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築,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安徽宣城太極湖村

湖村,別名太極村。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境內,距績溪縣城15公里,擁有八百多年曆史的古村落,諸多古橋、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千年古樹、明代吟泉街、大型磚雕門樓群等,依山而築,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是安徽省歷史文化重點保護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傳承區。

依山而築,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安徽宣城太極湖村


太極湖村,陰陽兩極,相擁相抱,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緣溪河呈“S”形繞村南流,和西部村落、東部田野組成天然的“太極”地貌奇觀,還有三道徽州絕佳水口“獅象把門、日月當關、龜蛇攔水”,令風水學家驚歎!隨著歷史的變遷和人為巧合又現神奇 “帝王墳”。太極湖村為安徽省歷史文化重點保護區,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傳承區。擁有八百多年曆史的古村落,諸多古橋、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千年古樹、明代吟泉街、大型磚雕門樓群等,依山而築,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還保留眾多名人故居(徽菜館業創始人章祥華、作家章衣萍等),地域絕活鞦韆抬閣,絕奇藥王石,是一座徽州古建築、古文化的活化石。

依山而築,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安徽宣城太極湖村


主要景點;走進太極湖村,一座高大巍峨的祠堂坐落於村的西頭――章氏宗祠,祠堂門前的照壁上赫然地繪著一幅彩繪:瑞獸圖。祠堂中有一座明代的蟠龍香亭,圓柱上雕有六條搖搖欲飛的蟠龍,代表了徽派木雕的最高水準,堪稱木雕一絕。這是太極湖村的一項傳統文化鞦韆抬閣的道具。太極湖村凡男子到了40歲,須"做場",即開展"鞦韆、抬閣"大型遊藝活動。 鞦韆為風車形,由少女彩旦,著古服,縛坐在椅止,唱徽調,伴以吹奏。抬閣為木棉方箱,四周鏤花,架幼童二三名,扮戲文,用鋼筋按人物分次把演員固定在閣上,不露痕跡,驚險奇觀,堪稱江南絕活。

依山而築,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安徽宣城太極湖村


太極湖村門樓磚雕堪稱徽州之最,每一幅磚雕都是一件稀世珍寶,具有奇異變形的浪漫美。磚雕數量多,雕刻面積大,有20處之多,最大雕飾面積達4.2平方米;門罩形制豐富,有書卷式、城樓式、垂花柱式等;雕刻技法嫻熟,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質感效果,雕刻技藝登峰造極;雕刻內容豐富,物象生動,構圖疏密得當,主題突出;湖村磚雕門罩時跨300餘年,是極為難得的文史資料。因此,太極湖村也譽稱"中華門樓第一村"。

臥佛--七姑山村子的東沿口,還發現了龍川胡氏二十五世顯祖古墓,墓主為宋朝樞密史胡云龍。墓頂原有兩棵千年古櫧參天大樹,現僅存一棵,雖然曾遭雷劈,但仍老而彌堅,根深葉茂,極為壯觀。墓正對著七姑山,站在櫧樹下,遠眺七姑山,象一尊睡佛,極其形似,據老人說,當年胡姓二十五世祖就是覺得這裡風水特別好,墓的所在地為龍形山,兩顆樹為龍角,山腳的兩口井為龍眼,對面是睡佛,於是就葬於此。有句俗語:生在杭州,玩在揚州,葬在徽州,大概說的就是徽州人非常講究風水吧!

元朝胡姓郎中懸壺濟世,人稱"藥王"。相傳朱元璋身患惡疾,久治不愈,經藥王醫治,兩天後痊癒。朱元璋大喜,賜"龍鳳恩永"四字,以感藥王對其療病之德。後人建藥王寺,供奉藥王,繼續行藥王生前功德。寺內藥丸石相傳能治病。禪院為三間兩閣廂結構,後有藥圃、放生池、水榭等,醫家特色獨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