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为了学生课桌,她不辞辛苦多方求助,却遭父亲从中作梗

小说:为了学生课桌,她不辞辛苦多方求助,却遭父亲从中作梗

刘素美找的第一个村民叫汪老二,因为她早就发现他家门口的院子边堆放着许多干透了的白杨木头,又粗又直,很适合制作课桌。上次汪老二来参加她的庆祝宴,她就知道汪老二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中心小学读书,可是又因为路途远而担心孩子出什么意外,她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打算做做汪老二的思想工作,争取说服他把木材捐出来。

找到汪老二后,刘素美首先把自己已经放弃了待遇优渥的航空公司的工作而决定留在村里教书的想法说了,接着说现在石旮旯小学的课桌已经被村民们搬光了,没有课桌学生就无法正常上课,所以希望他捐出一部分木头来为学生制作课桌。

听说要让自己捐木头,汪老二不吭声了,脸色有些凝重。

刘素美问:“汪二哥,咋了?”

汪老二低下头,还是不说话,一副难为情的样子。

刘素美微微一笑,决定展开情感攻势,说:“汪二哥,您是我第一个找的人,说明我信任您。您在村里凡事爱帮人的热心肠我一直都很欣赏。我知道,让您捐木头您可能舍不得,可是您应该这样想,我把木头捐出来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因为学校有了课桌,石旮旯村的孩子们就能够安安心心念书,孩子们把书念好了,他们的前途就是光明的,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吃没文化的亏,我想村民们都会记得你的好的。您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好的环境下读书,不是吗?”

汪老二终于点头说:“素美,你说得很对,有标语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是应该把书读好,这样不仅不会吃没文化的亏,将来还会为社会做贡献。好吧,我愿意捐,不过,我只答应捐两截,因为我要修建房屋,你都看见了,我家的房子又旧又破,快不能住人了。”

刘素美高兴地说:“行,谢谢汪二哥!”

汪老二连忙说:“你别谢我,要谢,应该是我、村民们谢你才对!空姐那么好的工作你都舍得放弃,心甘情愿留在这个穷山旮旯教书,这是咱们村的孩子们的福气,我才捐了区区两截木头,算得上什么呢?你尽管去挑吧,想要哪截就哪截;另外,你什么时候想来搬,说一声,我一定出力。”

刘素美欣慰地一笑,觉得汪老二说话顺耳,很懂道理。

刘素美知道,汪老二捐的这两截木头顶多能制作六张简易课桌,以每张课桌坐三个学生计算,估计还要将近十来张课桌才够用,所以她还得继续想办法。

她又相继找到了几个村民,劝他们献爱心,可是这几个村民当中,只有一个答应捐出一棵松木的,其他的都不愿意捐,说是家里的木材有重要用途。

碰了壁,但刘素美并不灰心,只是暗暗斥责这些人自私罢了。

回到家里,刘素美又继续做父亲的思想工作,希望父亲能够识大局捐出木材完成她的心愿。可是,她刚一提父亲就坚决拒绝,并且还劝她打消教书的念头,去城里找一份工作。

刘素美无奈,只好不提了。

晚上睡觉之前,刘素美想,我先请堂叔过来制作课桌,剩下的空缺另外想办法,如果实在不行,到时候就叫学生把自家的桌子搬进学校来凑合一下,等以后有了新课桌再让他们搬回去。

第二天午饭过后,刘素美拿着两瓶酒出门了,她这是要去找堂叔。

堂叔家住在另外一个村子里,去他家大概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

当刘素美来到堂叔家里时,看见父亲正和堂叔坐在客厅里聊天,她感到有些意外,父亲这个时候来堂叔家里干什么?

刘云舟带着诡秘的笑意对刘素美说:“你没想到今早上我出门,是来这里吧?”

刘素美说:“没想到。您来这里干什么?”一边说,一边把酒放在桌子上。

刘云舟略带讽刺说:“你这么聪明的人,难道不明白我来这里干什么?”

刘素美总算明白了,父亲是来劝阻她堂叔不要帮她制作课桌的,但是她不敢百分之百肯定,于是问:“您不会是劝幺叔别帮我制作课桌的吧?”

刘云舟铿然说:“对,我就是劝你幺叔别帮你的!”

刘素美不高兴了,说:“爸,您怎么可以这样呢!”

“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你也不想想,在石旮旯村教书每个月能拿多少工资?”刘云舟斥责道,“你啊,就是死脑筋,十几年的书算是白读了,真让我失望!”

刘素美摇头说:“我已经对您过说了,这不是工资多少的事情!”

接着,刘素美又和父亲争执了几句,她争得脸红耳赤,然后对堂叔道:“叔叔,您别听我爸的,我教书的心意已决,我今天过来,就是想请叔叔帮忙。”

堂叔微微一笑,委婉地拒绝:“侄女啊,我觉得你人年轻,考虑事情还不周全,你应该多听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嘛。当然了,年轻人有理想是一件好事,可是呢,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美好的前途,那就不应该了。所以啊,我劝你还是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啊?”

刘云舟跟着附和:“你看你叔叔说得多好。听你叔叔的,快回去吧。”

刘素美感到很失望,她知道现在自己无论怎么恳求叔叔他都不会帮忙的,退一步讲,即便他想帮忙父亲也会从中作梗,但是她也不会放弃,说:“叔叔,我改天再来找您。”说罢,转身离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