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有关刘备的翻案文章近几年随着曹孟德的历史评价丕变,在华文世界中相当流行,但在历史学家开始还原他真实面貌的同时,过去大家误会多年的"忠厚、老实、大义、仁德"等形象却随着影视剧,反而比过去更深入人心、更广为人知,这让现代的"大耳公"形象变成了两极化,这是相当有趣的现象。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在开始进入正题前必须先说明一个观念,任何一个在历史上留名的领导者,他绝对不可能只凭着所谓的"正义"和"仁义道德"、"亲民、爱民"等形象就可以大行其道,成为优秀的君主,特别是在成王败寇特别明显的乱世时代,向来只有枭雄出头的份,不可能有完全的"正人君子",最后却能与众人一争天下,甚至笑到最后。那些仁义和老实忠厚的形象,都是包装精美的阴谋韬略罢了,打仗还让敌军先过河的仁义之师宋襄公,是不可能获得战国乱世的胜利的。《三国演义》中为了宣扬刘备的正统地位,用了非常大的篇幅去美化他和蜀国的众将,相信大家一定对那样的形象非常熟悉,不就是正统、正派,实力虽然最弱但是最有骨气也最为人民着想的仁德之君,以仁治世,却老是败在以力服人的曹操手下嘛。这是哪门子的歌功颂德方式?刘备若是地下有知,他应该会笑倒在曹操的怀里吧!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正史上的刘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在演义中曹操与他煮酒论英雄的故事确有其事: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演义中写到刘备听到此言把筷子都给吓掉,因而假托受天雷大作之惊所致,含糊带过,其实这是出自于《华阳国志》

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三国志》和《华阳国志》都未对曹操之后的反应多所著墨,反倒是《三国演义》很多嘴的写下"将闻言失筋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这反倒是贻笑大方的推论。曹操连刘备是条潜龙,绝非是寻常归顺的朝臣都可以看穿,又岂会看不穿他是被哪件事情给吓掉筷子?这是以狭隘之智去揣度古人大智的最佳负面教材,戒之、慎之。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先说曹操所言"英雄"的定义是什么?当然是"胸怀大志",具备想要"匡复乱世"企图的当世之杰。先不论你对曹操有怎样的偏见,就正史上的作为看来,他就是没有篡汉,而且性格相当多变曲折的曹操,你永远无法透过史书上寥寥数笔的记载去参透他。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最先确实是有想要"终结乱世"」的企图的,甚至最初,他还算是对汉室最忠心的诸侯。但最后在汉室腐儒和迂臣多次想要暗杀他、将他除之而后快的事件发生过后,他对汉室的态度才开始慢慢的转变。曹操和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当下,曹孟德的忠心还没被打击,但是等到数个月后爆发第一次的"疑似暗杀曹操事件"后,他开始对这个汉室心存疑虑,并正式展开他内心的黑化,但此时他所讲的"英雄"绝对是指有"终结乱世"大志的人,像袁绍那种只想割据一方当个土霸王的诸侯,对曹操而言那根本不是"胸怀大志"的英雄应所为的事。只不过,曹操以为被程昱评论为"

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的大耳公是和他同一等级的英雄,他可能只看对了一半,因为刘备确实是想要"终结乱世",只不过他终结的方式是想要让他自己来成为真正的"汉室"。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那么,正史中的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这一段是先说明刘备的身世,他确实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接着有一段记载说明了刘备的性格。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刘备是单亲家庭,从小和母亲以贩卖草鞋和织席为生,他们家的东南角有一棵五丈高的桑树,远远的看就像是一个小车盖罩住他们家,只要经过的人都会觉得这棵树不平凡,也有人会说这户人家以后必出贵人。而刘备小的时候和同宗的玩伴在底下玩耍时,还会开玩笑的说:"我以后必定要乘坐有像这样羽盖当顶的马车出入。"(意为帝王之车),而他的叔父听到后常会紧张的告诉他:"你千万别乱讲话,这是会满门抄斩的!"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这段记载在正史中的故事很有趣,《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祖籍是蜀国人,修史时是晋朝,整本书里面他虽然尽量公允但写作角度还是会比较偏魏国(毕竟以时人的角度看,魏国才是正统),但是在蜀书的开头他就用这种有点传奇式的写法来撰写刘备的传记,甚至是刘备童年所言的话语,都和当年汉朝开国帝王刘邦在见到秦始皇车驾所言:"大丈夫当如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刘备的个性和他这位远祖真的非常的相像,两人都善于收买人心、广纳豪杰,出招不按牌理,而且非常能屈能伸,并不在意个人荣辱,所以他们可以在众多历史事件中甘为小人,屈就人下,忍耐而等待机会再起,但若有一朝你被他们逮住机会,他们都会狠狠地咬你一口,绝不会放过你。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例子有很多,就像是刘备在徐州时利用吕布来当他的看门大将(守着曹操和袁术),等到天下名将吕布为曹操所败后,他评估自己绝非曹操的对手,于是决定出卖吕布到底,干脆建议曹操把吕布这个反复的三姓家奴给灭掉,一来让自己的地位更稳固,二来吕布对他已无利用价值,三来他还想争天下,要是让曹操真得了吕布襄助,他刘备还能有戏唱吗?(吕布死前曾和曹操建议:"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以历史上的个性看起来,刘备像是一个黑道的老大,他从不走正规的路线和你竞争,都是"来暗的"、"体制外"的方式来取胜,而曹操反倒像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企业主,他永远只计划着如何获得最大利益,但他绝不容许自己发生闪失和失败,并且要求自己的公司必须在各方面都领先对手一大步。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真实历史上的刘备面貌相当多,今天这篇文章大概一次讲不完,谨先以一个部分去切入,其余留待其他回再来分享。你可能不晓得,在刘备获得后期的荆州群儒和益州群臣之前,他几乎是自己手下最有战略思想和最会打仗的一员大将,关羽和张飞(甚至赵云)空有勇武,但他们都远远不及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那种可以自己规画战略、独力作战的将领,最多是好的将,而不是好帅。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多必须亲力亲为,甚至在用兵的谋略和韬略上都必须自己来,而他最出色也最成功的一场指挥战役,就是你我都很熟悉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山之作:"火烧博望坡"。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这段故事发生在刘备客居荆州,刘表令他驻扎在新野,而曹操在终结北方的袁家之后,决意挥师向南,因此派出大将夏侯惇、于禁等人驻军在新野的博望附近观望,准备随时起兵伐荆,而刘表也疑心刘备有贰心,荆州许多豪杰在刘备这个江湖气极重的老大来到后多归顺于他,因此特命他前往博望与"汉"军一会。演义中为了突显诸葛亮是不世出的谋略天才,因此特地张冠李戴把这场刘备军难得的胜利归功于诸葛亮武侯的出山,其实这真的是抹煞了刘皇叔这漂亮的一仗,且看《三国志》中是如何述说这段事迹的:

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这样优秀的用兵技巧和计谋在史书上完全是出自于刘备之笔,同时刘表也并非是你想象中那昏馈老实、只爱妾夫人的荆州长者,这位"荆州八俊"之一能在乱世中生存自有他的道理在,他老早就看穿刘备之志绝非常人,因此运用借刀杀人之计让他去和"官军"正面冲突,而刘备却在此展现他难得的军事能力。本来,他在中原每次被打得大败都是遇到一些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像是数次被亲征的曹操所败,或是曹家一门将领中,最能独当一面作战的曹仁所败。偏偏这次的对手是只能担任武将,而非帅才的夏侯惇,这情况就像是关羽引兵去和曹操对战一般,两人的军事策略高度相差太多,岂有不败之理?而刘备在这场战役中伏兵、火计和佯败之策都运用上了,不得不说他确实是很有军事天分的,而他这样的才情也在后来的夺益州、攻汉中和夷陵之战获得发挥,而这几场对蜀国而言最重要的战役,诸葛亮都没有参与,反倒是蜀国最倚重的几位战术规划家,如庞统、法正都是随侍其中的一员,唯一是刘备自己规划所打的大战役,就是先盛后衰的夷陵之战。

忠厚老实可以得天下吗?刘备根本就是暗黑者兼行伍用兵的高手

大家心里所想的诸葛亮都是用兵如神的军师型角色,其实在历史上,他的用兵技巧可能远远不如刘备,更别提和其他策士级的谋臣相比,《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对诸葛武侯的评论为:

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一段话可能会让很多军师之神的粉丝崩溃,诸葛亮连年兴兵北伐却始终不能成功,原因就在于战场上的机变应对、为将的军事韬略,都不是他这个人的强项所致!因此在下一直认为,诸葛亮是一个很棒的行政总管、总理级别的人物,但他打仗绝对不像演义所描写得那么出神入化,更不会时常上演用兵如神的"军师奇策",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刘备在世时,要打重要战役时,没有一场战争是让诸葛亮担任主要的军队策士,来为战争出谋画策的,因为刘备自己,就是行伍用兵的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