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艱苦邊遠地區優秀基層醫生可放寬學歷等要求優先評聘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健委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通知》要求,全面強化落實基層衛生職稱改革,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業績突出、表現優秀的,可放寬學歷等要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聘。


國家衛健委:艱苦邊遠地區優秀基層醫生可放寬學歷等要求優先評聘


資料圖:鄉村醫生前往農村患者家中。 周亮 攝

通知要求,全面落實現有人才培養開發、流動配置、使用評價、激勵保障政策措施,鼓勵引導人才向貧困地區流動,對長期在貧困地區工作的衛生健康人才,通過完善職稱晉升、教育培訓、薪酬待遇政策,鼓勵人才“留得下”、“幹得好”;對沒有執業醫師的鄉鎮衛生院,要多措並舉,力爭實現到2020年貧困地區每個鄉鎮衛生院有1名全科醫生的目標,讓基層始終有人民健康的守護人。

通知明確了五項主要措施。一是創新上下聯動的用才機制。加強縣域醫療共同體(以下簡稱醫共體)、鄉村一體化建設,建設500個縣域醫共體。以資源共享、人才下沉、技術協作為重點,鼓勵縣域內以縣級醫院為龍頭,與鄉鎮衛生院建立醫共體,強化縣醫院與鄉鎮衛生院一體化管理,建立醫共體內人員柔性流動、雙向交流機制。積極推行基層衛生健康人才“縣管鄉用”、“鄉管村用”管理機制。

二是精準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做好中央財政支持的全科醫生特崗計劃招聘工作,各地要進一步完善聘用、待遇保障等配套政策,加大補助力度,增加崗位吸引力,確保人員招聘到崗。在設崗時,要重點考慮無執業醫師的鄉鎮衛生院,可結合縣鄉人才一體化改革和醫共體建設,由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選派特崗醫生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實行崗位常設,人員定期輪換。同時,招聘對象可放寬至經過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合格的全科執業助理醫師。

三是健全人才智力幫扶協作機制。持續推進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深入推進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工作,每年為幫扶縣醫院“解決一項醫療急需,突破一個薄弱環節,帶出一支技術團隊,新增一個服務項目”,幫扶效果列入幫扶機構年終考核、等級評審內容,作為評先樹優必要條件。落實城市二級及以上醫院醫師晉升高級職稱前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1年的政策,下派人員優先派駐到臨床醫師短缺、醫療需求較大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並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外出培訓工作相結合,實行“頂崗派駐”,明確下派人員崗位職責,強化管理考核,確保實效。

四是因地制宜加強本土人才培養力度。鼓勵地方立足本地,以需求為導向,採用多種方式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繼續做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工作,完善畢業生就業安置和履約管理,落實定向醫學生編制、崗位和待遇。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人才培養,積極支持引導在崗執業(助理)醫師參加轉崗培訓,註冊從事全科醫療工作。

五是完善基層衛生健康人才招聘政策。鄉鎮衛生院公開招聘大學本科以上畢業生、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招聘中級職稱或者碩士以上人員,全科醫學、婦科、兒科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可採取面試(技術操作)、組織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對公開招聘報名後形不成競爭的,可適當降低開考比例,或不設開考比例劃定合格分數線。對放寬條件招聘的人員,用人單位可以視情況在聘用合同中約定3—5年最低服務期限,並明確違約責任和相關要求。在最低服務期限內,其他單位不得以借調、幫助工作等方式將其借出或調走。

國家衛健委:艱苦邊遠地區優秀基層醫生可放寬學歷等要求優先評聘

通知要求,大規模開展基層人才培訓提能。加強基層緊缺人才培訓和縣級骨幹醫師進修培訓,完善全科醫生繼續教育制度,大力發展遠程繼續教育,實現全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全覆蓋。全面強化落實基層衛生職稱改革,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業績突出、表現優秀的,可放寬學歷等要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聘。深入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內部分配時設立全科醫生津貼項目,在績效工資中單列,提升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與當地縣區級公立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

通知提到,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加強溝通協調,在健康扶貧專項資金中,加強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經費支持保障力度,特別是全科醫生特崗計劃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由每人每年3萬元提高到5萬元後,各省份要及時增加配套資金,確保經費保障力度。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將“到2020年貧困地區每個鄉鎮衛生院有1名全科醫生”作為健康扶貧重要考核內容,建立工作臺賬,細化職責分工,明確任務要求,加強結果考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