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南陽內鄉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官衙,這個縣衙有什麼值得看的嗎?

千里路


在河南省內鄉縣,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縣衙,是國內僅存的清代監獄,享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美稱,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內鄉縣衙建築群為清代所建,分為前院、大堂、二堂、三堂、後花園五進院落,集中了縣衙所有機構和縣官家眷用房,體現了古代“家國一體”的治理模式,展示了豐富的衙門文化。



內鄉縣衙內有非常多的匾額、楹聯,也是特色之一。所懸掛的匾額楹聯,以其語言精煉,寓意深刻而令人讚歎不已,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三省堂前的楹聯:上聯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聯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此對聯所闡述的官與民、得與失、榮與辱的辯證關係,受到了人們的肯定和認可。



內鄉縣衙還與北京故宮、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陝西霍州署聯合推出了中國四大古衙國際旅遊專線。


參觀內鄉縣衙時,還會看到縣官斷案的情景模擬表演;每到週六和節假日還免費對外演出大型實景節目《宣講聖諭》,再現了舊時知縣宣傳、教化之場景,值得一看。


阿文視角




先說一下內鄉縣吧。

我感覺內向,真是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後面是山,前面是河,空氣清新,縣城也不大,非常適合居住。



再說內鄉縣衙。

先吐槽一下他的門票80元,比故宮的門票還貴,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定價的。縣衙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排列著主體建築,左右對稱。整體佈局上,嚴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規制,表現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他看起來很小,轉起來卻很很費力。一個小院連著一個小院兒,每個小院都有它的用途,十分講究,因為我是個歷史愛好者,對於每個房間裡面的擺置物品和物,民俗物品說明都要仔細觀看一番。所以花費的時間也比較多。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內鄉縣衙所懸掛的匾額楹聯。最著名的要數懸掛在三堂前的楹聯,上聯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聯詞藻不華麗,但語言質樸,寓意深刻,真是一幅好對聯。



去的時候,他們還有這個審案子呀什麼的表演。都是現代人演的,將就能看吧。

至於說值不值得看?



那就因人而異了,我感覺那裡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挺高的,雖然好多房子,建築擺設都是後期製作的都不是古代的,但是他基本上還原了那個時代的場景,如果都要原來的東西也不太現實。但對我老婆孩子來說。他們就感覺這裡太無聊了,都是些現代人蓋的這房子有啥看的?

就說這些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文史,請關注“史海輕舟”!


史海輕舟


內鄉縣衙在我的老家內鄉縣。這在當地是非常有名的景點。還是初中的時候學校組織春遊進去過一次,後來回老家,經常是路過大門口遠遠地望一眼而已。

內鄉縣衙保存相當完好,距今有700多年的歷史。近些年當地為了發展旅遊業,對周圍的環境進行改造,基本上縣衙周圍都以仿古建築為主。建築風格是明清風格。這座縣衙現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地人只說北有故宮,南有縣衙,也就是說,在考古和建築風格上,這座官衙的意義不亞於故宮。

內鄉也叫菊城,這座縣衙門口的牌樓上,就有“菊譚古治”的字樣。

千里路認為,這座縣衙最有看點是它的楹聯。

大堂的楹聯為: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如負國,何忍負之?

不用解釋,大家都可以看明白意思。

二堂的楹聯為: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唯重,罰疑唯輕。

執法不分親疏,行令不能有私情。賞罰要分明,不能徇私舞弊。

三堂楹聯是: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通過對聯內容來看,當年的縣太爺時時在警告自己,當了官不要以為是件光宗耀祖的事,不可一世,即使為了百姓的利益,丟了官職,也沒什麼恥辱;這個官是百姓養活的,萬莫高高在上,欺負老百姓,不要忘記,卸了官帽,自己也是老百姓。

裡面可以看得地方很多,唯獨這些楹聯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千里路


內鄉縣衙,是中國古代的官署衙門,是國內第一座衙門博物館,也是中國古代官衙建築的歷史標本。是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有“天下第一衙”之稱。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美稱。進入大門後在右手邊有一副對聯,只有上聯,說是如果有人能對出下聯且下聯出自古文好像要獎勵一定數額的金錢吧,反正我的文學造詣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內鄉縣衙的建築風格真的跟故宮很相似,有六房、幾門等。參觀的時候,聽著導遊的介紹,感嘆古人的偉大。








南陽零距離


按內鄉人的風度。要不是文革時候內鄉公檢法在縣衙辦公,內鄉紅衛兵早把它推倒蓋成現在的房子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