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叫它“四腳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現在很難見到了

過去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農村裡,在田野邊,在草叢裡,常常出沒一種為人熟知的動物。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它們動作敏捷,行動迅速,腹部泛紅,身上披著金光閃閃的鱗片。活動在樹林下和公路旁的落葉雜草叢中及亂石堆間。猛的一看還以為是蛇,但是它不是蛇,只是長得很像。它們有四隻腳,俗稱石龍子和"四腳蛇"也有的地方叫它”落水狗““狗婆蛇”,因為它有"蛇"字,許多人怕被它咬後中毒,其實,四腳蛇既不是蛇,也不會咬人。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記得小時候愛去草地裡捉螞蚱,有時也去殘垣斷壁裡逮蟋蟀,草地磚堆裡常常冷不丁地現身一隻四腳蛇,其速度如飛,幾下就沒了身影。每次它出現時,我都被嚇一跳,可時間長了,也沒覺得這東西有什麼可怕,大一點的孩子常常會把捉來的“四腳蛇”用一根繩子綁住,四處溜“蛇”以示炫耀。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時間一長還發現這“四腳蛇”盡然還有斷尾求生的特殊本領,甩下一段小尾巴在地上跳動,它卻逃之夭夭了。後來才知,這種現象叫“自截”,遇險時肌肉強烈收縮導致尾端自動斷開,斷開後過些日子還能再長出一截尾巴,完好如初。大自然真是神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四腳蛇”屬於冷血爬蟲類,和它出現在三疊紀時期的早期爬蟲類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產卵繁衍,但有些種類已進化成可直接生出幼仔的蜥蜴。春天的時候四腳蛇被孵化出來,破殼而出的它們很懶,也不太怕人,但是很注意個人形象,喜化妝,比起蛇少了些戾氣。它們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而這些昆蟲絕大多數是害蟲,所以,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亦吃小蛙、蝌蚪等小動物,偶爾也會攝取植物莖葉。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過去缺衣少食的年代“四腳蛇”可以食用,在我國兩湖、兩廣、安徽福建及其他地方均有將四腳蛇用作食材的習慣,同時也是一種治小便不利的藥材。兩廣地區有一種以四腳蛇做成肉餡的餅在民間很流行,福建地區也有用四腳蛇作為湯料和菜餚的做法。去皮掏內臟後煮湯,湯色像魚湯一樣的乳白色。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农村人叫它“四脚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现在很难见到了

如今人們不會再吃“四腳蛇”因為它已經成了瀕危品種,保護動物。只有在寵物市場有賣四腳蛇的,什麼顏色的都有,這讓我有些醋意。我們的童年和四腳蛇一樣,都是放養的;而今天孩子的童年與寵物四腳蛇一樣,都是圈養的。不知此舉是進步還是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