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未來設計教育模式應以問題導向型為主

陳江:未來設計教育模式應以問題導向型為主

陳江

“時間已經跨入2019年,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改革開放的第41年,“現代設計”教育的概念引入中國教育也剛過40年,中國的設計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中國的經濟騰飛輸送了大批設計人才。同時,關於中國設計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和今後發展的方向的話題始終存在爭議。前年開始,關於“設計教育”話題的爭論愈演愈烈,借雜誌本期的專題,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陳江教授分享了幾點他的看法。”

設計》: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改革開放的第41年,在這70年中,中國工業設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請您談一下工業設計專業概念、內涵和邊界的變化。

陳江:1957年國際工業設計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簡稱 ICSID)成立。

1965年,給出工業設計定義: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旨在確定工業產品的形式屬性。雖然形式屬性也包括產品的外部特徵,但更主要的卻是結構和功能的相互聯繫,它們將產品變成從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的觀點來看的統一的整體。

到1980年,定義更新為: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而言,憑藉訓練、經驗及視覺感受而賦予材料、結構、形態、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以新的品質和資格,叫做工業設計。當需要工業設計師對包裝、宣傳、展示、市場開發等問題付出自己的技術知識和經驗以及視覺評價能力時,這也屬於工業設計的範疇。

到2006,年概念擴大為: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其目的是為物品、過程、服務以及它們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構成的系統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質。

2015年10月18,日國際工業設計協會在韓國召開第29屆年度代表大會。沿用近60年的“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CSID)”正式改名為“國際設計組織 WDO”(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會上還發布了(工業)設計的最新定義:(工業)設計是一種驅動創新、構建成功商業的戰略性解決問題過程,並通過創新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引導更好質量的生活。

從上述工業設計概念的變化可以看出一個趨勢,隨著時間的變化,工業設計專業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廣,邊界也越來越模糊,以至於到了本世紀,其內涵囊括“體驗”和“服務”等,所涉及的領域已經從有形跨越到無形,概念已經跨越“工業”的邊界到了“社區創新”“精準扶貧”等。其“內涵”已經涉及自然科學、人文社科、經濟、藝術等諸多領域。

《設計》: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現代設計教育體系,20多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在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政策的引導下,在製造業迅速發展後對設計人才需求的就業市場驅動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迅速擴張,到21世紀,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大國。請您談一下目前中國設計教育質與量的問題。

陳江:1982年4月,“全國高等院校工藝美術教學座談會”在北京西山召開。我國大陸境內設計教育的總體格局是:全國開設藝術(工藝美術)系或專業的院校有14所,專科類高校4所,在校生:1,220人,教師:380名。而到了2018年,全國開設設計類專業的高校1928所,新生入學人數:529,713人,包括工科的、文科的、建築學的、藝術類院校的設計專業。其中工業設計專業年入學人數約10萬。但是,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暑假期間就有40多所院校提出要取消設計專業。提出取消的43個專業分三大類,包括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和服飾工程專業。這是否意味著設計教育的峰值(2012、2013年)已過,將逐步進入理性發展的時代?

更加令人稱奇的是,目前中國居然沒有一所真正的設計學院!一方面每年有50多萬設計類專業的畢業生走出校門投入社會,另一方面社會上對設計人才的需求短缺情況日益嚴重。設計教育已呈現跟不上社會發展需求的態勢。

《設計》:新技術、新材料、新工具不斷湧現,請您談談新科技發展對設計教育帶來衝擊。

陳江:以“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簡稱:新科技ABC)為代表的新科技飛速發展,在多方面對已有的商業模式帶來巨大的衝擊,設計業態也未能倖免。例如:2018年5月,本人參加了阿里巴巴公司的視覺交互大會,會上阿里巴巴公司的首席技術執行官展示了該公司的AI設計師——“魯班”系統(現已改名為“鹿班”),該系統於2017年雙11,一天工作 16 小時,設計 4.1 億張商品海報(每秒約設計 8000 張),每張廣告的設計水平達到設計專業本科畢業後工作3~5年的水平(達到成熟設計師的能力)。2018年11月亮相 CCTV1,《機智過人》第二季第十期的節目,與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帶來的兩位高級平面設計師同臺較量,結果不分伯仲。人工智能已開始改變平面設計的業態!

目前國際上的人工智能研發團隊和阿里巴巴的團隊已經開始研發“人工智能三維設計系統”,這將直接波及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等諸多專業領域。

設計的發展正在由“經典設計”“設計思維”時代步入“計算設計”時代。在新的技術背景下,未來的“計算設計”將基於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使設計更加科學、合理、靈活。

在“經典設計”時代,設計是基於功能與質量,由工業革命和戰後工業的增長,以及質量管理體系來驅動。在“設計思維”時代,設計則以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由設計和製造技術的創新來驅動。在過去幾十年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已經徹底改變了工業和商業設計方式,但CAD只是計算機的基礎應用。隨著計算處理能力的提升、設備小型化、新科技ABC和物聯網的出現,設計行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也就是“計算設計(computational design)”的時代。

新技術也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的角色,設計師不再只是把計算機當成一種工具,設計師將更像是計算機的導師,為計算機提供他們的指導和經驗。計算設計基於數以百萬計的實時需求,由大規模數據、人工智能和新的可視化工具等技術驅動,滿足客戶的定製化、個性化需求。

那麼在這種發展環境下,未來設計師的知識架構、認知能力、思維模式都將發生根本的變化,設計教育如何教、教什麼?才能引領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否還需要今天每年50萬畢業生的體量?這些都是設計教育工作者和設計教育管理者將要面臨的問題。

《設計》:基於您豐富的設計教學經驗,請談談設計教育專業佈局帶來的問題。

陳江:2012年9月,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其中將原專業目錄中的工業設計專業(080303)部分併入新工業設計專業(屬工學機械類,專業代碼:080205);又將原專業目錄中的工業設計專業(080303)部分和藝術設計專業(050408)部分合併為產品設計專業(屬藝術學設計學門類,專業代碼:130504),這兩個專業很大程度是從一個專業中派生而來,它們的內涵重疊度極高。

2018年12月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2018~2022年度全國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新成立的“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是隸屬於“機械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另外還成立了“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會上提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起著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發揮好參謀諮詢、指導引領、凝聚隊伍、監督推動的重要作用。那麼今後產品設計專業歸口於“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管理?另外,在“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的27名委員中,出自藝術類和美術類高校的委員只有一人,這種人員結構組成的含意令人費解。是否意為:今後工業設計專業主要是在綜合類和工科類大學組辦,而藝術類和美術類大學重點發展產品設計?

在大力提倡專業跨界創新的今天,高等學校的教育管理部門如此佈局,讓此兩專業的從業者難以理解。

由於上述這些原因,使得設計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對今後的設計教育提出了各種建議和思考,其中,著名藝術史學者、批評家、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教授,於2016年11月1日,在第八屆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首場活動——《藝術與設計教育的未來使命國際學術論壇》中,給出了與未來社會發展的契合度較高的解決方案:

“設計學院在高等教育裡面是最具革命性的教育單位之一,因為從學科角度來看它幾乎沒有積累,它不像哲學,……設計學作為一個學科角度來說幾乎沒有積累,它是一個完全開放的,沒有嚴密建設體系的,它仍然在建設中,好像一點也沒有完成的跡象。過去我們討論設計時總是抱怨別人的不理解,在學科評估當中用那些非設計學院的指標來衡量設計學院的辦學,但是反過來這也說明,設計學院是正在建設途中,而且在我看來,這種建設可能永遠都不會完成了。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生物技術、機器人、製造、醫療設備、能源技術、環境保護和可持續,這些都倒逼設計學院的發展。在這樣一個前沿生活面前,我們設計學院的知識結構會產生變化。設計學院所培養的人、所服務的對象,從人、人民再回到人,再到今天的虛擬社會的人。這裡面的變化肯定是必然的。

我們只要看MIT的教室就知道,未來設計學院的教室,它僅僅是一個雛形,我不敢想象未來設計學院的教室是什麼模樣的。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室反映出一種教育理念,反映出師生關係的一種新的格局。 我個人感覺,未來的設計學院會越來越偏向於工學,會越來越走向綜合分析和批評,傾向於解決問題。傳統的教學單位和學科可能會面臨著徹底的瓦解,因為這些都是由我們這個時代所決定的。……”

明天的設計教育應該是以問題導向型為主的教學模式,即在課堂傳授有關設計基本理論知識後,大量的教學時間應該放在實驗室、工廠的設計部門及設計公司,使學生有機會盡可能多地接觸各種設計案例,著重於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掌握創新思維的方法和路徑,掌握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要使設計教育的管理者和從業者清楚地認識到,各高校的設計學院、設計專業應根據自己的地域、資源、師資、生源、在業界的知名度等的不同而採取不同教學改革策略,做出自己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