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未及時讓座老人,老人卻坐女子身上,豈有此理!

甘肅某路公交車上近日又發生了一起奇葩的事情:一位年輕女子因為未及時給老人讓座,老人竟然直接坐在女子腿上。事情一出就在網絡媒體上引起了熱議,關於給老人讓座的新聞已經不再是新聞了,而是奇聞,各種各樣奇葩的事情在老人身上上演。

女子未及時讓座老人,老人卻坐女子身上,豈有此理!

2017年在某地,一輛公交車上的女子未給老人讓座,隨後就遭到老人的各種辱罵,甚至動手直接毆打女子。而該女子其實不是不讓,只是因為身體不適。

2018年河南某地,一輛公交車上因為年輕男子未給老人讓座,隨後招致老人的辱罵,年輕人不堪忍受中途下車,隨後老人在車上突發心臟病病逝,為此老人家屬通過法院要向年輕男子索賠。

女子未及時讓座老人,老人卻坐女子身上,豈有此理!

這樣的事情這幾年發生了許多起,很多的老年人在這些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並不是多麼的“光彩”,也一直是整個社會在激烈討論的問題。

我們很多人都坐公交車,特別是一些年輕的上班族,每天可能最痛苦的時間都是在公交車上度過。每天早高峰時間,急於上班的職業一族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反映:當公交車開到一些人口比較密集或者老一點的小區的時候,總會有幾個老人“奮不顧身”的擠上車,其實他們的很多就坐一站路或者兩站路,為的是趕個早市給家裡買上今天或者明天要吃的新鮮蔬菜。在這個時候其實很多的年輕人內心是非常鬱悶的,到底讓還是不讓。

女子未及時讓座老人,老人卻坐女子身上,豈有此理!

讓吧非常不甘心,自己好不容易搶了一個座位還想趁著時間休息一會好好好上班;不讓吧有讀了那麼多年的大學,從小就被教育要給老年人、孕婦讓座。其實這是一個很糾結的社會現象。

單純從我們國家的法律層面而言,並沒有哪一條法律就明確規定了年輕人必須要給老年人或者其他人讓座。更多的是處於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尊老愛幼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從上幼兒園開始都被老師教導要尊敬老爺爺,過馬路要扶老爺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碰見老爺爺要主動給他們讓座。在現實社會中其實讓座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的年輕人即便是非常的勞累,當看到老年人上車的時候也還是會主動站起來給予讓座的,可以說我們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

女子未及時讓座老人,老人卻坐女子身上,豈有此理!

問題難道就是出在老年人身上?我曾經好幾次在公交車上碰見一些老年人,當年輕人給他們讓座的時候他們會直接拒絕;也曾經碰見過老年人直接對年輕說:“你們坐,你們上一天班了,我沒事就是出來轉轉,不累”。大部分的老年人是非常通情達理的,知曉年輕人生活的不容易。問題在於極少數的老年人被這種良好的社會習慣給寵壞了,在他們看來向老年人讓座就是應該的,如果不這樣做就不禮貌,對不起社會、對不起他。

女子未及時讓座老人,老人卻坐女子身上,豈有此理!

而且他們還習慣以老資格的身份來教育年輕人,甚至直接是辱罵或毆打。倚老賣老是他們驕橫的資本,片面的認為法律也好、道德也罷都無法對其約束才助長了一些不好的現象發生。

女子未及時讓座老人,老人卻坐女子身上,豈有此理!

其實我們還是要用一種非常正面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中國有數億的老人,極少數的老人可能因為脾性、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衝動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在法律和道德約束的前提下,我們應該更多的是給予幾分寬容,畢竟誰都有老了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