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有两个是什么?为什么无后为大?

刺激战场猫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又是一个断章取义被误解了两千多年的句子。

按字面意思理解,不孝的事情有三种,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于是各种版本铺面而来,这三种不孝是哪三种?什么不相亲、不生儿子、不做官、陷亲不义、不结婚等等,不一而足,都属曲解。

要理解这句话的本意,首先要了解这个“三”是什么意思。“三”在古代是量词,形容多,譬如“三五成群”、“三山五岳”、“三番五次”、“日上三竿”等等。这里面的“三”仅仅代表数量多,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数字3。“不孝有三”意思是不孝顺的事情有很多种。

再看后半句,才能真正领会这句话的意思。“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

其实这句话是有个典故,当年舜想娶尧的女儿,但是怕老爹不同意,于是没跟老爹说一声就直接娶了。啥叫无后?就是这么重要的人生大事却不告诉父母,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这才是真正解释了无后,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并不是字面意思理解的没有后代。


头老王条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含义,真的是“没有子嗣传承就是最大的不孝”这个意思吗?

并不是。而且,它还有四个,而不是两个。我们一直被误导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无后为大”?

要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先了解这句话的出处。

它来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对于舜帝娶妻,却没有告知他的父母这一事做出的评论。当时孟子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无为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情况,对自己的长辈却没有后辈所具有的品德与该有的言行,是最大的不孝。舜帝没有告知他的父母就娶了妻子,就是没有具有后辈应有的品行。有品德的人,应该以此为鉴。

为何有这样的说法?说“无后为大”里的“后”不是“子嗣”的意思?这得从孟子对这“孝”的全面解释来理解。

孟子说“不孝有三”之前,是先讲什么是“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概括来说,是懒惰、好赌好酒不养父母的,只顾自己的妻子儿女,不养父母的,只顾自己私欲,让父母蒙羞的,争强好勇,危急父母的,就是五不孝的行为。

紧接着,孟子就对这“五不孝者”做个总结,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就是说:“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而没有后辈应该具有的德行,就是最大的不孝”。

因为这里的三,是古汉语里的“多数,很多”之意,而不是单纯是“三”。

而我们一直认为的“无后为大”就是“没有子嗣后代”的意思,是因为我们学的是东汉学者赵岐的解释“.……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不管他是出于当时的皇朝管理需要,要如此解释,还是他真的是误会了孟子的话,他的意思就是一直传承下来的“无后为大”的意思,以至于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冤枉了孟子。

而孟子为何要推行“无后为大”?

孟子是尊崇孔子的学说的,而孔子也是推崇孝道,所以他倡导天下人注重尊重父母。他在《离娄上》就有说过这样的话:“人人亲其长,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只要人人亲近自个儿的长辈,敬爱父兄,天下就会太平了。这是为天下安宁着想。

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不是说没有子嗣是最大不孝,不孝的行为有很多,而不敬重长辈,没有尽到做晚辈的职责,就是最大的不孝。而孟子为何推崇无后为大?只是当时教化百姓需要。


宿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书中对其解释原文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意思是溜须拍马,丟族人的脸面);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思是不顾家中贫困的老人,到远处求官);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无大。” 当时社会背景正当战国时期,战火连连,兵荒马乱,百姓朝不保夕,国内人口锐减。在此情况下,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无后为大“,就是提倡繁衍子孙,传宗接代。这是适应当时社会要求的举措。(以上回答对否?请教正。)


朱友振


孟子说这话也有两千多年了,一直没人对“无后”的解释有什么异议。

近几年以来,则屡屡有人说这句话被曲解了多少年,比如有个帖子 哪一句名言误人最深? 里,隔三岔五就有人把这句话拉出来鞭打一顿。

我搜了一下,把“无后”解释为“不尽后辈的本分”最早的说法,大概出自一位叫李守力的先生在2007年1月21号发表的博文 李守力《孟子》新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李先生在博文中写到

我们分析原文不难发现,孟子的本意并非是我们平常了解到的含义。我认为更中肯的解释应该是:

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做到了禀告的本分(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和敌意,所以不便禀告。况且尧作为帝王是天下人民的父母,完全可以代替舜的父母)。

看内容正是曲解论的源头,知乎那个帖子里基本也是直接抄这篇文章的内容。

李先生以为“无后”被曲解源于数百年后的赵岐,大谬。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孟子的两段发言是一致的,都是给舜不告而娶做开脱。“男女居室,人之大伦”跟“无后为大”都是指婚姻生子乃大事,若告父母则不得娶妻,从而“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为“不孝”。赵岐注孟子,也是源于此意。若将“无后”解释为“不尽后辈的本分”,上下文怎么也不可能解释通顺。

至于“三”,古文中可做多解,确实不必拘泥于赵岐所说的三项。“为大”也不一定要作“为最”解,但无后肯定是不孝中很严重的一种。古人重祭祀,若绝嗣则父祖先人都无人祭祀,自然是大不孝。这是“无后为大”的缘由。古人对继嗣的执着,不是人际关系变淡薄的现代人能理解的。

关于无后,可以看一下时间相近的《左传》记载,都是比较明确指没有后嗣。

庄公十六年:郑伯治与于雍纠之乱者。九月,杀公子阏,刖强鉏。公父定叔出奔卫。三年而复之,曰:“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公父定叔为共叔之孙,出奔于卫,则郑国没有共叔之后。

庄公三十二年:公疾,问后于叔牙。对曰:“庆父材。”问于季友,对曰:“臣以死奉般。”公曰:“乡者牙曰庆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鸩之,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立叔孙氏。

季友以无后来威胁叔牙,叔牙喝了毒酒,才立叔孙氏,也就是“有后于鲁国”。

僖公十一年:天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受玉惰。过归,告王曰:“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这是对晋侯的不满,认为他会无后,“何继之有”“何以长世”都是对无后的描述。

宣公四年:其孙箴尹克黄使于齐,还,及宋,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弃君之命,独谁受之?尹,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王思子文之治楚国也,曰:“子文无后,何以劝善?”使复其所,改命曰生。

令尹子文之孙。

宣公十二年:栾武子曰:“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三监之乱,纣子武庚被杀,封微子于宋,以代殷后而非纣后,纣后嗣已绝。

成公八年: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重新立赵武为赵衰、赵盾之后。

昭公十五年: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这里指责籍谈忘记祖先,日后也没有后人会记得他。

昭公二十八年: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

早死无后。

哀公十七年:冬十月,晋复伐卫,入其郛。将入城,简子曰:“止。叔向有言曰:‘怙乱灭国者无后。’”卫人出庄公而晋平,晋立襄公之孙般师而还。十一月,卫侯自鄄入,般师出。

无明确指向。

左传中“无后”共九处,从用法来看,无后肯定有“没有子孙后代”的意思,但又不限于此。比如赵武虽在世,但没有田邑,没有士大夫身份,不认为赵衰赵盾有后



我更觉得东汉赵岐所注的《孟子章句》中对此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更为合理与人性化。文中称:“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即白话意思是:不管父母的言行对与不对,都顺着父母,为一种“不孝;无视家境贫苦,父母年迈而不去参加工作赚取俸禄,为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以延续祖先香火,为第三种“不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