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80余年前的1936年,青岛市曾进行过“青岛十景”评选,当时评出的青岛十景深受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青岛十景”中的个别景观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75年后的2001年,青岛二次评选了“青岛十景”,试图用“新十景”取代“老十景”。然而,不论文化内涵还是景致风光,相比较2001年版“青岛十景”,人们还是更钟情于1936年版的。

如今80多年过去了,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那些曾经的青岛最美景观。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飞阁回澜

栈桥位于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连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顶飞檐,题名“回澜阁”。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栈桥作为老青岛的象征,是毫无疑问的青岛地标。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琴屿飘灯

小青岛原名青岛,德占时期称为“阿克那岛”,日占时期称为“加藤岛”,当地居民习称“小青岛”。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上设灯塔,乍明乍暗,风雾中更觉闪灼尽致。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著名作家郑振铎称“琴屿飘灯”一景的妙处在:“海面上时明时暗的红灯,如同乘舟于海上。”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穹台窥象

在青岛市区诸多山头公园之中,唯独“穹台窥象”被列为青岛十景之中。穹台,即指坐落在观象山巅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观象台在观象山巅,备置仪器,以资测候。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又改称气候测量所。1924年,我国正式接收改称观象台。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观象山海拔79米,山势和缓,顶部平坦,花木葱茏,环境幽美,山顶处还有全国水准原点,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皆由此点起算。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汇滨垂钓

海滨公园在汇泉角偏西,沿岸岩石起伏,最宜垂钓。日本第一次侵占期间,将此地的黑松林带改建为“曙滨公园”,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称“海滨公园”。1930年前后,青岛市政府在此砌石铺路,后更名为“若愚公园”、“海滨公园”。1950年,为纪念鲁迅先生,更名为“鲁迅公园”。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鲁迅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东临青岛水族馆和第一海水浴场,全长连绵2公里,占地面积约4公顷,公园内红礁、碧水、青松、幽径、亭榭逶迤多姿,景色迷人。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东园花海

原系会前村村址,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先后将该村全部土地收购,废村拆房,辟为植物试验场。建了林木园地,果木园地,集中各地的花草树木。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形取成了此园特有的景色,并逐渐成为以树林、果园、花木为主的公园,后取名为“森林公园”。一战时日本代德国统治青岛,又进一步扩种樱花,公园也更名为“会前公园”、“旭公园”。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改名为“第一公园”。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5月又更名为“中山公园”,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青岛中山公园三面环山,东傍太平山,南向大海,是青岛市内植被景观最有特色的风景区,素有“东园花海”之美称,同时也是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群卉所萃,又不仅樱花为大观也。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会崎松月

汇泉一作“会前”,与太平角并峙海中,形如鹿角,崎上多松,最宜眺月。至于“会崎松月”这个名字,“会”作“会前”讲,就是“汇泉”的别称,“崎”是说明汇泉角的形态很像鹿角之类的角状物,“松月”就直白很多——倚松眺月,傍海听风,美不胜收。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位于汇泉角的“会崎松月”,其实是太平湾的景色,因为“会崎松月”并不是独立的,它的魅力需要太平湾东端的一个借景来烘托,从而彰显出太平湾静谧的意境。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湛山清梵

湛山寺建于湛山之阳,寺僧朝夕课诵,暮鼓晨钟,助人警醒。

青岛湛山寺菩提院外,一座青砖灰塔矗立在寺东南,这是一座八角七级宝塔,塔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登塔则可以尽览青岛东部的山海风光。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宝塔与寺呼应,背山面海,水光山影,壮观秀丽,为老青岛十景之一“湛山清梵”,从而使湛山寺有“北方丛林明珠”之誉。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燕岛秋潮

浮山湾东侧有燕儿岛。顾名思义,燕儿岛就是一个形若飞燕的小半岛,燕嘴之处,湾内湾外,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非常壮观。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后来,燕儿岛从荒芜的海滩变成了繁忙的北海船厂,现在又变成了奥帆基地。燕岛还是原来的燕岛,秋潮也还是曾经的秋潮,只不过曾经沉默的燕岛融入了时尚的元素、往复不息的秋潮也包容了多元的气息。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登瀛梨雪

登瀛居民艺梨为业,自沙子口以东,山多植梨,花开如雪,掩映增姿。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登瀛原名登窑,1934年易名登瀛。明朝永乐初期,王、李两大宗族从外省迁居此地,初到之时遍布炭窑,遂定名“登窑”;上世纪30年代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考证出登窑曾是徐福伐木造船的地方,故改“登窑”为“登瀛”,意思是徐福从这里出发为秦始皇寻长生药,登上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的瀛洲。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登窑位于九水风景区南部,自古登瀛祖辈们就大面积种植梨树,春天梨花盛开,十里似雪,又有“十里梨雪”美誉。秋则果实累累,行在其中,恍如洞府桃源,游人如织。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丹丘春赏

丹山附近广辟果园,桃杏李枣葡萄林立,暮春花事,适如其名,东西二亭,遥遥相对。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丹山周围多种果树,阳春三月,桃红李白,漫山遍野,灿烂如锦,构成“丹丘春赏”名景,1936年被评为青岛十景之一。前人有诗赞曰:“樱花落尽逐芳尘,此际丹山浩荡春。万顷嶾脂千岭雪,艳阳烘醉白头人。”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青岛记忆】1936年评选的青岛十景,你知道几个?

其实,大多数青岛人都会路过丹山的,因为只要是从308国道进出青岛,那么就必定会经由此地,也许提起十梅庵会让更多人了解其位置的所在。丹山周边,以前环聚着大片的果园,各种果树繁盛其间,尤以桃花最为娇艳,同样是暮春时节,遍山花开满目粉嫩,此为“春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