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四月读书月,一起走进爱书人的世界】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这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大院,

屋顶上枯黄的杂草还未泛青,

随风飘摇。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晋城最早的新华书店就坐落在此,

伴随着晋城几代人的成长,

承载了无数人的阅读故事。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院子里,一位中年人目光不舍地端详着这里,还时不时抬头望向二楼北边的一个房间。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他是陈虎法,一个老新华人。

1987年8月的一天晚上,一位同学跑到他家里,大声喊道:“录取了,陈虎法你被学校录取了。”全家都很激动,要知道,高考被学校录取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他用颤抖的手接过这封录取书,“山西省图书发行学校”映入眼帘,从那一刻起,他与新华书店结缘三十余年。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1989年8月,经过山西省图书发行学校两年的专业学习,他被分配到晋城市南大街新华书店门市部工作,成为一名正式的“新华人”。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回到晋城工作,看到“新华书店”四个毛体大字,亲切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阶梯上的门也是现在很难见到的老式木门,屋子里每天都是挤满了人。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图书上架、新书陈列、图书整理、接待读者、打扫卫生……每天都干得起劲。“当时还是闭架售书,图书放在玻璃柜台和柜台后面的书架上,我就站在柜台后,主要卖种植养殖的书。”

“那时临近新年,各种挂历、年画的到货,很多人都来抢购,挤满了大厅,我们就从早到晚都在喊着,直到一个个声嘶力竭,队伍还是排到了门外。”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上世纪90年代,新华书店开始开架模式,没有柜台的阻隔,顾客可以随自己喜好翻阅后购买,这个时期,是新华书店最红火的年代。人们蹲在地上看书,一到周末,就有很多孩子前来,捧着本书看。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说到当时卖得最火的图书,陈虎法突然笑了起来,“男生都喜欢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女生都喜欢琼瑶的言情,文艺青年就买徐志摩的书,你很难想象这些书在当时的火爆程度,销量不得了。”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书店院里摆摊展销的情景 )

当时新华书店所有的书由火车运输到孟匠,然后他和同事一起去孟匠大库房提书,1000多件的图书,一件30斤,拿上就往车上搬,一趟趟地跑,第二天胳膊绝对又酸又疼。

其实,陈虎法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小人书,遇到好看的故事,不吃饭也要看完。这些小人书全部是跟别人借的,直到七岁上了学,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书:一本《语文》,一本《算术》,十分爱惜,还怕弄坏弄脏了,他都用旧报纸包上书皮。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几年后,他又被调到泽州路新华书店,当过营业员、组长,后来负责进货、联系出版社……时光太快,一眨眼功夫,皱纹已爬上他的眼角。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晋城新华书店的前身是太岳鲁迅书店,1951年8月,更名为新华书店晋城支店,地址迁到大十字口东,也就是今天的南大街书店。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书店始终矗立在这里,不断滋养着晋城人的精神世界,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是人们心中的地标建筑。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很多人对新华书店都有特殊记忆。那时的人们,基本每周都要去一次新华书店,按照老师要求买教辅资料、工具书。每到寒暑假,不少人都曾被父母寄放在书店,逛个大半天再回来找孩子,他们很放心。那时一说要买书,首先想到的就是新华书店,有些畅销书还要托关系排队才能买到。

对于退休职工刘晓宽来说,去新华书店看书、买书是一辈子的习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没有变,是温暖的思想灯塔。”某种程度上,新华书店陪伴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上世纪60年代在晋城师范上学就开始在这儿看书,参加工作后也经常去看书。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与新华书店结缘三十年了,陈虎法的身上也深深刻上新华书店的烙印,“新华书店,不单单是卖书的店,“新华”二字告诉了它的神圣使命和永恒职能。”他期待着半年后这里整修完毕的样子,“我一定会回来看看。”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新华书店改造效果图

陈虎法已经进入天命之年,但是他与新华书店的“而立之年”正在等待绽放,他依旧选择坚守文化阵地,为读书人营造永远的精神家园,照亮和温暖更多人的心田。


南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END

红果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