺、互聯網電商平臺,都在積極鞏固既有用戶,拓展潛在人群,這些渠道也會對實體書店恢復營業後的客流和收入產生一定影響。

於是,實體書店紛紛尋找線上發展方式:創造更多與讀者“見面”途徑,增添“人氣”;與外賣平臺合作,以“圖書外賣”形式將讀者選購的精神食糧送至家門口;直播“帶貨”,一邊帶大家“雲參觀”書店,一邊向大家推薦新書好書;拓寬邊界,舉辦線上讀書會,提供公益課程,閱讀打卡……我們看到,“雲端”試水吸引了不少關注,取得一定效果。特殊時期,政府也在雪中送炭。北京市擬拿出1億元扶持資金,上海市聯合相關銀行機構提供貸款支持,協調場地減免租金等等,以解實體書店燃眉之急。集眾人之力,實體書店眼下困境有望緩解。

近些年,我國實體書店面對互聯網電商衝擊,已經通過不斷調整逐漸迎來回暖趨勢。實體書店自身不斷摸索,開啟“圖書+”的多元發展模式。雖然經營方式有所區別,但實體書店積極借鑑互聯網電商“流量”思維,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不少實體書店以書為媒,集合文創產品、咖啡簡餐、鮮花服飾等多種業態,再加上定期舉辦的公益講座、閱讀分享、非遺體驗等各種文化活動,使書店成為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和文化綜合體。各地政府通過補貼房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在政策層面支持、引導實體書店發展壯大。而日漸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也讓更多人意識到書店是營造城市文化氛圍的重要場所,不可或缺。合力之下,我們看到令人欣喜的復甦跡象。“最美書店”“網紅書店”等拔地而起,不少人願意花幾個小時排長隊進行體驗,甚至有些書店成為城市特色地標,讓遊客心甘情願前去“打卡”。規模各異的特色書店日益增多,成為觸手可及的文化符號。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實體書店數量已經超過7萬家。

書店好開,開好卻不易。根據《2019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2019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保持增長,總規模突破千億元,其中,線上售書仍然保持較高增速,實體書店繼續呈現負增長。“網紅”如何長紅?聚集人流之後,如何建立有效連接?怎樣保持回暖勢頭實現更加徹底的轉型?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書店將是一個更加多元的空間,書籍作為一種載體能讓讀者解鎖更多產品、服務和體驗。不同規模、定位的書店應該根據其自身特色形成特有經營模式。例如,小書店、舊書店依託人們的懷舊心理,緊緊“黏住”用戶群體;社區書店可以更有煙火氣,用好周邊的“熟客流量”;時尚商圈裡的大書店,在人來人往間,可以圍繞書本和閱讀,激活新的生活方式。我們欣喜地看到,許多書店正在進行有益嘗試。有的結合沉浸式話劇,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線下體驗;有的一邊連接校園,一邊通往社區,探索“四點半課堂”“家長小驛站”等更多打開方式……當創新和探索積少成多,當模式不斷更新迭代,實體書店有望以新的形態融入城市生活。

大地回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已經有書店陸續恢復營業。“一切正在重啟”,在一家剛剛復業的書店裡,店長感慨道。重啟意味著重塑和機遇,期待書店不只是文化地標、網紅打卡地,更能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站穩腳跟,為更多人帶去知識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