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18章,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是對仁義的否定嗎?

邵興旺


是的,沒有錯。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這句話就是否定儒家的仁義!

道家的大道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勞動供給足以養活自己和家人,勞有所得。這樣每個人都富足滿意。這個就是大道!

而儒家的仁義就是告訴你,這田是他儒家的,這山是他的,這河也是他們的。然後你在他們的土地上勞動你勞動的成果是他們的,你的房子是他們的,甚至你的一切都是他們的。所以他們拆了你的屋,牽走你的牛,拿走你勞作一年的收穫。這個時候你辛辛苦苦勞動一輩子,結果發現自己勞無所得,家破人亡,倒在路邊奄奄一息就快要餓死了。他就從你創造出來的財富里拿出來百分之一給你吃,讓你不至於餓死。這個就是他們的仁義!

但這個是仁義嗎?不是!

但是他問你,你吃了他的餅,幸福不幸福?他仁義不仁義?你感激不感激?你敢說不幸福,不感激嗎?他不仁義嗎?你是不是想最後的一塊餅也沒得吃,想餓死?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意思就是說他們是無德無恥之舉,哪裡是什麼仁義。

同樣的,如大道存又安有仁義?如果人人都不違背大道,不奪不取,那麼人人都慷慨富足,那誰還需要施捨,又哪裡還有仁義?

所以道家是諷刺儒家,專門廢棄大道而賣弄假仁假義。

他們說要致富先修路,然後就通過這條路把你們的財富源源不斷的拉走。給你修幾個側鎖,說這是改善了農村的環境。

所以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儒家的統治者說著仁義,說著關愛百姓,說著君為輕民為重。說著要讓人民幸福安康,說話言語非常的好聽,像是有大智慧的樣子。但是他們收刮百姓財貨的時候,可是一點都不客氣,錙銖必較。無論鉅細,全部拿走,全部集中起來!而等到要他們拿出來的時候,就各種問題各種推託,無論如何都不情願了,哪怕拿出一點點都像是割肉一樣的難過。

六親不和安有孝慈。他們不停的勞役百姓,不是修長城,就是建馳道,不是修行宮就是打南越。外出打工,離家萬里,勞無所得,無家可歸!不見家人,不能照顧,不知情況。電話聯繫,只能無語哽咽,說好好好,孩兒在外打工,一切都好!這裡的人很好!城市很好!老闆也很好!生活也很好!好你媽賣批!

還說什麼過年回家,一定要回家看看。更是出法律法規,每年都要和家人父母多少小時在一起。真是孝慈!真是令人感動!

邦家昏亂安有貞臣。。。算了。

所以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貞臣。





繁花若雪風自搖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的答案。

成年人就不要像小孩子一樣分非黑即白了。

這裡是否定仁義麼?當然不是。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知快出安有大畏,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貞臣。

所以大道廢怎麼會有仁義,反自然的知識猖獗怎麼會有對正義的敬畏,六親不和怎麼會有孝慈,邦家昏亂怎麼會有貞臣。

說的不是很明白了麼?

道德經不反對仁義麼?反對過。

不管《道德經》還是老子,一直反對當時的“仁義”,就是以孔子為代表提倡的“仁義”。

老子認為這是一種假仁假義,只是用來蠱惑人心的,會帶來混亂。所謂

慘然而汩人心,亂莫大焉!

《道德經》從一開始就闡述瞭如何辨識仁義,包括識別智辯、巧利、偽詐等等。

《道德經》對孔子為首提倡的所謂”仁義“,究竟什麼態度,從《史記》中的直接對話也能看出。

“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我聽說富貴之人用財物來送人,仁義之人用言語來送人。我不能富貴,只好盜用仁人的名義,用言語來送你,這幾句話是:‘一個聰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卻常遭到困阨、瀕臨死亡,那是因為他喜好議論別人的緣故;學問淵博見識廣大的人,卻常使自己遭到危險不測,那是因為他喜好揭發別人罪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應該心存父母,不該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應該心存君上,不能只顧到自己。’”

大道廢的時候,怎麼會有仁義呢?

這種時候講的仁義,算得上仁義麼?


文開石


道德經十八章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註釋:

1.大道:指社會政治制度和社會秩序

2.智慧:原指聰明智巧,這裡指聰明辯智,意即用凡夫的小聰明來辯別是非。

3.六親:指父母,兄弟,夫妻,子女。

4.孝慈:指父慈子孝。

譯文:

我們的良心、清淨本心就是大道之心。

當大道被棄,良心荒廢,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

大道暢行,眾生平等,民風憨厚純樸。如果社會流行世智辯聰,就會形成勾心鬥角,欺詐、虛偽的現象。

大道暢行,人人知恩感恩,父慈子孝。如果家庭出了問題,才會強調孝慈的重要。

大道暢行,人人盡心為國和家庭效力,不存在忠不忠問題。當國家混亂,才需要標謗忠臣良將,讓大家效仿。


用戶泰和


這正是對仁義的否定。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庸出忠臣。這是老子對儒家思想的深刻批判。儒家講仁義,講孝慈,講忠誠,而老子卻反對這些。因為儒家提倡的這些思想是“不道”,不道早已。既然不道,就是虛偽,就會及早的死亡。在老子眼裡,仁義,孝慈,智慧,盡忠,這都是有為,都是妄為,都是強為。都違背大道無為的原則。他說道無為,故無所不為。而強為是對道的反動。

所以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沒有了大道,仁義便開始盛行了。這是對仁義的深刻批判和堅決反對。老子認為仁義是強為的,是偽善的,是違反人的天性,違反自然的。而老子認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所謂的仁義是智詐。智慧出,有大偽。這種仁義是一種偽善。是不道的行為。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人為的東西。更反對強為,妄為。一切皆應順應自然規律而行,一切皆應按道的規律而行。


非常各


對《道德經》第十八章的審視與考辨

《道德經》(老子)通行本主要有王弼本與河上公本。這兩個本子的第十八章是一樣的: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兩個本子都把一個重要的“安”字給抄沒了,又增加了“智慧出,有大偽”六個字。讓我們看看這三個本子:

《馬帛》甲本:

故大道廢,案有仁義!智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馬帛》乙本: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貞臣!

《郭簡》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正臣!

要正視“安”字,對《馬帛》《郭簡》中的“安”字不能視而不見。“安有”“安在”等是常出現的文言固定結構。“安”是“怎麼”的意思。第七十九章“安可以為善”中的“安”即此意。

我們再來辨析幾個概念。

“道”是《道德經》中反覆出現的概念。這裡的“道”,是一個“混而為一”“不可致詰”的概念。簡言之,《道德經》中的“道”,是自然及客觀事物順暢運行應遵循的正確軌跡。“道”是客觀存在,是規律,是做人、治人、事天、行事應依據的準則。

“大道”是《道德經》弘揚的“主義”。“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第五十三章)的三個“大道”的比喻義都非常明確,“大道”是治國安天下總體因循的思想觀念、方針政策和運行態勢——這種思想觀念、方針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頭上的粉飾,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國安天下潛在的運行軌跡,是治國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標準,核心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在治國安天下上的體現,是由治國安天下者思想行為潛在導向而形成的社會主流官風、民風,即整個社會的主流風氣。“大道”實是老子推崇的正面之道,老子怎麼能鼓吹讓它廢棄呢!

“六親”指父、子、兄、弟、夫、婦,也泛指親緣關係。“孝慈”就是兒女孝順父母,父母庇護子女。子女愛父母叫“孝”,父母愛子女叫“慈”。“六親”是不可混淆的概念,它侷限於某個具體的家庭或家族。李家的孝慈不能與張家的六親不和混為一談。張家六親不和當然張家沒有孝慈了,李家有的孝慈當然是建立在李家六親和基礎上的。

“國家”即國與家。“國”也稱“邦”,但不是今天意義上的“國”,而是分封制度下君主一級一級為其子弟臣屬分封的疆土與屬民。“家”也不是今天簡單意義上的“家”,而是分封制度下大夫的領地和屬民,也就是大夫的食邑、采邑。“正臣”,正直的臣子——還是用“正臣”好,一部《左傳》都沒有出現過“忠臣”字樣,“忠臣”之說是後世出現的。

《道德經》第十八章,實應為: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正臣!

仁義本來就天然的存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是文明和平盛世的產物,大道廢棄時才會失去。 孝慈是一種應該有的本能,是與六親和睦為一體的;六親不和諧何以體現孝慈! 雖然正直之人什麼時代都有,但忠臣只能在清明政治下存身;國家昏亂之時正臣難為。

“人之初,性本善。”仁義、孝慈,應該是人類潛意識的本能,是人類的天性。別說人類,許多動物也有此本能,“虎毒尚不食子”呢。仁義、孝慈、忠臣這三種情況應該是常態,混亂時才會失去常態。

“大道廢,安有仁義!”大道,正確的治國之道,做人行事應該遵循的正確的道。“大道廢”,猶言世風不穀。世風不穀是怎麼造成的,大道為什麼會廢?顯然這種廢來自於統治者,是統治者的治國思想原則出了問題,是統治者的價值取向出了問題,是統治者的行為導致正道偏廢。

缺失了正確之道,道德就會滑坡,人就會欺心,才會出現蘇丹紅、地溝油、瘦肉精、毒膠囊、毒奶粉一類的事,才會出現政府參與強拆、公立醫院的醫生看病收紅包、公辦學校的教師濫收費補課、人民法院的法官昧良心斷案、未工作的人冒名領空餉;才會出現得到他人幫助,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血口噴人訛詐的事情,進而出現人摔倒在路上沒人敢救助;才會出現考試打小抄、替考氾濫,監考不予照顧反到是不正常的事情了……

“大道廢”就是失去正常之道。失去正常之道,必然失去公平正義,必然失去理應得到社會公認的倫理道德,必然拋棄仁義。上列各種現象正是拋棄仁義的結果。愛人、救人、扶助人的仁義之舉本來應該是常態,感恩回報也應該是常態,什麼情況下會失去常態?失道才失去常態。老子認為,聖人之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這是很現實、很客觀地反問,六親已然不和,哪來的孝慈?試看天下家庭,是六親和有孝慈,還是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安有正臣!”

國家昏亂,即國家治國方針混亂(朝綱紊亂)。先以殷紂為例。紂王無道,國家昏亂,紂王的同母兄微子屢諫不聽,於是微子隱居於荒野。殷紂王的叔父箕子多次勸說紂王,紂王不聽,於是箕子披髮裝瘋,被紂王拘囚,降為奴隸。比干也是殷紂王的叔父,他因勸諫被剖胸挖心,就這樣一個正臣沒了。翻翻史書隨便查一查,是國家昏亂時正臣多,還是國家大治時正臣多?亂世正是昏君與亂臣造成的!


陳廣逵


老子先生在道經中對禮義等世俗倫理之學是極端排斥的,所以有"絕學無憂"的觀點。但是在德經中他對世俗倫理之學有了包容性轉變。老子先生認為只要以"道"為尊,那麼就可以萬法歸一,世俗倫理、狡黠奸詐、奇技淫巧等學問就可以在道的約束牽引下不在為害人間,反而能利用這些造福百姓。綱舉目張,如果治國的根本觀點迷失,那麼世俗倫理等學問就會成為口是心非愚弄百姓、為害天下的幫兇。偉人說過"立場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很多知識都是中性的,關鍵在於你基於什麼樣的動機使用這些知識。


專題方易電子商務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裡的道指的是一種準則,準則被廢棄了,仁義也就體現出來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仁義被集中體現的一種方式,並不是是大道存而無仁義。仁義一直都在,只是大道存焉,皆仁義,無有顯。

就像一潭水,至清,再倒入一瓶清水,還是清的。這裡的一潭水,看做道存在時的仁義,所以再倒入仁義也不會明顯,而如果平時的水是髒的,那麼倒入的一瓶水就像一股清流,讓人容易看得清。

所以說這裡並沒有對仁義有絲毫否定,只是告訴大家仁義更容易顯現的機緣而已。



無有知道


我把我評論別人的挪過來,也算一個另類回答,這回答與別人不一樣,給人以悟道契機,就看你接不接得住:

本來沒有道,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道。

這句話多數人關注的是後面一句,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道。但是若是有智慧的人才明白本來沒有道才是大道的來源!

回到來源是大智慧。沿襲後一句是小智慧。

其實那句話最後的那句話是借用,放到大道層面應該這樣講:萬物相互作用碰撞多了也就有了道。

後人遵從的只是萬物自己運動所造化出來的規律!

本來沒有道,則是大道不廢的情況!純如白紙如同透明!

有了各種碰撞,白紙上有了黑白對應,因為各種不同的生物走出了不同的路,就有了黑白碰撞,為了保持住白,就有了仁義!這是大道已廢!


一路走過一路感悟


這是帛書版,大道廢,案有仁義,就是說君主失道後,臣工會把仁義擺上來。仁義再失,會把禮搬出來,禮再失會把法定出來,小威不足,大威再上,大威也不頂了,那改朝換代再來一遍。還有信不足,案有不信等。

通行本: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生孝慈。說的辯證又統一,也符合有無相生,前後相隨的道,也符合久暴生仁,大亂大治的客觀實際。

老子對仁啊道啊沒啥主觀傾向,只是個名,描述了事物真相,想法論述道對萬物的約束支配(法)過程。告訴世人那些教化一方的智慧之人定會崔生禍害一方的大偽之人,熱鬧非凡的盛世也會有狼煙四起的大亂相繼,如此禍福相隨,往復不已。帛書版和通行版並不矛盾,可互相補充著閱讀。


張呵呵2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與諸君所持相左,在此致歉。只因主流解者們直譯了經文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實在是…淺薄可笑之至。

讀書,尤其是理論性強的內容,首先應考慮的是其背後的背景、假設和前題。否則連文章在講什麼都沒搞懂就去解,得到結果就和用廚藝去解讀醫學解剖一樣荒唐。

道德經的成書在春秋時期,但其理論形成當比比學界認定要早。先說其成書年代,儒家還不是後世的儒家,當時孔子還在創業初期,領著那三五個學生,到處拉資源,找項目。老子得有多先知就在那個時代批評儒學?是吃飽撐的,還是收了孔子天價的好處?因此,老子講仁義與儒學無關!(關於成書年代有疑問的,建議學習一點兒甲骨文,道德經中許多用字用的是金文、篆字前的本字,而非衍生字,若是後世偽作,也是偽的夠辛苦的!)

那麼不是批評儒家思想了,這段是在說道的先進性嗎?說有了道就不用其他的了。這就是“大師”的解讀?有比這更扯的嗎?誰強調先進性,不是找個更強的說話?再說一遍,那個時代沒儒家,因此“仁義”跟愛恨情仇、吃穿用度的詞彙一樣,都是簡單詞彙,沒有任何高地貴賤之分。“仁義”和“狗屎”在詞性的重量上沒有分別!因此,說“道”的先進性,就一定不會用這些詞。就像華為只會與蘋果、三星比一樣。因為和其他品牌比只會拉低自身檔次。所以,這段與道的先進性無關!

那麼經文究竟在說什麼?道是什麼?是道法自然!道的核心就是自然而然(那個時代沒自然界的說法,理解錯的,自己去面壁)。什麼是自然而然?就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因此,“大道廢”,說的是理解道的途徑荒廢了。為什麼理解道的途徑會荒廢呢?因為人們的生活已經太好了,大多數人不需要看著月亮、樹影來計算時間,不用依靠星辰、動植物的行為判斷年景的好壞,不用依靠氣味、腳印尋找或躲避野獸和敵人。因此人們怎能會有理解道的機會呢?道就在這些自然而然的事物中啊!因此說“大道廢”。

“有仁義”,看全文的結構,全部是,因為不怎麼樣了,所以有了什麼。後面的什麼都是前面怎麼樣原本自然而然的東西。因此,有仁義,不是說仁義不好,恰恰相反,仁義是道最自然的表露。為啥這麼說啊?遠古時候,自然環境很惡劣的,人類在其中比螻蟻也強不了多少。因此,只有和其他人擰成一股繩,共同面對外界的挑戰才是生存之本。靠啥跟別人擰成一股繩啊?靠仁義!因為不一視同仁,沒有仁愛之心,其他人就會防範你,沒有信義、不講恩義人們就會遠離你。防範你、遠離你,在那個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人是隻有死路的。基於自然選擇也是“仁義”才是最自然而然的。

“智慧出,有大偽”智慧從哪出啊?智慧究竟是啥意思啊?順道而行不就是最大的智慧嗎?因此智慧出,是指智慧與道出離。為啥智慧會與道出離啊?因為有了仁義的概念啊!原本幾個兄弟一起獵象,前面有個山谷,幾個人一合計,把它引到山谷裡,用石頭砸死了。這就是智慧!這多自然啊。但有人為了一己之私,把兄弟引到谷裡,再偽裝不知。這不就是偽嗎?因此,順應自然講求仁義的智慧才是道德,出離了順應自然和仁義的智慧,會引出偽來。道的反面不正是偽嗎?也因此,原文中,“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當是一句。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因為偽,自然而然就親朋疏離了,自然而然孝慈就顯得珍貴了。因為孝慈本是仁義在親朋間最自然而然的事啊,疏離了才會懷念吧。六親不和,無有孝慈,諸侯間開始兵戎相見,國家混亂才是最自然的事吧?因此又開始懷念忠誠與實幹的品質了。

整篇文字都是基於道的特質推導社會發展的影響,以及因此帶來的思想變革。通篇沒有一個字與好壞有關,更沒有要求人們如何去做。因此不宜過度解讀。

下面根據以上解讀,梳理全篇梗概,望讀友指正:

道、偽是相對的概念,道的本來面目就是自然而然,但人們感知道的途徑越來越少了,因此有賢人將道在人類社會中的正常應用“仁義”提出來,本意是讓人們可以貼近道。但卻因此將“智慧”的概念分離出來。在社會實踐中,原本遵從仁義的智慧就是道最自然的表達。但智慧概念的出離,促使其可以單獨應用,這不正是偽的由來嗎?

因為偽,所以人們天然的信任關係被打破了,所以彼此間開始防範、疏遠,時人常常感嘆人心不古,“孝慈”不在。但孝慈本應是六親間最自然而然的關係,不是嗎?百姓都是如此,諸侯又怎能倖免,他們的誘惑只有更大,要知他們原本也是六親。因此國家混亂,諸侯相征伐,君臣防範、弄權結黨…… 這都是因為偽啊!也因此,忠誠與實幹的臣德才會讓人懷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