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醫藥業績報喜卻現資金出逃 這隻白馬股怎麼了

眾所周知,無論是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對白馬股都是青睞有加,對於一些資質甚好的股票,各大機構更是恨不得“全倉買入”。不過有這樣一隻白馬股,每當業績報喜時,總會出現“股價持續下跌”的現象,這家公司便是遠大醫藥(00512.HK)。

中訪網觀察到,在3月26日,遠大醫藥披露2018年年報後,公司股價便開始了“持續下跌”模式。目前股價走勢已跌破60日均線,可見資金出逃還是比較積極的。

远大医药业绩报喜却现资金出逃 这只白马股怎么了

一般來說,在年報業績期期間,一家公司業績“爆雷”才會引發股價下跌,不過遠大醫藥並非如此。

財報數據顯示,遠大醫藥在2018年業績實現了快速增長。公司當期營業總收入達59.6億港元,同比增長24.9%;歸母淨利潤達7.1億港元,同比大增54.7%。

远大医药业绩报喜却现资金出逃 这只白马股怎么了

從遠大醫藥公佈的業績可以看出,在2018年國內醫藥行業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司主體業績並未受到影響,“帶量採購”對公司造成的影響也遠沒有市場想象的那麼大。

遠大醫藥之所以能逆市取得較好業績在於公司各業務的增長。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製劑及器械業務實現收入3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3%,其營收佔比達60%。此外,2018年公司的眼科、呼吸及耳鼻喉、心血管急救分別實現收入6.5億元、11.0億元以及8.4億元,目前公司已擁有8個過億品種。

不過,公司之所以在各個產品均有亮眼業績,與其推行的積極的市場營銷策略不無關係。財報顯示,2018年,遠大醫藥分銷費用達到了17.59億元,佔當期總營收的29.51%。並且從絕對金額來看,自2014年起,遠大醫藥近5年的營銷費用都處在持續增長態勢。

實際上,在較為激烈的醫藥市場環境下,營銷費用過高是許多醫藥企業的“通病”,從數據上看,遠大醫藥並未擺脫這一“行業現狀”,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淨利率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远大医药业绩报喜却现资金出逃 这只白马股怎么了

除此之外,公司的併購也是投資者較為關心的一個問題。

實際上早在2012年,當時遠大醫藥CEO邵巖便提到“國內醫藥企業需通過併購增強競爭力”。7年過去,遠大醫藥已在併購的路上越走越遠。如今,在醫藥細分領域的縱向併購已成為公司業績發展的驅動之一。

不過,併購也並非易事,此前上市公司“併購踩雷”屢見不鮮,遠大醫藥其實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中訪網瞭解到,2016年,天津晶明問題產品事件導致71人出現不良反應,多人出現單眼致盲。而遠大醫藥正是導致問題的主體天津晶明的間接控股方。據瞭解,由於看中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在國內的獨家性,2015年1月,遠大醫藥斥資1.413億元收購了天津晶明73.3%的股權。

雖然此次“黑天鵝事件”遠大醫藥最終在2017年以挽回公司損失的結局收尾,但卻影響了不少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並且此次財報中,相較2017年,公司在2018年的商譽還是出現了減值情況,這或許是引發投資者“出逃”的原因之一。

远大医药业绩报喜却现资金出逃 这只白马股怎么了

並且從資產負債表數據來看,2018年公司短期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仍高達19.67億港元,與此同時公司應收賬款保持了16.09億港元的“巨量”,遠高於公司當期淨利潤水平,說明目前公司應收賬款管理能力或出現了一定問題,並且還有可能出現資金的流動性問題。

远大医药业绩报喜却现资金出逃 这只白马股怎么了

所以從總體來看,經營能力方面,遠大醫藥依然是行業中數一數二的“白馬企業”,並且由於受“帶量採購”政策影響有限,公司未來業績受行業影響概率較小。只是目前公司出現市場擴張期,渠道建設下,營銷費用與銀行借款的資金比重都較重,因此資金流動性風險才會成為短期內投資者關注的重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