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分了快慢班,优秀教师教重点班,普通教师教普通班,对此你怎么看?

一师者


我完全认同这样的做法:学校分快慢班,优秀教师教重点班,普通教师教普通班。给每个学生、每个老师安排最合适的位置,这不是不公平,而是实事求是。

顺便说一句,我本人做学生时成绩一般,做老师时也谈不上优秀。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想套用这句话说:“我爱我自己,我更爱真理”。之所以说这个话,是因为在论证自己的观点之前,我想特别声明,我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基于个人私心,而是为了求真。下面言归正传,从三个方面说说我的理由。

1 普天之下,万品不齐,此乃自然之理。

谈教育问题,一些人总喜欢拿公平二字来说事,但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却往往不甚了了。这些人的所谓公平,其实大都是指绝对平均主义者的公平。对于这样的错误思想,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就已批判过。事实上,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公平。在自然界,鸟兽虫鱼草木天性各异,生存机会也各不相同。有的如朝菌、蟪蛄,不知晦朔春秋,有的如古木、海龟,能活千年百年,这公平吗? 显然不公平! 在人类社会,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白马王子、白雪公主,有的人一落地就是丑小鸭、灰姑娘。有的人能住独栋别墅,有的人只能住单元套房。同样是人,凭什么你就长得比我高,比我美,我就长得比你矮,比你丑,这公平吗? 显然不公平! 但是,自然界也好,人类社会也好,就是这么存在和发展的。在学校,学有快慢,教有高下,难道不是一种教育现实吗? 毛主席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学生学的能力、教师教的能力当然也有大小。头脑有智愚,言行有敏讷。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承认这个现实,并实事求是地办教育呢?



2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此乃社会需要。

对于学校分快慢班,优秀教师教重点班,普通教师教普通班的做法,社会上一直有一种看法,认为不公平。因为这种做法有违机会均等原则,让一部分学生,一部分老师的利益、心理受到伤害。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让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跟那些学习态度一般甚至不好,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很差的学生同处一班; 让那些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本该教重点班的老师来教普通班,对这一部分学生、老师的利益、心理不也是一种伤害吗? 同样是伤害,既然伤害前者是不公平,那么伤害后者当然也是不公平。当两个不公平摆在一块时,我们面对的,无疑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如何正确解决这对矛盾呢? 古人的智慧、经验告诉我们:“两害相权取其轻"。更明确地讲,我们优先照顾的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因为,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让优秀学生进快班,让优秀老师教重点班,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利益才能达到最大化。假如反其道而行之,那必然不符合社会需要。比如说把我这么个平庸之辈跟电商领袖马云放一块,是应该优先照顾我的利益,还是马云的利益呢?只怕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应该优先照顾马云的利益。因为像我这样的人,即使有一千个,一万个,也抵不上一个马云为国家和社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比如社会学和企业管理学常用的“二八定律”也能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3 好马配好鞍,美女配好汉,此乃人之常情。

唐代散文巨擘韩愈写过一篇几乎尽人皆知的论说文《马说》。该文以千里马为喻,给人们讲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的道理。在谈论学校分快慢班的问题上,《马说》的论理是颇为值得借鉴的。不把最好的学生放进快班,不给快班配置最好的师资,其结果必然如韩愈所言:“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有过多年从教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同一个班里,同样的知识,有的学生老师讲一二遍就懂了,有的学生老师讲三五遍都懂不了。把这样两类学生放一块,无异于叫兔子跟着乌龟的节奏跑,鸿鹄按照燕雀的高度飞。前一类学生能不憋屈吗?像小学6年的课程,中学6年的课程,有部分学生是能够分别提前一二年完成的。但是在不分快慢班的情况下,大家只能一起往前走了。这实际上是智力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按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一个学生如果是7岁开始上小学的话,那么等到他博士毕业的时候,至少已经29岁了。如果实行快慢班分类教学,有的学生是可以提前二三年拿到博士学位的。节约时间成本,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于国于家于个人,不都是一件好事吗?再说了,不分快慢班教学,又怎么能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呢?所以,从学生本身来说,分快慢班教学,可谓好处多多。

关于“好马配好鞍”的问题,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了,接下来,我再简单说说“美女配好汉”的问题。现实生活里,大概没有哪个男人不想娶个美女为妻,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女是稀缺资源,所以社会只能有意无意地把美女调配给优质的或成功的男人。如果出人意外,偶尔调配错了,比如把个潘金莲配给了武大郎,人们就会扼腕叹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为什么大家会这样想呢?因为这一男一女不等值,不匹配。同样道理,在学校教育中,优秀教师也是稀缺资源,所以让他们去教重点班,等于是强强联合,相得益彰。学校这样安排是既合情,又合理,实在是无可厚非。也许,我把优秀教师教重点班比作美女配好汉有点粗俗,但常言说得好:话糙理不糙,理是这么个理。



最后我想强调,教育公平是指每个学生都有依法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力,每个教师都有依法执教的权力。享有这种权力,同时承认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别或者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而绝对平均主义者所主张的教育公平,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伪公平。学校分快慢班,优秀教师教重点班,普通教师教普通班,符合真正的教育公平原则,我们有理由支持这种做法。


张艺黄冈


学校分快慢班,多数人反对,我比较倾向支持分快慢班。

我支持分快慢班的理由是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更有利于教育公平。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学习上也不例外。

学生学习,有的接受的快,有的接受的慢。而老师在讲课时,一般是按照中等接受程度同学的节奏来讲,这样,往往是接受快的同学吃不饱,接受慢的同学消化不了。对吃不饱的同学来说简直是智力浪费,对消化不好的同学来说,容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终导致学困生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没信心,以至于厌学。其实,这对于优秀生和学困生是不公平的。

如果分快慢班,接受快的同学在一块学习,他们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识。对于接受慢的同学,他们在一块儿学习,老师可以放慢节奏,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接受。我认为,这样,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公平。

虽然很多专家及大多数家长反对分快慢班,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尤其是中学阶段,他们或明或暗的,以各种形式存在。当然,我虽然支持分快慢班,分快慢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去解决。


小学班主任张老师


首先我反对学校分快慢班!第一,学校分快慢班会给学生直接造成心理负担。我当年曾在初中教学,本来学习差不多的学生,一上了不同班级之后,在慢班的学生中最好的,也立马比在快班的学生中最差的差很多!也就是说,学生一旦被分在了慢班,整个的学生就全毁了。第二,学习差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他们被均匀的分在不同班级中,有利于教师管理,对这些差生也能起到带动作用,有利于差生转化。相反如果把差生编到一个班,他们就能臭味相投,形成团伙,更不利于学校管理!第三,因为学习的差异性,同样是快班,也会造就新的差生!

从教学上讲,让优秀教师教快班这个说法就是错误的。很有直接把教师一棍打死之嫌。我认为,既然是优秀教师,他理所应当担当起慢班的教学重任,却相反,让优秀教师教快班,很有人情因素在内!而且有可以直接让学校领导来报复不套近乎的教师之嫌!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说,分快慢班是不人道的,也是错误的!


瑞丰131


学校分快慢班是学校经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结果,学生到了初中高中接受能力差距渐渐拉大,不分快慢班有一部分学生课堂知识消化不了(由其是高中教学)。一部分在班级排名较后的同学失去自信,学习兴趣会越来越差,因为他们认为怎么努力都是班级较靠后的学生,更甚者会中途辍学,所以我识为分层教学是高中教育的优选,初中慎分层,小学禁分层。高中成绩优异的去冲击名校,中层去牢固保本,而特长或偏科学生去冲各种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或各种优秀专科专业学校。各尽所能,按特长去分层也是人尽其才,不留遗憾。木身中招分数较不理想,中学基础较欠缺,和一些接近满分的优秀生分到一起也是给老师设计课堂教学和留置作业造成很多困难,依优秀生设计对欠佳生不负责任,以较基础的东西设计课堂对优秀生是不负责任,折中设计会造成双双不能满足。所以能分层次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优先选项,只是一些较差基础的学生家长不理解,感觉到沒面子,但却是对孩子的学业负责的一种安排。同时也并非快班老师就是最优秀的老师,而是他的教学节凑可能更适合接受能为较强的学生而已,细节基础可能就一略而过,这样去带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是一点不出成绩,反而层次较弱的班级授课老师讲课可能更认真仔细,面面俱到,学生也能慢慢接受,打下级段性基础,所以本人对老师的评价是没有明显的好次之分,只是有更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而已,真正的知识是从自身的学习方法习惯中积累的,也并不是遇到一位好老师就成绩腾飞了。老师只是激发了你的学可兴趣和潜能,关健要养成适合自已的好习惯!我给我读高中的孩子说你不要怀疑任何课任老师,他们只是给你点明的是学习方向,任何一位老师不可能把知识都教会你,只能教你怎么去自已学可更多更广的知识体系。因此高中教育也并非进了快班就一定名校!普通班里也一样会有高考黑马!只是一定要选对的层次和对的方法。


用户8647053592204


打着因材施教的旗号,片面追求升学率!



前些年各中小学,普遍存在。各类重点班、实验班、火箭班、快、慢班等等一系列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班级。有人说这样分可以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使老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作为一名老师,我不这样认为,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近几年国家规定不允许设置这样或者那样的重点班。

20多年以前,我上初三的时候学校将全年级前50名分到了一个班,也就是所谓的重点班。而且我们班的教学进度明显比其他几个班快,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比普通班要难一些。有老师上课甚至直接说这些内容,我在其他班就不讲讲。刚开始我们对这些也没在意。后来经过几次活动,其实其他班同学明显对我们班有不满,因为我们各项可能都在年级名列前矛,学习成绩,纪律,卫生等方面都名列年级前茅。往往这些活动中,其他班同学会说重点班不拿第一,谁拿第一,咱们就是陪练的陪他们玩儿的。我觉得这样分班,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说,是无益于身心健康的。从小让人觉得好像普通班的孩子低人一等。从长远角度看,普通班未必没有后起之秀,厚积薄发的孩子。往往可能从后面后来追上的也不少。



在现行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中,教育教学质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那么重点班的老师可能因为孩子基础好生源质量好,教育教学成绩肯定优异。绩效分配上学校肯定给予倾斜,那么他就拿得多。普通班的老师觉得生源质量差,自己再努力也拼不过重点班的老师自暴自弃。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收入不如人,长期以往让老师身心疲惫,老师之间相互之间产生心理不平衡,矛盾重重更甚者会导致同事之间反目成仇。

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将班级分为非重点与重点班。来利用重点班的孩子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合理的!

我是汇智坊,欢迎大家转发十留言!


汇智坊


强烈反对这种做法!

这种做法被冠以“因材施教”的巨大光环,但实际上它是扼杀人才、制造矛盾、抑制教师成长、使得学校的校风学风加速变化的催化剂。这是因为:

首先,优生是最大的受害者

按照平行班分配的原则,一个班里好中差学生是一种正态的分布。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他们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优生有优生的优点,差生有差生的长处。这样就可以使优生不至于发展成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差生也不会发展成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在这种环境当中,差生会从优生身上学到了“努力”“守信”“独立完成”“守时”等好的品质。同时,优生也会从差生身上学到了“胆大”“吃苦耐劳”“勇敢”“义气”“豪爽”等品格。而且有些东西,往往比多读一本书对一个人受到的益处更大。

有些人错误的以为优生是没有必要与差生接触,差生对他们只有干扰,没有好处,其实不然。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一生中要受到大量细菌病毒的侵扰,不时的感冒、拉肚子、甚至会产生其他疾病。但是,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种无菌的环境中就好了呢?很显然不是的。那样的话,一旦感染细菌或病毒就死得更快。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那些优生上大学后给同学投毒的、因为朋友劝了几句怀恨在心,千里迢迢去杀朋友的、因为导师说了几句不想听的话自杀的等等。这些不就是那些从小没有受过细菌病毒感染的优生吗?他们真的是不堪一击!他们绝不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分了快慢班的优生,就相当于养殖场里养的猪一样。温度、湿度正合适,然后各种饲料添加剂,吃了睡,睡了吃,哈吃哈长,看起来进步得快,但是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成长。最大的危害是学生本人,对于国家来说倒是无所谓,反正人才有的是,不在乎你一个两个的。

第二,其次是中等生

中等生也是受害比较大的。在平行班里,中等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前面有学习的榜样,可以学习他们的方法和精神,能够不断勉励自己。后面有差生给保底的,能够自信起来。但是,分到好班还是查班里,他们都是悲催的。分到好班里,他们就会垫底。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分到差班里,学习风气差,没人学习,也就不学了。

第三,差等生会更差

一个班全是差生,他们能够把教室给点了。本来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平行班因为差生就是那么几个,按照毛主席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原理,他们是出不了头的,是一种被压制的存在。而你把他们集合在一起,破坏力绝对是相当的大。

老师上课,只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哄,一种是骂。

第四,会抑制教师的成长,加剧教师间的矛盾

教师也有成长过程,很多名师都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你把少数教师放在所谓的重点班,把多数教师放在差班,长此以往,放在差班的老师很难成长起来。而且由于待遇不一样,老师间的矛盾,老师与学校领导间的矛盾必然会加深。学校管理的难度必然会加大。当然,你可以使用铁血式的管理,但是你管不住老师们心里不服。一个集体,如果大家心不往一块儿使,那么,绝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的。


爱河北人


一个老教师带了30年优秀班级(快板,"火箭班”),快退休了,学校让年轻老师上来。这位老教师带普通班之后,深有感触地说:带普通班(慢班).才是真叫有本事,付出太多,劳动量太大,最细心,最有耐心,最有德性,一张卷子,甚至逐题,逐题的讲,有好多题甚至讲几遍,学生还是反应不过来(学校抓考试成绩分数,不讲行吗?再说班上也有好,差学生,不讲越发没救了),带慢班,就像医院医生给病号治病一样,那治的都是疑难杂症,重病,大病,癌症病人一样。治好的少,死亡的多。医生被骂的多,受辱的多,医患多,那有成就感,还骂医生医德差等等。类比带慢班老师,一样的感受,被人歧视,不被尊重,等等。回顾过去带快班,火箭班的时候,重点题,分析清楚,一张卷子讲3,5道题就可以了。带火箭班也像医生治病一样,治的都是些头疼闹热,感冒之类的病,治好的快,治好的多,老师有成就感,自豪感,荣誉感,受人尊敬,领导器重,家长赞誉。


维护正义281748086


之前,在中小学里面,设置快慢班的现象非常普遍,不过最近几年教育管理部门严厉禁止学校里面设置快慢班,所以现在的快慢班不太普遍了。

教育管理部门之所以禁止设置快慢班,是因为这些快慢班看似是在实施因材施教,其实变相的在拔苗助长。

快慢班真的是在“因材施教”吗?

很多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在设置快慢班时,打出的旗号是“因材施教”,那么这到底是在因材施教呢?还是在拔苗助长?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相信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不会反对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天资、禀赋来实施不同的教育,这也为很多学校在设置快慢班,是提供了一个强力的理由。的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接受能力、学习进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班级进行教学,肯定会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进度。如果老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差的学生身上,那么就会造成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如果老师按照学习好的学生去设置教学进度,那么差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差。

“因材施教”最早是出自于《论语》,当时因材施教中的材,指的是志趣、能力、资质的等。

而在大部分学校里面,分班的依据就是学生的成绩,这显然是违背了教育规律的。学生的成绩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成绩,不仅不能够客观的反映一个学生的能力大小,而且也反映不了学生的志趣、资质。如果按照成绩就能够判断一个人的能力,那么最具创新精神的,最具创造力的不应该是马云、乔布斯之类的,应该是每个省的高考状元。

更何况有些学校的做法本身就自相矛盾,一方面分快慢班是为了因材施教,另外一方面却按照统一的标准,也就是学生的成绩,来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管理,引入所谓的淘汰机制,每次考试结束之后,将快班上成绩差的学生淘汰下来,让慢班成绩好的学生补上来。

这种以分数为导向的竞争机制,在短期内确实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从长远来看贻害无穷。

设置快慢班就是一种“杀鸡取卵”时的教学管理模式

学生在学业上表现优异,本身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设置了快慢班之后,把所有优秀的孩子集中在一起,那么无形之中,会让所有的学生觉得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在没有设置快慢班上之前,很多学生可能是以学习为目标,顺便取得了好成绩,而现在很多学生就会自动地把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整为提高学习成绩。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很多快班的学生会想:“万一这次考不好怎么办?”“万一从快班退出来怎么办?”。成绩退步不仅自己脸上没面子,家长也会觉得脸上无光。

在以追求分数为导向的班级中,除非这个学生的天资非常聪颖,要不然学生很难避免沦为高分低能考试机器。在大部分快班里面,老师会自动降低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在快班中所谓的优秀老师,教学方式也非常直接,就是“加快进度,反复训练,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考试的强度”,对于一些和考试无关的科目,停开、少开,或者挪作,必要时候辅助以辱骂或者变相体罚。

甚至,有些学生会自动放弃休息、娱乐时间,一门心思都花在提高成绩上。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警惕“压榨式”的教学管理

这种设置快慢班的模式,其实就是压榨型的教学管理的典型代表。

压榨型的教学管理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只承认考试的分数,学校的各种制度,就是像一台压榨机一样,一切为压榨学生的成绩为目标,把老师和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应付考试。只要学校的升学率,或者学生的整体成绩还有提高的可能,那么就不惜一切手段,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过要求学生退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升学率。

在这些学校里面,学校的领导只喜欢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态度非常冷淡,甚至会有各种歧视性的管理措施。

这些学校不仅对于学生是这样,对于教师也是如此。如果班级的整体成绩上不去,老师不能给学生争荣誉,老师不能提高班级的升学率,轻则在大会上通报批评,重则“末尾淘汰”。

在这样的学校里面,老师必须要无条件的服从领导的安排,学生无条件听从老师的安排,教师和学生都围绕“成绩”“升学率”转动。而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换来的成绩和升学率,只不过是某些学校管理者,或者是教育管理部门领导的晋升“筹码”。

其实,这样的“因材施教”不要也罢。

您是怎么看待分“快慢班”的现象的呢?

我是“升学与考试”---关注学习理论,评论教育热点,指导升学规划。


升学与考试


学校分了快慢班,优秀教师教重点班,普通教师教普通班,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很多年,很多学校一直这样搞,也就是说这种做法已经是公认的,不争的事实。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学校这样做,对学生不公平。交同样的学费,为什么自家孩子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其实,无他!成绩使然!如果你也让自己的孩子进重点班,让教学水平高的老师来教,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

其实,学校分快慢班,特别是高中分快慢班是有道理的。众所周知,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再加上优秀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新知识的速度要快于一般学生,把这些学生独立编班,有助于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平行分班,老师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这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能就存在“吃不好,吃不饱”的问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进入普通班也未必是坏事。因为普通班老师讲课速度慢些,便于学生消化吸收。而进入重点班,可能因为适应不了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而倍感吃力,时间长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优秀教师教重点班也正常,必定优秀教师责任心强,知识渊博,教重点班更能做到人尽其才!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等花开2579


我支持分快慢班,但不支持优秀老师教快班普通老师教慢班。

有人认为,快班就是个温室,不利于尖子成长。有好学生坏学生聚在一起,好学生不受坏学生影响,这样的好学生才是真正的好学生,才能真正锻炼到自控力。这是屁话,逻辑不通!你知道在尖子班里,学生的竞争多激烈吗?有些同事的孩子初一初二的时候是学霸,学得很顺利,上了初三,还是学霸,但因为压力而导致他有点害怕上学,会借机请假回家休息(当然,不是经常)。快班里,也有尖子和非尖子,快班的非尖子就是中班和慢班的尖子,快班的“差生”就是中班和慢班的“好学生”,所以,根本不存在温室这一说!

另外,对于快班,老师上课可以讲一些比较难、比较有深度的知识。比如我,之前教初三,快班中班慢班都教,虽然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但对于不同的班,我的讲课深度、节奏和课程要求是不同的!别说我歧视学生,快班学生比较自觉,课前把该背的内容都背了,而慢班十问九不知,实在讲不下去!

再者,讲到一个公平与否的问题,老师在平衡班上课,只能按照中层生的节奏讲课!说难了,只有尖子能听懂,大部分人听不懂。只有说简单点,中层才能听懂,下层肯定是听不懂的了!可这对于尖子来说,公平吗?这实际是浪费尖子的时间、浪费他们的青春啊!所以我之前直接对一个尖子说:“我讲课的内容太简单,你可以不听,买些难点的练习册回来做,有不懂的,来问我”。

当然,至于要不要让优秀老师教重点班,普通老师教普通班,这点就很有问题了。

首先如何界定优秀老师和普通老师?是不是教出来的班成绩比较好,他就是优秀老师呢?还是说比较勤奋的,就是优秀老师?举个例子吧,我是学历史的,之前也兼职教过一个学期的地理。结果我教出来的两个班的平均分,比另一个地理老师所教的两个班的平均分都要高,那个地理老师可是专职老师,是读地理专业出来的。那就是说我比他优秀?再比如之前那个校长教政治的,他教两个班,一个全级第一,一个全级最后,那到底优不优秀?不否认,有些教师很懒,而且教学成绩长期落后,这样的教师,把他定义为普通教师,问题不大。但大部分教师教的班,成绩是有波动的,很难以学生的成绩定义这是不是一个优秀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