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带一路”国家播撒电商“火种”,京东、阿里巴巴很在行

为“一带一路”国家播撒电商“火种”,京东、阿里巴巴很在行

33岁的Rachmat Sofian曾是一名印尼雅加达的网约车司机,两年前的一次工作变动,为他和家庭带来了欣喜的变化。“2017年,我成为京东印尼的一名快递小哥,如今我已经是一名高级配送员。每天骑着摩托穿梭在大街小巷,以最快的速度把包裹送到客户手里,是我最大的满足。一年多的时间,我的工资增加了30%,在这里工作能看到好的前途,家里有三个小孩,我会为他们更努力地工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不断推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积极乘风出海,将多年积累的发展经验和成熟的商业模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在合作共建的过程中,不仅促进着双方的贸易畅通,也增进了沿线国家的税收及居民福祉。

洋溢着阳光般笑容畅谈自己生活变化的Rachmat Sofian只是与“一带一路”同行并收获新希望的一个缩影。在这个“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京东从2015年独立建站并搭建物流基础设施,短短三年间已为印尼当地提供了超过5600个就业岗位,物流服务覆盖超过400个印尼城市,有效改善了当地网购体验。

为“一带一路”国家播撒电商“火种”,京东、阿里巴巴很在行

中国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海外落地开花,也在当地开拓了全新的就业岗位。 2019年1月,京东物流无人机首次试飞,为印尼爪哇岛的一所小学运送了教育和体育用品等捐赠物资。Asha wadya saelan担任此次试飞项目的飞行师,他表示:“印尼人口有2.6亿,分布在1.7万个岛屿上。与传统的公路、火车或航空运输相比,无人机将让难以到达地区的运输更快,更具成本效益。相信有一天,无人机运输将在印尼的各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在将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操作标准向海外市场输出的过程中,中国电商企业也更为明确这个理念:对当地人才的培养、“软实力”的建设更具可持续性,也更能让“民心相通”。

今年3月,马来西亚的谢雪莲(Francesca)所创立的GoGet兼职工作匹配平台,因为当地人带来了更多工作机会,获得了联合国资本开发基金会(UNCDF)的肯定。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阿里巴巴提供的培训密不可分。

为“一带一路”国家播撒电商“火种”,京东、阿里巴巴很在行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2017年,阿里巴巴与马来西亚政府签署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共建协议,为电商相关从业者、创业者和其他数字化人才培训是eWTP共建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谢雪莲是2018年参与培训的学员之一,在培训中,一直困扰谢雪莲的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如何让团队能力跟上业务增长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她也对公司新阶段的发展充满信心。

除了在东南亚地区,电商的“火种”不断被播撒外,在看来与中国相隔甚远的非洲国家,做与“一带一路”建设同行的电商人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追求。2018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和卢旺达政府签署共建协议,eWTP首次在非洲国家落地后,今年9月,阿里巴巴商学院将迎来首个非洲跨境电商本科班,学生全部来自卢旺达,他们将用4年时间在杭州全面学习互联网、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相关内容,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电商经验。

据悉,这一项目首年计划招收30人,年龄在18~25岁间。招生通知发布不到三周共收到124份报名表,火爆程度超出预期。“希望最终来到杭州的学生们在四年的学习、观察、实践中,找到中国互联网经验与卢旺达民众需求的结合点,成为卢旺达快步发展互联网的‘种子’。”卢旺达高教部部长Emmaneul Muvunyi表示。

为“一带一路”国家播撒电商“火种”,京东、阿里巴巴很在行

而受益于eWTP协议,卢旺达与阿里巴巴在培训领域的交流也更为密切。过去半年,卢旺达派出多批代表团来杭感受中国数字化经验,人员覆盖高级政府官员、创业者、中小咖啡卖家、高校教师、本科学生等。阿里巴巴商学院也曾专程去往卢旺达,与数十名高校学者交流数字经济,将电商课程搬到卢旺达9所顶级大学,帮他们在当地培训面向未来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