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扔东西的人是什么心理?

dayu23



不请自来,因为觉得很有发言权←_←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妈妈要扔旧衣服的时候,我都要搬个小板凳坐在她身边看着她扔,确保她丢的衣服我真的不想要了才能扔。

确实,我在丢弃物品方面真的有点心理疾病。 其实很多衣物真的不会再穿了,我却会坚持留在柜子里。要不是老妈坚持要扔,我十几二十前的衣服还能很好地保存着。

我也曾尝试过在换季的时候,把长期不穿的衣服放进垃圾袋,丢掉。但是一拿起那些衣服,总想到日后肯定还有用得上的时候,所以又收拾起来放进柜子,把衣柜塞得满满的,然后每次找东西的时候,柜子里都是乱七八糟,找了半天最后还是随手拿了一件衣服穿了。


与童年记忆息息相关

我知道,我的无法丢弃物品习惯,跟我早年和外婆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外婆对待家里的物件就是这样的,能不扔就不扔,特别是衣服。小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衣服破了补补再穿,如果大了衣服实在穿不下了,可以把旧衣服用来扎拖把什么的。

而现在的生活虽然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我还是经常会有这样的心理:“啊,扔了好可惜……其实还可以用来……” 、“啊一看到这个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它其实也算是承载了一段珍贵的记忆……” 。

小学的语文数学书,中学的日记本和别人送的信,高中的MP3和同学录等等,至今还躺在我老家的柜子里。虽然一年到头也看不到几眼,但是它们在那里,我才心安。


从囤衣服到囤知识

因为自小喜欢看书,所以等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时候,就想去逛书店就想买点什么书。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宿舍,桌子上床头都装满了我买的书,总想着“以后有时间就看”,可是有些书买回来根本没看。

同样的习惯在看文章时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知乎上看到一些感觉有用的文章,就会放进收藏夹,想着“先保存下来以后看”,不断攒,不断攒,不断攒……结果文章存了数百篇,真正用心看完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爱囤东西是病,得治!

以前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因为性格太懒所致,后来看书才知道自己很可能有囤积癖,也叫“松鼠症”。指的就是喜欢购买、收藏、囤积一切“某天可能会用上”的东西,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哪怕这些东西基本不怎么使用。

过度的囤积很可能伴有强迫症,收集时既愉悦又痛苦,扔掉时既解脱又焦虑,内心不断处于矛盾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囤积都需要改正,大部分人都有点小小的囤积症。可如果你发现囤积行为让你感到痛苦,生活也因此而混乱时,那就真的需要积极寻求帮助来改掉这个习惯了。


浅浅悠


这个问题我想要回答。

因为我本人也是这样的人。

我从自身感觉和想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应该靠点谱。

不舍得扔自己的旧物品,跟节省稍有关系

我的鞋子衣服,一般都穿三年之久,哪怕这些都是地摊货也是如此。

我时常在心理暗示自己,不扔这些东西是因为这些东西还能用,因为自己穿东西比较爱惜,同样的东西要比别人用的久很多。

其实真实的内心想法却是:“扔什么扔啊,扔了就要买,买就要花钱,能用就先用着吧,反正无视别人看自己的态度。”

坏掉的、不能用的,还是舍不得扔,跟节俭或怀旧稍有关系

我也不知道用“节俭”这个词够不够准确,因为内心总感觉这些东西放着,可能在某一个时刻可以用的上,既然有可能用的上,那就放着吧,实在是没办法说服自己把它们扔掉。

另外有“怀旧情结”的人,也不太容易做到随便扔旧物品,因为不经意间看到过去的物品就有可能会想起一段回忆,怀旧的人喜欢这种感觉。

总结:题主所说的感觉它们都有生命,其实就是有“怀旧”心理,有“怀旧”心理的人感情都很敏感,也最不容易丢弃旧物品,因为对旧物品有感情。


蜗牛之路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丰富,我们不断购买新物品,又舍不得扔掉旧物品,导致新物品的作用受限,而旧物品则放在角落占据着空间,默默吃灰。心理专家认为,这其实属于一种具有病态心理,如何理解呢?贪婪

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一个角落,堆放着一些过去的东西,或是因为价格便宜买回来却发现没有用处,或是用过几次之后觉得不合适,又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

他们满是灰尘,对当下和以后没有什么用处,但我们就是舍不得扔,因为这些都是自己花钱买的,扔掉他们就是浪费,放在一边才更让人心安。

其实,这体现了人类贪婪的一面,明明对你已经没有了用处,却因为自己的贪欲而不肯舍弃,我们以为我们抓住了它们,其实是对自己的束缚。

囤积强迫症

我们错误地认为,它们是我们付出的钱、精力的产物,其实,他们是我们错误决策的代价,我们如果将他们保存,就会给我们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买错的东西依旧在身边,我并没有失去什么”。

然后,我们就会麻木地继续买进“鸡肋物品”,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者甚至可能患上囤积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无节制的囤积和收集各种无用的物品。

沉溺于过去

还有一种常见的表现为“睹物思情”,一些对个体有特殊影响的物品承载着特殊的感情,看见它们我们就想起了自己的旧事。

并且, 很多时候,它们往往是带有负面情绪的物品,下定不了扔掉他们的决心,就把它们放到看不见的角落,以求心安。

我们并不是说怀旧不好,只是,过度沉溺于过去容易迷失未来,过去的辉煌或是失意都已经随风而消散,什么都不肯舍弃的人,什么也得不到。不肯从过去的辉煌中醒来,那也就是你最终的高度。

山下英子认为,未来是神的恩赐,不应该总在期盼未来,人们应该活在当下,不计较过去的种种,活成一个乐天派。

舍弃的是东西,更是自己过去的种种情绪,我希望大家每天醒来都是新鲜充满活力的自己,而不是因为过去的种种而迷惑,今天终会成为过往,活在当下。

刘墉先生说,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那些对自己没有用的尽快舍弃掉,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生命漫长却又短暂,难道要背上那些无用的东西来让自己错过那些我们真正需要的吗?

那些我用不到,但我舍不得丢掉的东西,它们占据着我的空间,影响我的心情,左右我的抉择。人的一生不应该大步向前,勇敢一些的尝试新生活吗?

舍与得是值得人们品味一辈子的话题,那些拥有可能会心安,但没有也不会困惑的杂物还是请各位扔掉。


第一心理


舍不得扔东西的人,应该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想法。



节俭

是一个节俭的人,受过穷,过过苦日子,觉得什么东西扔了都可惜,都是浪费,所以都留起来。

习惯

已经养成了习惯,对之前的物品用的很顺手,有了感情,不舍得扔掉。

情怀

一种恋旧,一种情怀,舍不得扔掉旧的东西。

懒惰

不喜欢去扔,总是把一些东西随处放,随处累积,越积越多。

其实,人的一生需要学会不断的扔掉一些东西,才会让新的东西走进你的视野。学会扔掉没用的东西,会让你的生活更快乐!


心态决定一切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舍不得扔东西。这一类人,大多有怀旧情结。

我的女儿上一年级时,为了接送方便,买了辆电车。从此以后,无论春夏秋冬,风中雨中,它都陪着在路上走过。

电车载着我看路上的风景,载着女儿的童年,也载着我满满的爱。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一转眼电车跟了我八年。它已成为我的一位故友,但,它老了,身上的零件会莫名的呻吟。

老公说:换一辆新的吧。

我摇摇头,说:它陪我的时间,比你陪我的时间都长。要换就换你,也不会换它。

时间的车轮无声,可是它一刻也没有停止前行。

那一天还是来了,我偷偷地瞒着女儿,把电车骑到车行,然后交上钱,骑了一辆新车。

我走的时候不敢回头看身后的老电车,我知道它肯定会怨我心恨,抛弃了它。

我的泪奔涌而出,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老朋友,如果有轮回,如果有缘分,我们还会再见面。

舍不得扔东西的人,会在旧物上,看到回忆中的悲伤与欢喜,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七色花666


真巧,遇到了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如此,经常给人们一种很纠结的表现,这个衣服那对耳环到底该不该丢掉?举棋不定的样子使人默默的笑了……


但在现实中每个人的心理想法都不同,有的是此物对于我很重要,可能是从小到大的陪伴;有的是此物真的很实用,以后可能会用到(远见);有的是此物对我的意义非凡,可能是另一半送我的哦。


无论是什么原因,有人会说:旧的不去新的怎么回来呢?那么小编认为此人是愿意接受新事物,不守旧,用于现身的一种。家中事物一直良性循环着。


还有另一种人是愿意接受新事物但对旧事物有一丝恋恋不舍的情节。家中可能呈堆积如山状哦!


最后一种是非常保守的,家中旧物有可能很多,就如同长夜漫漫中唱一首老歌,回往到童年重新来过,让这些事物再次伴我长大……


文旅房产18310018208


我也是一个舍不得扔东西的人,也许是知道“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而已”的道理吧!总感觉每一样东西都迟早会派上用场的,我买的一辆红星拖拉机,整整用了十八年,后来的五六年里,其实都没有用了(另有一辆大车),但是还在舍不得卖了,直到已经锈迹斑斑了才忍痛割爱(于去年卖了)了,但还把它照了几张照片保存着的。


唐树江94327506


我也是一个舍不得扔东西的人,总觉的以后可以用到还可以在用用,节省吧省的以后还要花钱去买,有时候比如在特定时间里买的东西就算坏了也不舍得扔,有纪念意义,家里我老公从小到大衣服,鞋,上学时的笔之类的,还有玩具都没舍得扔,上次回去后宝宝还玩了爸爸的玩具哈哈😄!可以做传家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