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薛家將,布衣出身,起兵造反被封王,家族顯赫二百年

評書小說中,把唐朝的薛家將演繹的出神入化,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廣為傳頌的“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父子二人建功立業,一時無兩。雖說這屬於藝術塑造,但真實的薛家比起評書小說更為傳奇。

薛家其實是武將世家,眾所周知,薛仁貴是在唐太宗時期發跡,如果再往前翻黃曆,薛仁貴的祖上是薛安都,此人是北魏時期的名將。早年投靠在劉宋朝廷帳下,屢立戰功,並因功封侯;後來劉宋變故太多,就投靠了北魏,也也很受器重,死後被封王。

隨著時間流逝,到了唐朝初年,聲名顯赫的薛家其實已經敗落不堪。薛仁貴只能靠種田維持生計,薛家有尚武的傳統,薛安都那會兒,年紀輕輕就擅長騎射,薛仁貴也不例外。這時正趕上朝廷招兵買馬,當朝太宗皇帝廣納賢士要對高句麗動武。

真實的薛家將,布衣出身,起兵造反被封王,家族顯赫二百年

薛仁貴的妻子就勸告他說你本領高強,現在太宗皇帝正好在招募武將,你為何不去博取功名呢?就這樣,薛仁貴第一次踏入軍旅,這時的他已經三十一歲了。

在遼東戰場,薛仁貴初出茅廬,就碰上了一場惡仗。大軍被高句麗包圍,郎將被困,他見狀揮鐵槍直取一個高句麗將領的性命,把人頭掛在馬鞍上,往來衝殺。這一番舉動直接把高句麗的包圍軍嚇退了。

而他最廣為流傳的還是他和唐太宗的故事,貞觀十九年四月,唐朝大軍圍攻安市,高句麗號稱二十五萬大軍依靠有利地形堅守。唐太宗命令李勣正面交鋒,長孫無忌率軍斷高句麗的後路,但戰役開始後,一個白袍武將卻吸引了唐太宗的注意力。

真實的薛家將,布衣出身,起兵造反被封王,家族顯赫二百年

只見薛仁貴揮舞鐵槍,腰上彆著兩張弓,單槍匹馬大喝一聲,率先發動衝鋒,隨後大軍衝上,高句麗大敗。這一仗,李世民對薛仁貴大加讚賞,直接封將。高宗朝的時候,由於薛仁貴在萬年宮救過李治的性命,所以更加受重用。

也是在高宗朝,薛仁貴東征高句麗,北定鐵勒突厥,三箭定天山,西征吐蕃,薛家的聲望達到頂峰。後來薛仁貴死後,他的兒子們繼承他的衣缽,比較出名的一個是薛訥,也就是薛丁山的原型,一個就是薛楚玉。兩人相比較,薛訥更勝一籌。

薛訥是薛仁貴長子,但是一直沒得到重用,直到武則天時期,北邊的突厥日益猖狂。武則天覺得薛訥畢竟是薛家的人,本事應該不小,破格提拔他為幽州大都督,鎮守邊疆。薛訥在邊疆時期,善於整頓軍容,連唐玄宗都稱讚他有周亞夫的遺風。

真實的薛家將,布衣出身,起兵造反被封王,家族顯赫二百年

但是薛訥也打過敗仗,差點送命,玄宗剛繼位,急著樹立威望,薛訥趁機提出要突擊契丹。結果,由於他輕敵冒進,加上正趕上夏季酷熱,被契丹人打了個伏擊,只帶著十幾個騎兵逃了出來,還被契丹人嘲笑是“薛婆”。

後來唐玄宗把其他的將領都處死,薛訥雖然免死,但是被貶為庶民。但是同年八月,吐蕃主動進犯,薛訥再次被啟用,把吐蕃十萬大軍打的丟盔卸甲。經過薛訥在邊境數十年的經營,到他告老還鄉時,北方已經一片太平。

真實的薛家將,布衣出身,起兵造反被封王,家族顯赫二百年

薛家的第三代掌門人是薛嵩,這人是薛訥弟弟薛楚玉的兒子,這個人是薛家第一個被封王的人,不過,這王來的有點不齒。唐朝中期,爆發了安史之亂,薛嵩鎮守邊境,就跟著安祿山對抗朝廷,屢立戰功,被安祿山封為鄴郡節度使。

後來皇太子統帥兵馬討伐,薛嵩正好防守相州,聽說朝廷兵馬來了,加上叛軍剛剛戰敗,轉頭就投降了朝廷。這時朝廷急於安撫人心,對於這些叛將也不去追究,結果薛嵩就迎來了人生第二春。

真實的薛家將,布衣出身,起兵造反被封王,家族顯赫二百年

唐代宗時期,薛嵩被任命為昭義軍節度使,統帥六州,被封為平陽郡王。當年他祖父薛仁貴南征北戰,也不過是個都督,如今薛嵩還是個叛將,竟然能做官做到節度使,還能被封王,也堪稱是傳奇了。

到這,已經是唐朝中晚期了,薛家自薛仁貴起為李唐王朝效力了快兩百年,依舊在朝廷地位顯赫。薛嵩死後,他的兒子薛平本來能繼承父親節度使的職位,可他為了給父親守喪,甘願把位子讓給叔叔。薛平本人歷經代宗朝到文宗朝一共七朝,也是元老級的人物。

而且綜合來看,薛家個個不僅受重用,而且都活的長久,中間造反也能化險為夷,顯赫兩百多年,也沒有家族能出其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