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在超市先喝水再结账或者零食给小孩子吃了再结账,是没问题的呢?

发呆的萌小钰


这个看情况吧。我和我老公去逛超市的时候,他渴死了,然后拿了一瓶可乐先喝了起来,然后去结账的时候顺便一起结账,我觉得这个不会怎么样的,因为我们没有走单,并且是成年人了,做什么都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

相反,我带我儿子去逛超市,他现在才十一个多月大,推车推着他,他有时候看到超市里的任何东西他都感兴趣,手会去摸,去碰,我是不会允许的,有时候我带他去到水果区或者零食区,他拿了东西玩,我也是立马就放回去,就算是一颗小小的糖果我也会放回去,不会给孩子先吃或者拿来玩。因为他还小,我不能让他养成一种去到什么地方看到自己想要的喜欢的就可以拿去玩或者吃的观念。所以,这事情意义不同。如果我带着孩子上街买东西,我是不允许他没买单付账就先玩先吃的行为。


时光吹老了少年20


其实我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好多人觉得结账就没有关系,但是个人素质除了自己保证还有谁能保证呢~没有结账之前东西不属于自己,我感觉我的话是绝对不会吃或喝的~我以前和同学逛超市,口渴了,他直接拿了就喝,我真的有点震惊,后来我对象也有这个习惯,硬生生的让我教育了,再也没有在没结账的情况下喝过水,他说渴了,那我说我们赶紧结账,五分钟你不会渴的怎么样的~

还有小朋友吃零食,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小朋友也真的不会饿的不行吧~如果家里小朋友容易饿,或者本身有低血糖的朋友,也应该会随身带小糖果之类的吧,所以我也暂时没有找到什么必须要结账之前吃东西喝东西的理由~

哈哈,以前以为这是应该的,没想到其实还有这么多分歧,很想听听大家讨论,所以发了个小问答~~


发呆的萌小钰


我觉得首先问题是结账,如果自动结账,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吃完喝完把包装袋扔卖场里,就很不道德,和小偷没有区别。一般超市比较大,本身逛超市的话是不会再带吃喝进去的,那在里面渴了,肯定要喝水的,我本人就会拿着喝,放在自己的购物车里结账,现在怀孕阶段,特别爱低血糖,超市还热,我有一次在里面就晕了,我也是拿起来就吃,关键是咱给钱啊。但是主要也得分超市,普通超市就只能这样了。也有一些比较人性化的超市,进了超市里面还有结账的地方,还有一些先做的食品,只要你想吃,你可以不出超市结账,结完帐他就给贴一个标签,证明买过单了,随处可见做的地方,就在里面吃就可以了,吃完继续逛。这样的话,肯定要先买单的,比较人性化,方便顾客。目前我所在的城市,只有好百客是这样的。所以我也最喜欢这个超市。连吃带逛街,一次下来了。当然,相信以后得超市都会往更人性化服务发展,也会更方便顾客,毕竟,有时候超市内吃喝真的也是一种需要。服务完善了,顾客也方便了


小欻欻86396919


我就是题目中说的在超市先喝水再结账的人!

很多时候,我去超市买水是因为我真的渴了,不知道其他人有木有感觉,如果渴了,眼前没有水还能忍忍,如果有水,控制不住的打开。所以,当我看到长长的结账队伍时,忍不住拿起来就喝了。


当然,我对自己特别自信,我从来不占别人小便宜,会百分百结账,所以对在超市喝水这件事从来没在意过。

不过,经楼主这么一说,我想在我不是拿着空瓶从无购物通道走过,或者喝水之后把瓶子扔回原处的情形下,我并不构成盗窃。


盗窃是以财物失去主人控制为前提的,显然只要我还在超市里,财物并没有失去控制。


秘语相传


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应该还是在六年前,有一次跟两个同事出差在超市买东西,因为大家都比较口渴,每人拿了一瓶饮料,结果他们两个开盖就喝,并告诉我这么做也可以反正收银台也正常刷瓶收钱不影响支付,随后结账的时候,收银台对这几瓶已经开启的饮料也没说什么,对于这样的结账方式,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后来才注意到,在很多超市尤其是大型超市当中,这种做法相当常见,很多人在超市购物如果赶上口渴或者饥饿,都习惯性的直接开启超市里的食品和饮料,事后再到收银台结账,其中还是以饮料居多,对于很多有这样习惯,但会自觉结账的顾客来说,这样的做法似乎很“合理”,反正都要正常结账,你管我在哪儿吃!但个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恐怕未必合理。



其实从顾客方便的角度来说,有的时候在超市购物时,由于赶上人流拥挤、排队结账等因素,经常会出现购买完商品后长时间无法结账,只能排队等待的情况,对于有些实在等不及的顾客来说,可能就会选择提前食品,反正事后都要结账,提前使用也无所谓,但是如果从正常的逻辑角度来说,超市毕竟不是饭店,严格来讲,在还没有拿到收银台的时候是不成买卖关系的,这个时候就开始提前使用商品,从公平的角度来说恐怕有些不合理。

但更重要的一点,这样的做法恐怕也会带动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出现,例如有些人在购物的货架上拿走饮料并且食用,随后趁着别人不注意再将喝过、甚至空瓶的饮料瓶再放回去,这样神不知鬼不觉,既使用的商品还可以不结账大摇大摆的走出去,“何乐而不为”?由于他们并没有把食物装在身上偷带出去,因此即便走出去门口的警报器也不会发出声响,实际上这样的付款方式已经间接引发了另外一种隐性的偷盗行为,虽说超市那有监视器,可监视器前的安保人员有多少只眼睛能盯住所有的顾客?就算事后发现由顾客有这样的行为,人家早就大摇大摆的走了,你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个人认为这样的方式似乎便利了顾客,但对超市的正常交易行为来说,恐怕还是不妥的,不过目前内地的超市似乎并不排斥这种行为,也间接造成了这样的行为在超市内发生的频率很大,未来是否能够修改或者还是继续维持,我们就很难推测了。

不过在这里要说一个小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古天乐主演的刑事侦缉档案,在开头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警察在超市内跟踪一个罪犯,罪犯察觉到有人跟踪不断回头张望,后面的警察为了掩饰自己顺手拿起了一袋货架上的食品,由于注意力过度集中于罪犯,不经意之间打开了食品袋里的食品,结果旁边经过的一个超市人员马上拽住警察,要求他马上前往收银台结账,结果拉拽警察的过程中暴露了警察腰间的手枪,造成警察身份暴露。从这个细节来看,似乎中国香港的超市对这方面还是有严格管理的,不过本人没有去过香港,细节方面不太好做评价。


辽宁资深球迷


亲身经历:

第一次在超市直接喝水是实在太渴,然后拿了饮料就问导购可不可以喝了再付款,得到允许之后再喝的。

后来几次也都是先咨询,得到肯定的答复再喝,所以就发现其实大部分超市都是不禁止这种行为的。后来就不问了,渴的时候就直接喝,然后再一起付款。

然后 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不能先喝,道德上也没有能完全对的上的约束。这种行为只能是超市自身可以制定的行为规范,但是没见过任何超市有标示不能先喝。

所以,说不能喝的,只是一直因为脸皮薄不好意思喝以及有强迫症的人的自我约束。


LL车视界


我遇到这种情况是在我大一那年去一个超市当圣迪乐村的推销员,当时推销的的位置非常靠近买水的货架,一对小情侣推着小推车走过来,可能比较口渴,男生就拿了一瓶饮料开盖就好,女生惊讶的问:“还没结账呢?你怎能就喝了。”男生可能习以为常了,觉得没什么,他对女生说:等会结账。当时我以为他们结账的时候会受到阻碍,但是我错了,收银台对开了的饮料也没说什么,直接扫码叫结账。


后来我在和工作人员聊天的过程中才明白,这种事情非常常见,他们说这些会结账的还好了,有些人拿了放在环保袋里就从后门走了,连帐都不结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1.我认为呀主要原因是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就算知道这样做不好,还是做了

2.有从众心理,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自我觉得反正等下会给钱,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又不止我一个这样做

3.还有从超市管理上就给这些人走了漏洞,每天在超市买东西的人很多,如果有人拿了东西没给钱就走,商场的销售人员也不容易发现,超市人员曾经跟我说过就算看见,也那天没办法,因为他们每天都来商场买东西,而且闹大了 ,他们也会到处说你的商品不好,这些顾虑都让他们迟迟没有做出相应的防范举动。

其实说这么多,主要是个人需要有基本的意识,这件事该不该做?


妈妈的私房小菜


我在超市做了有十几年了,现在也是自己开了家生鲜店,其实这种情况很普遍,对于正常有功德心的人吃完喝完都会自觉结账,我在原来在超市当店长时,就遇见过一个中年妇女买两块糖着急结账,结婚排队太长,我看她着急,就问了一下,结果是他丈夫低血糖,着急要补充糖分,我直接就对她说,救人要紧,我送你过去,这个糖送你了,救人要紧!事后两口子过来道谢,非要给钱,我们也没有收钱,只是说希望您以后能常来。我不是说我有多么高尚,只是想说还是有素质的人多!


如果我是你的传说PLUS


我是开便利店的,我对先拆开后结账不反感,最反感的是那些小孩子在店里玩摸摸这捏捏那,大人既没打算给小孩买啥,也没打算小孩子带走的;因为便利店一般不大,也就放两三个货架几个冰箱,有一次一个男的带着大概一岁多的孩子从店门口经过,小孩子突然就跑进店里来了,然后围着货架转圈,而小孩子他爸爸呢,货架边上玩着手机叫他不要乱跑,转了有五六圈,我对那男的说:不要让小孩子在那转圈圈,以免摔着碰着。不过男的似乎并不把我说的话当回事,依然没有打算把小孩子带走的想法,本着进店就是客的原则,我也就看着小孩子继续在那转,转了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时候,我再次提醒他要看好小孩子,不要摔着碰着了,他依然只是口头上叫小孩子不要乱跑,自己站着玩手机,(所站的位置稍微有点挡住过道)并没有把他抱走的意思,这时候我来火了,看到小孩子转到靠近收银台的时候,我大声叫了句:不要在那转,别摔着了,小孩子立马停了下来看了下我,又看了下他爸,然后他爸也立马转移了视线,看着他小孩,脸色也变了下,然后才把他孩子带离店里!


赣州理财顾问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宝妈,带孩子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要想到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不过,我也有在超市先给孩子喝水再结账的情况,但是零食从来都不会先给孩子吃了再买单。教孩子守规矩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特殊情况特特殊处理

我带孩子在超市里,有过先给孩子喝水后才买单的经历。因为那次着急出门,忘记给孩子带水,正常情况下我都会给孩子备水喝的,后来孩子在超市广场上玩的很疯,出了很多汗,然后就去超市里买水,因为超市很大,去买单的路上,孩子一直吵着很渴不舒服,然后我就先给孩子喝了水,最后才一起买单的。而且这个过程我还不停的给孩子解释,在超市尽量不要先开包装再买单,还检讨自己下次出门会记得带好水。这种情况就一两次,平时对孩子要求都比较严格。

我们去超市,给孩子买零食,从来不会出现先吃后买单的情况。如果对孩子有求必应,真的只会害了孩子,前几天听亲子课程,就有专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问题,要孩子学会等待,这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太溺爱孩子只会带坏孩子。

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一定要做好榜样

有一次带孩子去公园,我装垃圾的袋子破了,然后重新把一个个垃圾捡好扔到垃圾筒,当时我也没有多在意。后来回家孩子竟然写了一百字作文,题目是我有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妈妈。这件事情对我影响很大,而且以后和孩子相处,我都在努力做一个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育孩子,我们就要做好榜样,这样孩子将来才能更快适应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利。教育孩子也要从小事做事,在超市先喝水或者先吃零食是不对的,一定要买完单才吃。守规矩还能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一举两得。

我是王书霞,全职宝妈,头条育儿作者,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和点赞,有免费实用的亲子课程,有需要的请关注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