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哪个女人还不经历这个时候,怎么就你这样?”

“别人家媳妇儿也生孩子,也没见你这样啊?”

如果,你是一位新妈妈,你一定很熟悉上面这些话。全世界,大约有1/10的妈妈会患有某种形式的产后抑郁症。英国作者凯拉·艾肯的新书《我战胜了产后抑郁症》封面上的话真切地描述了产后抑郁症之下,妈妈们所面临的困境:在家里,你的呼喊,无人听到。

作者凯拉在书中选取了10位妈妈的典型故事,这其中也包括她自己从产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亲身经历,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段“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旅程:

怀孕期,我的忧虑重重

我和丈夫结婚5年,看到朋友们都有了孩子,我也对生一个宝宝充满了期待。但我完全没想到的是:我将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小婴儿,我们又将会开始一段怎样的旅程。

之后的等待很漫长,每次等着早孕试纸结果的那几分钟就像熬了几个小时,而每次的失望都会让我觉得像到了世界末日。在经历了一次流产之后,又过了两年,我怀孕了。

然而,对流产的担心远远超过了怀孕带来的兴奋。我不再碰吸尘器和熨斗,不再做爱或者做可能会有失去这个孩子风险的任何事。我的激素处于全盛时期,情绪也崩溃了,几乎不停地哭泣。家人开始如众星捧月般对待我。我承认,我喜欢这种被关注的感觉。

在最后两个月的某个晚上,我躺在床上,意识到自己将要肩负的责任,忽然间充满了惊慌。每天清晨我带着这种担心醒来,晚上又带着这种忧虑睡去。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女儿降生后,抑郁也一起来了

我的女儿顺利降生了。助产士把她递给我,我看到她皱巴巴的,丑丑的,一点儿也不漂亮,很难跟她产生什么亲近感。

我看着这个熟睡的孩子,她现在是我一生的责任了,这个想法让我有点慌张。她哭的时候,我也会哭起来,并且好像从那开始,我一发不可收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掉眼泪。就这样,我们出院了。

然而,我还不知道怎么换尿布,怎么清洗宝宝的肚脐,怎么给宝宝补水,怎么使用消毒器,怎么使用给宝宝洗澡、洗头发。我也不知道,当宝宝哭闹、呕吐、不喝奶时,我该怎么办。我无法入睡,变得非常情绪化,但我的丈夫并不理解我。

女儿的哭声让我心烦意乱,我不喜欢她,是她让我感觉这么糟糕。丈夫也没有办法处理这个局面,我开始不希望有人来家里来拜访,我不想让人看到我无法对这个小宝宝充满爱意的样子。

这时,我的头脑已经一团糟了,矛盾的想法充斥着我的内心。我的体重暴跌,又能穿上之前的衣服了,但这些沾满了口水的衣服让我恶心。我不得不剪掉可爱的、长长的红指甲。那段日子,我几乎认不出自己了。

在经历了几次孤独的夜奶后,我再也无法忍受了。有一次,女儿在凌晨两点开始大哭。我钻进被窝里,努力想把噪声隔绝在外面。几分钟后,她停止了哭泣。我松了口气,又睡着了。直到早上七点,我再也没听到她的任何动静。我想到了最糟糕的情况,但同时也真的希望,我再也不用听到她的声音了。对此,我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但是我一定要提这段经历,因为我相信,很多妈妈们在绝望的时刻,都曾经有过类似的期望。

女儿最终醒过来了,我给她喂了奶,从此她再也没有吃过夜奶。

在这个阶段,抑郁早已悄然而至,只是我还没有意识到它。我开始怨恨老公每天早晨能出门上班。我极度渴望可以和他交换生活,哪怕一天也好。我的情绪非常低落,精神上几乎完全崩溃。我开始因为琐碎的事情和老公发生争吵。我们的交流也变得寡淡无趣。

我的感觉就像在坐牢,未来的几个月也依旧如此,完全丧失了自由。我不想要这个孩子了。谁要是能让她闭嘴然后把她带走就好了。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天哪!我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但为什么我的朋友们没有像我这样的反应呢?也许她们也是如此,只是没有人知道而已。朋友们联系我,祝贺我,也不断询问我宝宝的近况。我本应该是快乐的兴奋的,但是我并没有。

我看着那些没带孩子的女性,想象她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想提醒她们千万不要生孩子。同时,我也对她们满怀嫉妒。

我觉得自己在刀刃上生活着,极度渴望孩子睡着时那几个小时的平和、安静。我对噪声变得特别敏感,因为担心孩子会太快醒来。那声音,可能是门铃、电话铃声或其他什么。

我感觉我的抑郁越来越严重,我的自我形象已经跌到了谷底。我并不知道自己正在遭受着产后抑郁症的折磨——我觉得都是自己的原因,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的问题。

接着,我开始对没法和孩子建立亲密联结感到极度内疚。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她,但是我真的好想有人把她带走,好好爱她,而这是我从未做到过的。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我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

我才26岁,我已经觉得自己又老、又邋遢、又丑。我失去了穿衣打扮的想法,因为干净的衣服很快又会沾满口水和呕吐物,有什么意义呢?当我看起来如此糟糕的时候,老公怎么可能依然爱我呢?我完全失去了性欲。我迫切地需要爱,但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

有时候,我好想死,盼望着要是自己得了严重的病就好了。每次我离开诊室,都觉得很失望,因为我只是咳嗽或感冒,我还是会活下来。

当女儿慢慢长大,开始对人有所回应,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大大的“感谢”,让我觉得生活有了好转。

但是,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我做的每件事情似乎都是错的——应该添加辅食,不应该添加辅食;需要多绕圈按摩肚子,她的肚子不舒服是因为我按摩的方法不对;应该给孩子穿得更暖一点……

每个人都觉得我应付得很好。我完美地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但这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因为我已经挫败到只想尖叫和哭泣。我在电话里向妈妈坦白,但她以为我只是那天心情不好。她和其他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还有更多糟糕的日子等着我。

糟糕的日子就一直持续着,女儿已经一岁了,而我还在经历产后抑郁。我是否原本就不是做妈妈的料?这是一个我至今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意外再次怀孕,产后抑郁如梦魇相随

随着女儿的长大,丈夫也表现出了对于女儿的兴趣,在整整一年后,我们终于奇迹般地“变成”了一家人。在那个时候,我终于能从心理和身体上都勇敢地面对生活了。

故事到这里,本该是个圆满的结局,但这一切随着作者的一次意外怀孕,变得更加艰难。

二女儿的进食遇到了大麻烦,抗抑郁药的副作用让作者痛苦不堪,夫妻关系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产后抑郁再一次像梦魇一样回到了作者身边。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我怎么可以想要把我的孩子们丢下,让她们失去妈妈呢?”

但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父亲因为心脏搭桥手术住进了医院。作者再也经受不了打击,终日以泪洗面,在这个时候,似乎所有压抑的情绪都开始浮出水面。

丈夫也在这个时候给了作者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这让作者心中渐渐有了力量,而下面这段话也许正是作者走出抑郁的关键,她写道:

我希望爸爸能活过来,看着他的外孙、外孙女、为了继母活下来,为了我们活下来。他不能离开我们——我还太年轻了,不能没有父亲。

这也直击我的要害,我怎么可以想要把我的孩子们丢下,让她们失去妈妈呢?我在这儿哭着想要父亲活过来,而我最近却一直都在考虑想去死。我跑回家,对我的孩子付出真正的爱。我需要她们,她们也需要我。我需要帮助,我现在确信我可以得到帮助。

在父亲慢慢好起来后,作者也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都告诉了丈夫,也赢得了更多来自丈夫的帮助和理解。终于,伴随着丈夫的支持和爱,作者逐渐康复了。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全书中,有一句话给笔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家里,你的呼喊,无人听到!(At Home, No One Hears Your Scream)

正如英国著名女演员丹尼斯·韦尔奇为本书所做的序中写道:“任何种类的精神疾病都存在污名化的问题,我们所有人都要帮忙去消除它。凯拉(作者)的书将有助于增加人们对产后精神疾病的认识,并给那些遭受疾病的人们及其家人带来慰藉。”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孕产妇疾病,但这并不是妈妈们的错,请一定不要为此感到内疚。正如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我打算澄清一些关于做母亲的错误观念,消除那些带来内疚感的因素,保持你对亲子关系和生活的良好感受。它会让你意识到,那些消极的、挫败的感受是很多妈妈们都经历过的,这会帮助你接纳自己的现状,明白自己不是一个坏妈妈,而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对于产后抑郁症及其影响的认识是迫切需要提升的。它不该再是一个禁忌话题——而是一种需要理解和正确治疗的疾病。

如果你恰好读到了这篇文章,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生病了,请不要在沉默中苦苦忍受,请勇敢地表达和求助。

请记得,你不是一个坏妈妈,而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小贴士:

当你遭遇产后抑郁,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1. 休息——要确保自己有充足的休息,抓紧每个机会好好睡一觉。

2. 学会一些放松技巧。

3. 有规律地吃饭,吃有营养的食物。

4. 适时求助。

5. 不要害怕承认自己有些应对不来。

6. 不要过量服用成瘾物资,如酒精、咖啡因等。

7. 写下自己的感受。

8. 如果你感到愤怒或有暴力倾向,而这些感受又让你觉得很害怕,请跟你可以信任的人说说这些感受。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畅销书《我战胜了产后抑郁症》,作者为凯伦·艾肯。

本书选取10个比较典型的故事,邀请故事的主角妈妈讲述自己如何从产后抑郁症的深渊中走出来,同时加入专业人士的解读,分析了可能致病的因素,并给出了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我的产后抑郁症康复自述:我不是个坏妈妈,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


健心家园App,陪你走出焦虑抑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