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閻志,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卓爾公益基金會創始人、桃花源基金會理事。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來源:《中國慈善家》2019年2月刊

2018年10月6日,閻志在新浪停更了近4年的微博,重新“復活”。這一天,他為武漢卓爾足球隊時隔4年重返中超,寫下了一篇名為《因為有你,卓爾不凡》的長文。

“四年沒更新微博,看來這事兒在老閻心中的分量不小!”邑品投資董事長楊劍鑫在閻志的微博下打趣他。

一天後,閻志的新浪微博再次更新,內容依然與卓爾足球隊有關。一位網名為“武漢足球報道”的博友留言回覆:“感謝、感恩閻總這麼多年對湖北、武漢足球的大力支持……”

2018年10月,閻志微博祝賀武漢卓爾隊在2018賽季中甲聯賽中提前三輪奪冠。

事實上,閻志對湖北、武漢的支持,遠非侷限在足球這一領域。在足球之外,不論是捐贈母校武大還是資助貧困大學生,抑或成立卓爾公益基金會、打造卓爾書店,啟動“鄉親鄉愛“精準扶貧……一系列公益舉措的背後,都有著同樣的邏輯——感謝武漢!

下海的詩人

2011年7月,香港聯交所主板迎來了自其1986年開業以來的首家湖北民營企業,卓爾集團。它的創始人,正是閻志。

從1994年懷揣僅有的200元錢隻身前往江城,到一手打造出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首家湖北民營企業,17年中,武漢不僅給了閻志賦詩的靈感,也成就了他商業人生的精彩。2011年底,他在武漢長江二橋橋頭豎了一塊廣告牌,上書四個字:“感謝武漢”。

“沒有武漢,就沒有卓爾。”當詩人解釋為何立下這樣一面廣告牌時,更多人只願意記得,他是湖北首富,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北省十大經濟風雲人物”稱號獲得者。

他決定用另一種方式,喚醒人們對他詩人身份的記憶,也喚醒人們對書籍的留戀。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2013年,當武漢的實體書店因受網絡及電子書的衝擊,從2005年的1957家降至937家時,逾萬平米的卓爾書店,在漢口最繁華的澳門路與惠濟路交會處拔地而起,它的主人,正是詩人閻志。

20餘萬種品類、50多萬冊圖書並不足以讓卓爾在武漢書店的群體中顯得奇峰突兀。定期舉辦的公益性文藝活動、學術研討以及24小時不打烊的運營模式,才是它吸引各個年齡、文化層次受眾的關鍵元素。

2015年起,卓爾書店聯合《中國詩歌》編輯部,開啟了“武漢詩歌節”。當詩歌在現代生活的語境中日益被邊緣化、小眾化,武漢詩歌節的出現,為詩歌重新迴歸公眾生活建立了一套可行性模板,讓詩歌在成為公眾生活方式的道路上邁出了最具建設性的一步。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2016年,第二屆武漢詩歌節,“中國詩人面對面·北島專場”,閻志與北島交流。

但這遠不是卓爾書店全部的價值所在。這裡留下過劉醒龍、北島等人的足跡,也駐足過流浪者、環衛工人的身影。當詩人說“不指望賣書掙錢,只希望對傳播文化起到推動作用”時,他大約不曾想到,這座書店,在不知不覺間就悄悄跨過了文化的邊界,安放了這座城市裡漂泊的靈魂。

也許,和卓爾集團動輒百億的年營收相比,卓爾書店的營利能力不值一哂,但當它成為武漢這座城市又一處流浪者不受驅逐的所在時,所有關於書店留存於城市的意義,都得到了延展——它不只是讀書人的伊甸園,更是每一個人的港灣。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閻志希望卓爾書店不只是一個看書的地方,而是像誠品書店一樣複合、跨界,充滿人文關懷。(圖片由卓爾書店提供)

“漢軍”的底牌

閻志手上不掙錢的項目,並不只有卓爾書店。和投資書店相比,投資足球是赤裸裸的賠錢——2017/2018賽季,僅中超16支球隊的虧損總額便高達7億美元;而自卓爾接手武漢職業足球隊7年以來,累計總投入遠超10億元人民幣。在頂級中超聯賽度日的球隊尚且無法盈利,長期蟄伏於中甲的武漢卓爾,更不必奢望掙錢二字。

但閻志還是一頭紮了進去。

2011年,沒有人知道激活體育產業的國務院46號文件將會在3年後才頒佈;而組建於1994年的湖北武漢職業足球俱樂部,在這一年卻面臨轉賣外省的困境。

2011年以前,閻志不能算是一名球迷,得在球迷前面加一個“偽”字。

而閻志接手武漢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原因只有一個。他接到一位足球熱心人士的電話,問他卓爾有沒有可能接手武漢的球隊。

“我記得我是毫不猶豫地當即回覆——沒問題。作為一名武漢的民營企業家,我想我有這個責任去為這座城市增添光彩。”2014年,當記者問起閻志決定接手武漢足球的始末時,他給出了這樣的答覆。

在卓爾控股入主漢軍之前,武漢足球俱樂部先後曾有武鋼、美爾雅、雅琪、紅桃K、東湖高新、武漢光谷、湖北中博等7家企業冠名贊助,其中,冠名最久的也只有4個賽季。“東家”的頻繁更換,使這傢俱樂部一直處於動盪之中,難以專心致志於球隊建設。當閻志的卓爾控股成為武漢足球的第8任“金主”時,球迷們拋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俱樂部出現虧損,卓爾還會堅持嗎?”

閻志一諾千金。“我在接手球隊之前就知道會虧損,接手後是正在虧損。這麼說吧,球隊的成績越好,卓爾的虧損就越多。我做好了5年,甚至10年內俱樂部一直虧損的準備。”

彼時的閻志,顯然並不曉得中國足球的水有多深,畢竟,王健林在1998年宣佈“永久”退出足球圈的餘波,在2011年早已散盡。

但這並不意味著閻志會比王健林幸運多少。2013年,中超賽場依然暗流湧動,不公平競賽、默契球的出現,使武漢卓爾在當年8月11日的保級生死戰中以1比2輸給長春亞泰,保級只成為理論上的可能。這引發了閻志的強烈不滿。

倘若閻志因此對中國足球心灰意冷,武漢足球俱樂部極有可能在賽季結束後,再度面臨找不到贊助商的危險。2008年,武漢光谷就是因為裁判的判罰問題,退出了中國足球界,並使武漢足球俱樂部受到牽連,墜入谷底。

所幸閻志沒有撂挑子。他沒有忘記當初對武漢球迷的承諾——“我有責任為這座城市添光彩”。

從2014年到2018年,即使武漢足球俱樂部長期徘徊於中甲,閻志也絲毫不曾動搖過對足球的投入。在經過了4年的錘鍊、積累後,2018年10月,武漢卓爾以提前三輪中甲奪冠的傲人戰績,重新殺回中超。

2018年10月7日,《長江日報》用一個整版發佈了武漢卓爾重返中超的海報,在那一面海報的最下端,赫然重現著當年武漢長江二橋橋頭的廣告語:“感謝武漢”。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中國慈善家》2019年2月刊封面

往事並不如煙

書店與足球,是閻志感謝武漢的表達方式,但並不是全部。

早在2011年,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僅僅1個月後,卓爾集團便捐款1000萬元,定向資助湖北省500名貧困大學新生。這一舉動創下了湖北省金額最大的單項捐資助學紀錄。

2013年,閻志向母校武漢大學捐贈6000萬元,建設卓爾體育館;2018年8月,在卓爾體育館建成啟用當日,閻志再向武大捐款6000萬元作為人才引進基金。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2018年8月28日,由卓爾企業捐資建設的武漢大學卓爾體育館正式啟用。

“我兌現了對武漢大學、對武漢這座城市的致敬,兌現了卓爾人對武漢大學的一個承諾……我們還願意為這所大學、這座城市許下更多的諾言,並會竭盡所能一件件來實現。”捐贈當日,閻志在臺上如是說。

事實上,閻志早已把對武大、武漢的感恩之情,融入到更廣闊的空間。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中國慈善家》2017年6月刊封面

2017年,卓爾啟動“鄉親鄉愛”精準扶貧行動,整合企業各方力量,結對幫扶湖北全省50個貧困村。

2018年,卓爾公益基金會成立,這標誌著閻志改變過去(做公益的方式),“從隨意性向系統性、粗放型向精細型、一次性向可持續性”的轉變進入實操層面。是年10月17日,卓爾啟動企業首個“公益日”活動,並在省內多地建設美好生活館,打造鄉村文體活動中心與閱讀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閻志和卓爾控股在救災、助學、文化體育事業及產業扶貧方面,累計投入約25億元。

卓爾閻志:反哺之道


2018年9月9日,武漢大學2018級本科生開學典禮在卓爾體育館舉行,閻志作了題為《藝術點燃想象,執著成就夢想》的講話,寄語新生“要讓熱愛點燃我們對生活的全部想象和激情”。

“武漢這座博大、包容的城市容納了我的青春與奮鬥,激勵了我的創業和夢想。這塊土地是我們的生命之根、文化之根。我要感謝武漢給予每個敢想、敢做的勤勞者創富機會。”2015年,武漢大學卓爾體育館開工奠基儀式上,閻志發表的這番講話,也許最能解釋他為何對武漢這座城市,眷顧如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