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英国为何要用8座岛屿去换美国50艘淘汰的驱逐舰?

黄尚云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素有“日不落”之称的大英帝国向来都是用自己的巨舰大炮从别人手中掠夺土地,怎么可能用自己的土地去换别人的巨舰大炮呢?但在历史上还真的确有其事。

众所周知,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使美国一向习惯于“隔山观虎斗,坐收渔翁利”;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美国发布一纸“中立声明”后干起了军火买卖,无论轴心国还是同盟国基本上是来者不拒。

但与美国一脉相承的英国不仅是华盛顿传统意义上的盟友,而且不列颠群岛还是美国在大西洋上的重要战略屏障;所以在具体的军火交易当中,美国对英国还是会有一定的侧重和偏袒,但这也无法改变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

1940年8月13号,希特勒下令对英伦三岛执行代号为“海狮计划”的大轰炸行动。但对于纳粹德国而言遗憾的是,戈林麾下的空军并没能实现元首的战略目标,反倒帮助英国成就了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尽管德国企图通过空袭迫使英国投降或求和的计划破产,但希特勒并不打算就这样轻易放过英国。考虑到英国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的特点,于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奉命对所有英国军、商船只进行无差别攻击。

所以在那段时间里,英国战备物资的运输受德国潜艇的封锁变得异常艰难,经过综合考量后英国本部认为,只有主动对德国潜艇进行反击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此时另一个问题又横在了英国面前:具备反潜能力的驱逐舰不够用!

现造根本来不及,于是被逼无奈的丘吉尔只能向美国求援。尽管美国视英国为盟友,但当时罗斯福却已经替丘吉尔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英国沦陷,美国顺理成章的接管英国在大西洋上的岛屿并构建防御圈。

当然,罗斯福并没有表露出美国对盟友的消极看法,但在英国提出求购反潜驱逐舰的意向后美国立刻表示同意,不过罗斯福给出的具体方案让丘吉尔错愕不已:用英国在大西洋上的22个岛屿置换30艘反潜美国驱逐舰。

英国虽然对这个置换方案极为不满,但当时欧洲的战况已经迫在眉睫,所以丘吉尔必须做出决择;最终,美英经过多次讨价还价达成一致:用英国的6座岛屿及岛上军事设施j九十九年的租期置换50艘驱逐舰,除此以外丘吉尔还额外赠送了2座岛屿给美国。

如果说这笔交易就此完成也算各得其所,但令英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利欲熏心的美国佬竟然连“自己人”都坑:50艘驱逐舰中舰龄最短的也有十八年之久,其余一些甚至老化到都已经失去了反潜能力,最终未能派上用场。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实际上,英国用了6座岛屿去换美国的50艘淘汰的驱逐舰。其他两个岛屿是英国赠送给美国的。

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力量,已经拥有了航空母舰,全球都有他的海军基地。

英国皇家海军一直以强大而著称,也是英国民众的骄傲。而英国连送带赠的八个岛屿是英国殖民地,殖民地一直被他们认为是日不落帝国帝国强盛不衰的保障。

丘吉尔政府的这一种割殖民地换旧驱逐舰的做法,让英国民众觉得很丢脸!


『』这是丘吉尔政府为了英国不被纳粹吞并,不得已做出的决定。

一、英国完全依靠海上运输。

英国在二战刚开始时,共有119艘驱逐舰,乍一看,数量是不少。但有一多半是“雷击舰”,就是只能以鱼雷为武器,不能反潜艇和护航。

余下的为数不多的驱逐舰,既要到全球为英国商船护航,还要为主力航护航,还要警戒海防。

英国能用来对付潜艇的军舰太少!能保证海运和海防的军舰太少!


二、德国企图利用潜艇阻断英国大西洋航线,以图困死英国。

大西洋航线是英国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英国的商船队总吨位2100万吨,占到全世界三分之一。

每天有1500艘商用船只需要通过大西洋。确保这条海上航线的安全。便成了英国皇家海军重中之重的任务!

德国潜艇在大西洋频频攻击英国船只,英国损失惨重,解决反潜艇的主要武器--驱逐舰的短缺问题,便成了英国的头等大事!

于是,便出现了英国用殖民地换美国旧驱逐舰的一幕。有人问,为啥不换新的?这个要问美国了,英国有求美国,主动权就握在了美国手中。要么是舍不得,要么就是没有新的。

看来真的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啊!没想到当年火烧圆明园的日不落帝国也能做出如此丢人现眼之事!真的是报应!


小熙为人人



1940年在考德威尔级(Caldwell class)驱逐舰转交时,英美水手在检查物资


我们先来看一下英美签订这一协定的背景。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极其浓厚,尤其是在大萧条之后,美国国会还是在1935年通过了非常严格的《中立法案(Neutrality Acts)》,并经过1936年的延长以及1937年的决议,最终形成了对包括内战在内的战争中的所有各方的武器和物资进行全面的禁运,以应对欧亚大陆不断增长的动荡,并试图确保美国不再陷入国外的冲突。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修订了中立法案,允许交战国以现购自运的方式购买武器。第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根据《中立法案》进行贸易,但必须使用硬通货进行交易,而且运输由英国自己负责。当时间来到1940年,法国败亡后,英国事实上财力已经枯竭,黄金储量已经接近告罄。已经无力根据《租借法案》购买所必须的物资。在这种情况下,就在法国即将败亡的1940年6月1日,罗斯福总统试图绕过《中立法案》宣布将“过剩”的数百万小型武器和弹药运往英国。除此之外,在德国潜艇袭击下,英国由于护航舰队不足,商船损失严重,承担从美国将所必须的武器和物资运输的任务已经很吃力了。第三,罗斯福面临1940年总统大选,他的批评者攻击他试图将美国拉入战争中。为了获得大选胜利,罗斯福的外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已经不能再以绕过《中立法案》的方式援助英国了。


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

(蓝色: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红色:共和党候选人威尔基)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德国军队进入法国时,美国曾通过英国驻美大使洛锡安侯爵向英国政府传达了想要租借英国在特立尼达、百慕大和纽芬兰的机场。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以驱逐舰作为租借条件,罗斯福拒绝了。到1940年8月时,美国驻英大使约瑟夫·肯尼迪报告说英国投降是“不可避免的”。而丘吉尔警告罗斯福,如果英国被政府,英国靠近美国海岸的殖民地岛屿将落入德国手中,可能会成为对美国的直接威胁。因此罗斯福总统于1940年8月30日批准了这一《驱逐舰换基地协议》。9月2日,美国国务卿赫尔(Cordell Hull)表示同意将军舰移交给英国皇家海军。而9月3日,美国海军上将斯塔克(Harold Rainsford Stark)也表示驱逐舰对美国安全不重要。这样的话,美国获得了英国在纽芬兰、巴哈马、牙买加、圣卢西亚、特立尼达、安提瓜和英属圭亚那的基地,租期为99年。除此之外,美国还可以使用英国在百慕大和纽芬兰的军事设施。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


事实上,英国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这一协议,用丘吉尔的话来说,那就是

把这些有多年历史的领土的任何部分租借出去,这个想法在议会和政府中必将引起很大的分开。如果对英国人说这纯粹是一场交易:用英国领土交换五十艘驱逐舰,那肯定会遭到激烈的反对的。

甚至丘吉尔本人也不喜欢这笔交易,但为什么丘吉尔会大力推动这场交易呢?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首先,当时英国面临着严重的入侵威胁,再加上保卫大西洋航线需要大量的驱逐舰,而非主力舰,英国造船工业完全不能应付。因此英国刻不容缓的需要获得美国的驱逐舰。而且,相对于英国而言,这些岛屿其实对美国更有战略价值。对英国来说,这些岛屿作为欧洲进入美洲的跳板的作用,在面对德国入侵的危险面前,孰轻孰重,非常明显。而对于美国来说,这些岛屿对美国的安全更重要。对美国来说,这些岛屿掌握在对美国友好的国家,甚至美国自己手中,美国会更放心。但当时英国事实上,已经无力保卫这些岛屿,甚至英国本土的防御都已经捉襟见肘了。因此,在丘吉尔等英国战时领导人看来,与其因为英国的败亡,导致这些岛屿落入德国手中,还不如用以从美国换取驱逐舰,增加英国的防卫力量,交到美国手中,相对来说对英国是最有利的。


1940年时的欧洲形势


其次,这一《驱逐舰换基地协议》对英国的更大意义则在于美国将五十艘驱逐舰移交给英国,这肯定不是中立行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美国倾向于英国的开始,这必然会导致美国与德国关系的恶化,甚至德国完全可以据此向美国宣战。当然,当时英美两国首脑的估计,希特勒不会因此而对美国宣战,因为希特勒采取的策略是各个击破,所以不会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而对美国作战。但不管如何,一旦这一《驱逐舰换基地协议》签订,美国将这五十艘驱逐舰交给英国皇家海军,并接收这些基地,那么本身就是美国更接近于英国,也就是更接近于战争的一个信号。这也是美国在之后一系列非中立行为的开端,这对英国是有利的,标志着美国已经从中立国转为非交战国,这使得美国距离加入战争,更近了一步。


1941年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


而美国在这一协议之后,果然采取了更进一步的措施,使得美国距离站在英国一方加入战争越走越远。例如,1940年12月,罗斯福提出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并推动国会于1941年3月通过了《租借法案(An Act to Promote the Defense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国以有偿或者免费的方式元祖英国、法国、中国、苏联以及其他盟国以武器和物资。虽然美国在这时还没有正式加入战争,但事实上标志着美国正式站在了盟国的一方。另外,1941年6月开始美国海军将其警戒范围扩大到几乎大半个大西洋,这使得美国虽然名义上中立,但却已经事实上加入到了战争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英国推动签署这一《驱逐舰换基地协议》表面上看起来英国吃了很大的亏,完全是一场不对等的交易,但这一协议是推动美国站在英国一边加入战争的重要步骤,可以说是英国二战中的战略的体现,也是为了维护英国核心利益,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笔交易,对英国来说,是非常划算的。所以英国才会做这笔交易。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最终加入战争



hording


英国为缓解纳粹德国的威胁决定用岛屿去换美国的50艘驱逐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希特勒纳粹主义的出现,英国越发不安,1940年9英国驻华盛顿大使与美国政府商议出租岛屿,租期为99年,双方达成协议,至此美国政府已获得租用纽芬兰海军和空军基地的权利,在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牙买加岛、圣卢西亚岛、特立尼达岛、安提瓜岛和英属圭亚那群岛。英国并表示“纽芬兰和百慕大基地的权利是赠品,美国表示慷慨地并欣然接受,并且表示用五十艘旧驱逐舰来交换。



第一,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波兰很快战败,至此欧洲各国处于战争的恐慌之中,1940年4月9日,德国对挪威和丹麦发动了闪电战,挪威,丹麦随后投降,德国的侵略行为震惊了世界。一个月后,5月10日,德国开始对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国袭击。在当时的环境下内维尔张伯伦辞去了英国首相的职务。他的继任者是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立即组成了一个新的联合政府,并准备带领他的国家度过最严重的危机。



同一时刻,纳粹德国的进攻突飞猛进。5月14日,荷兰军队投降,德军的进攻向西转向法国北部,冲破索姆河以北的英吉利海峡。并且继续向东北方向的海峡港口行进,仅仅11天的时间里,德国人就完成了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四年的艰苦战斗中未能做到的事情,这是一次执行出色的军事行动,在盟军中制造了恐慌和士气低落。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投降。法国总司令马克西姆·魏甘德将军试图在索姆河形成一道防线,但这一战术没有成功。



6月4日,英国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离,德军随后向南转向巴黎。法国武装部队无法阻止纳粹的进攻。巴黎于6月14日沦陷,英国至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并且德国的潜艇扼制了英国的补给生命线。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50艘美国驱逐舰对英国的影响有多大?参与交换的船只都是克莱姆森在1917年至1922年建造的级驱逐舰。美国和英国皇家海军都在1940年8月中旬开始为他们的换取舰船做准备。驱逐舰得到修复、补给,首批次6艘被送往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的转运港。随后的40艘是在1940年年底前抵达英国。


第二,英国对德国的进攻并没有太大的把握能够取胜,英国人其实是精明的,与其让德国抢去,不去直接租借给美国,这样极巩固了美英同盟,得到得舰船又能暂时缓解德国潜艇对海上封锁带来的压力,事实证明美国为英国提供了物资和军事援助,并使西方国家坚定了反法西斯的决心。



美国驱逐舰的转移对英国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时机。转移到英国的50艘美国驱逐舰被任命为皇家海军的级驱逐舰。由皇家海军和加拿大皇家海军负责,并且英国对舰船进行了改装,使其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并加装了反潜设备和武器系统,改装后,皇家海军驱逐舰被派往东海岸执行护航任务,参加北部矿坝和北大西洋护航行动。加拿大皇家海军的船只主要在西大西洋从事护航活动。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驱逐舰一直在前线服役,直到1943年末,英国新的军舰建造完成。



尽管英国购买的驱逐舰,在战争中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的确缓和了英国国内压力,而且还得到了美国这个强大的盟友,对德国也是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后来美国人在换来的小岛上一共设立了17个小型基地,战后为美国控制加勒比地区起到了重要作用。


军武次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加战斗人员最多的一场现役,同时也是人类近代海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其中有一件听起来很是差异的怪事,就是英国用8座极具战略军事意义的岛屿和美国换来了大约50艘军舰,从双方的交换条件来看,英国换给美国的这8座岛屿中包括像巴哈马、牙买加、圣卢西亚等8座战略意义重大的岛屿,其中两座还是赠送的。而美国给英国的军舰并不是新的,而是美国已经退役的一战时期的军舰,看到这大家不禁会问英国人脑子watt了吧?




其实英国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因为在二战初期,英法两国相继被德国击败,法国投降,英国逃回了大不列颠本土,但是英国本土的经济、军需海运任务就完全暴露在德国海军面前了,特别是在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开始后,三个月的时间英国就有将近300艘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但是自家的海军军舰伤亡的也不少,如果放弃为这些商船护航那等于是将英国国民经济放弃了,所以在面对自家护航军舰严重不足又短时间内需要大量军舰的情况下,英国才主动提出用岛屿更换美国退役封存的军舰的计划,这些军舰虽然大多数都是一战时期的,但是用于商船护航完全够用了。


其实英国之所以提出用岛屿更换是因为经过和德军的战斗,整个英国海军已经变得元气大伤,而美国人在看到英国的现状后加快了对英国的做空计划,逼着英国大量抛售股票、债权等优质资产,为了让美国停止对英国趁火打劫,所以英国主动提出将美国看中的这几座岛屿送给美国来体现两国的友谊,来换回美国不要的军舰,这样可谓是一箭双雕的举措,而且为了体现英国大不列颠的帝国形象,英国还在此前谈好的6座岛屿基础上又免费多送了2座。再一个通过这次物质对换,英国也等于是将美国拉进来,取得了美国的支持,这样美国就成为了英国坚强的后盾,而且也为以后美国为英国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开了一个好头。

最后英国提出将这几座岛屿送给美国也是因为英国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日不落帝国了,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送给美国的这8座岛屿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英国国内经济的落败和军事打击能力的后退也让英国已经失去了对这些海外殖民地的保护能力,所以做个顺水人情送给美国换取美国的支持也是很划算的。当然这个交换和送并不是将这8座岛屿的归属权送给了美国,只是送给了99年的岛屿使用权,等99年后约期一到,这些岛屿又是英国的,所以英国在这场交易中明面是亏大了,但是实际上却是赚翻了。


魑魅涅槃


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由于在二战时期,德国在陆地封锁英国,英国国内物资缺少导致英国非常依赖海上运输线,当时英国的军舰被德国击伤击沉了不少,英国急需补充军舰,所以才选择和美国用岛屿交换军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