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负盛名的两代潮剧“五朵金花”

历史悠久的潮剧艺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出现过两个辉煌的“黄金十年”,第一个“十年”是从1956年成立广东省潮剧团起至1966年;第二个“十年”是潮剧院恢复建制之后从1979至1989年。这两个“十年”间,潮剧艺术百花齐放,良才辈出,不但各剧团重新发掘、恢复、创作出一批叫座又叫好的经典剧目,而且相继涌现出以两代“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一批艺术精湛、久负盛名的潮剧艺人。

久负盛名的两代潮剧“五朵金花”

第一代“五朵金花”,左起:吴丽君、肖南英、姚璇秋、范泽华、陈丽华

第一代潮剧“五朵金花”的徽号肇始于1960年,由当时的香港媒体率先叫响。其时,成立仅4年的广东省潮剧团(院),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下,切实落实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文学艺术方针,狠抓艺术与人才培育,打造出被誉为“三块宝石”的《辩本》《扫窗会》《闹钗》以及《陈三五娘》《苏六娘》《辞郎洲》《芦林会》《刺梁骥》《闹开封》《挡马》《铁弓缘》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潮剧剧目,两度晋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在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南昌等地公演,好评如潮,涌现出姚璇秋、范泽华、肖南英、吴丽君、陈丽华等一批优秀演员。

这新晋的五位新秀皆生于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年龄相仿,受教于潮剧顶级名师,功底扎实,技艺高超,行当涵盖了青衣、闺门旦、花旦、女小生,其中姚璇秋与吴丽君工闺门旦,范泽华主攻青衣,肖南英花旦应工,陈丽华则主演女小生。风华正茂的她们先后在《陈三五娘》《苏六娘》《芦林会》《闹钗》等多部大戏中担纲主演,名动京华、蜚誉南北。1960年5月她们随广东潮剧团首次赴港演出,凭借《荔镜记》的黄五娘、益春,《续荔镜记》的黄五娘,《苏六娘》的苏六娘,《芦林会》的庞三娘,《闹钗》的小英,《刺梁骥》的邬飞霞等角色,征服了香江观众,风靡一时。1960年5月27日,香港《新晚报》刊登评论文章,将姚璇秋、范泽华、肖南英、吴丽君、陈丽华誉为潮剧“五朵金花”。这五人声艺俱佳,“膺选”属实至名归,且各有看家绝艺:姚璇秋人物塑造功力独到,几乎演谁像谁;范泽华唱功了得,“活五”曲韵味浓郁;吴丽君以金声玉振、台风稳重见称,与姚璇秋好比是“姚黄魏紫”;肖南英美丽清纯,才艺轶群;陈丽华凭出众的戏胚和潇洒的表演出线。

第一代“金花”以梦为马,不断探索,盛誉之下不忘初心,勇攀艺术高峰,成为潮剧首个黄金十年时期的剧团台柱,尔后几十年间为柬埔寨、泰国、新加坡等国内外观众献艺,并积极培养接班人,向青年演员传承《荔镜记》《扫窗会》《芦林会》《槐荫别》等剧目,为潮剧的薪火相传发挥光和热……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二代“五朵金花”得名于1982年。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各级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勠力同心,潮剧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各地剧团人才辈出,以吴玲儿、郑小霞、孙小华、蔡明晖、吴楚珊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演员在剧团的培养下迅速崭露头角,分别在《荔镜记》《三篙恨》《柴房会》《闹钗》等剧目中挑梁主演,让人们欣喜地看到沉寂多年的潮剧后继有人。彼时吴玲儿还被潮剧大家姚璇秋收为入室弟子,郑小霞由著名作曲家马飞亲自调教,深得真传……她们在潮剧的埒材角妙中脱颖而出,其中吴玲儿以《王熙凤》中的尤二姐,郑小霞以《六月雪》的窦娥,在1981年广东潮剧院举办的青年演员会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孙小华以《思凡》中的色空,蔡明晖以《搜楼》中的彩云,还有吴楚珊,均获得二等奖,成为炙手可热的潮剧明星。

从1979年底至1982年初两年时间内,广东潮剧团先后两度赴香港、泰国和新加坡演出,受到高规格礼遇。在1982年1月13日至2月13日剧团赴新加坡国家剧场演出的一个月中,这五位二十出头的演员,分别演出了《金花女》《春草闯堂》《赵氏孤儿》《柴房会》等戏,以甜润的唱腔,亮丽的扮相,清纯的表演,赢得了狮城观众的一致赞誉,名噪一时。新加坡《南洋商报》于1982年1月27日刊登了题为《广东潮剧团的五朵金花》的评论文章,肯定了郑小霞、吴玲儿、孙小华、蔡明晖、吴楚珊的表演艺术,并将她们并称为“五朵金花”,这是继姚璇秋等人后,潮剧演员被海外媒体再度命名为“五朵金花”。

久负盛名的两代潮剧“五朵金花”

第二代“五朵金花”,前排左起:孙小华、吴玲儿、郑小霞;后排左起:蔡明晖、吴楚珊

1983年青年节,第二代“五朵金花”在福建漳州合照留影,这一帧照片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被挂在汕头外马路青春摄影店的临街橱窗内,吸引了过路的人们驻足流连。“五朵金花”秀丽的面容、青春妙曼的倩影,给人们留下美好印象。

如果第一代“五朵金花”是潮剧继往开来的一代,那么第二代“五朵金花”则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她们在剧团前辈的扶掖下奋力拼搏、勇挑重任,在潮剧青黄不接时期接力续唱,主演了《张春郎削发》《飞龙女》《古琴案》《汉文皇后》《皇帝与村姑》《谢瑶环》《无意神医》等戏,让古老的潮剧焕发青春和活力,此后多次随团在国内和香港、澳门等地献艺,名振东南亚,流传至今,影响甚广,各阶层的观众群体迄今仍对她们的艺术念念不忘,津津乐道。

两代“金花”与她们的师长、同仁共同缔造了潮剧两个“黄金十年”。在这两个鼎盛的十年中,古老的潮剧不但走出潮汕,走向全国,而且跨出国门,走向海外,迅速打响知名度,让海内外观众领略到“南国奇葩”的艺术魅力。

两代“五朵金花”在潮剧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厚的一笔,为潮剧增添了诸多熠熠生辉的舞台人物形象,为剧种的繁荣发展和潮剧艺术在海内外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数十年来,她们的艺术形象,留在潮剧的长廊里,留在观众的记忆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