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戴望舒的《雨巷》,很好的诠释了雨中小镇的味道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娇嫩的鲜花在雨水冲刷下分外妖娆


让CK小镇的雨巷更加悠远……。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阴天时,白色的房子与天空融为一体


我们在欧洲最波西米亚的小镇——克鲁姆洛夫又名:CK小镇,正赶上细雨连绵的阴天。两天的行程,按说在巴掌大的小镇小镇里逡巡,时间留的确实有点多了;可是正是因为这充裕的时间,这是因为天公作美,让细细的波西米亚的眼泪清晰的洒在克鲁姆洛夫的脸上,让花愈发娇艳、让红顶愈发浓艳、让河水的中倒影越发摇曳;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被“U”形的伏尔塔瓦河一分为二的CK小镇


克鲁姆洛夫(Cesky Krumlov,取其英文名字的两个字母,故称CK小镇)字面上的意义是“河湾中的浅滩”,这生动地描述了小镇的环境。这个小镇被U形的伏尔塔瓦河分隔成两部分: 一边是位于北边山丘上的城堡区;另一边是在河套中央被河流包围的旧城区。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克鲁姆洛夫城堡教堂的整个色调与小镇的风格不很搭调


小镇最高的建筑,是一座气势恢宏的中世纪城堡——克鲁姆洛夫城堡。这座城堡建在有岩石的山上,由南波希米亚当地的豪族维特克家族始建于1240 年,城堡成为了美丽的克鲁姆洛夫小镇的始建。由于地势险恶,易守难攻,曾是战略要塞,后来成为维特克家族的下榻之地。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斜顶房、房顶视窗、远处的尖尖教堂在捷克都比比皆是


城堡的规模非常宏大,在波西米亚地区仅次于布拉格城堡。而小镇上的大部分的红顶房子则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多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斜顶红瓦的房子,在CK小镇比比皆是


如今,我们看到的色彩丰富完美秀丽CK小镇横跨了黑暗的欧洲中世纪的后期、以及色彩斑斓、思想活跃文艺复兴的初期,因此建筑风格有很多细微的差异:如果你仔细的克鲁姆洛夫城堡与克鲁姆洛夫镇上的房子你会发现,色彩上有非常大的差异。毕竟中世纪的黑暗,也会完完整整表现在文化上。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小镇的石板地,在阴雨下色彩相当浓郁


跨越1000多年的中世纪是政教合一的社会政治体制,宗教完全深入到世俗社会中,成为凌驾于君王和人民之上的最高权利。在这种体制下,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文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房东家的飞行员眼镜,挂在窗口很有趣


在CK小镇上,灰暗与明丽的色彩是并存的;这也恰恰反映了中世纪的灰暗多灾,与后来的文艺复兴,以及再后来的工业革命与现代文明的色彩斑斓之间的极度反差。


CK小镇,我独爱阴雨霏霏的时候,用色彩阐述历史让天地为之动容


因此可以说,整个那个时代的历史都在小小的克鲁姆洛夫小镇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