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陳鐸老師當過交警?

滿頭銀髮不帶一絲陳染、一副方形眼鏡盡顯儒雅氣質、舒緩親和的語調沁人心脾、純厚的聲音溫暖而有力度……他就是陳鐸,我國第一代電視人,也是我國電視工齡最長的電視人。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話說長江》創造了我國電視史上的經典, 陳鐸因此名滿天下。如今,這位在幾代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電視人雖已淡出熒屏,但他的故事、他的風度仍被人們所懷念、所關注。

啊?陈铎老师当过交警?

“交警非常辛苦”

說起陳鐸與交警的緣分,得從我國早期的一部電視喜劇《球迷》說起。這是我國第一部有交警形象的電視劇,其中交警的角色由陳鐸飾演。“那時交警身著白制服、藍褲子,站在崗臺上,手拿指揮棒疏導交通。”陳鐸告訴記者。雖然當時電視還遠沒有達到普及程度,但該劇反響良好,後來拍成了電影。在陳鐸看來,交警工作非常辛苦。“他們風餐露宿,無論颳風下雨,每天都在路上。”他說:“交警服務意識越來越強,善於傾聽並儘可能合理地解決問題,同時交通參與者也能理解交警工作的辛苦並積極配合。”

啊?陈铎老师当过交警?

第一次考駕照

“我從1960年就開始開車了,有一段時間開的是大貨車。”陳鐸饒有興趣地給記者講述了第一次考駕駛證的經歷,對於當時考官幽默的話至今記憶猶新:“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開車應該走社會主義道路,該快則快,該慢則慢,不能該快的時候磨磨蹭蹭,磨磨蹭蹭怎麼走社會主義道路?”從那時起,陳鐸便將開車“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謹記在心。

作為政協委員 看到關於交通安全的提案得到落實 欣慰無比

現年77歲的陳鐸,不僅見證親歷了我國電視的發展,也見證親歷了我國道路交通的大發展。“以北京為例,城市道路由二環修到三環、四環、五環、六環,甚至規劃中的七環。當年的交通崗亭、落後的信號燈等設施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出警的巡邏車、智能化信號燈、現代交通指揮系統。”

1988年起,陳鐸擔任北京市政協委員;1993年起,連續擔任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做事極其認真的陳鐸差不多每年開會都要遞交幾份精心準備的提案,其中不乏交通安全方面的內容,比如道路限速合理化、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公交車站設置等問題。“當看到所提的問題落實了、解決了,是最大的欣慰。”陳鐸說。

“交通安全從孩子抓起”

“平安是父母的寄託,平安是妻子的期盼,平安是朋友的祝福,平安是兒女的心願,祝您在新的一年,健康快樂,平安幸福。” 2017年春運期間,為了行車安全,陳鐸給廣大駕駛人提了個醒。▷ 春運安全星主張:彼此禮讓守法規 平安是福曾經悠揚地說過長江、運河的綿延波瀾,而今說起一句平常的叮囑,也讓人如沐春風。

啊?陈铎老师当过交警?

2017年1月16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聯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總社在北京啟動“交通安全體驗課-寒假宣講團”項目,聚焦中小學生交通安全,致力於不斷培育中小學生良好的文明出行習慣和交通法治意識,陳鐸應邀出席。他表示,當前道路交通大發展,道路寬了,車子多了,交通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法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而這種意識必須從孩子們抓起。通過系統的、生動的、接地氣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孩子們的交通出行自護意識,提升孩子們的交通文明素質,必將對整個社會、民族大有裨益。“現在的交通安全宣傳形式多種多樣,特別是對於兒童,正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曾經遇到一位家長領著孩子過馬路闖紅燈,孩子見狀立即喊道,‘還沒變燈,不能走。’”陳鐸說,小手拉大手,孩子的帶頭作用將對社會的改變起到關鍵作用。

“未來屬於年輕人,年輕人激情澎湃,但在交通安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謹慎認真,要把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法治意識放在第一位。”

對於現在存在的超速、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及交通陋習,陳鐸給出八個字——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管是駕駛人、乘車人,還是行人,都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對自己、對他人負責,懂得彼此尊重和謙讓,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共同的道路交通環境。”

(文 /《道路交通管理》 李佳芯)

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建議、意見、做法、人物、故事,歡迎您投稿,蜀黍將擇優刊發。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小 編 / 立 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