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家辅导孩子课业的是妈妈居多?你们家呢?有何利弊?

宋辞318


我发现,不管是我们周围亲见亲闻还是报道听说,大多数家庭,尤其是有小学生家庭,都是由妈妈操心得多些。

君不见,来开家长会的,80%以上是年轻妈妈,听起来专注,问起来急切,而来的少的父亲,往往心不在焉,茫然无动。陪孩子做作业的,大多是妈妈,或不厌其顺,或脑梗发作,声嘶力竭。据《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对1000名小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问“谁陪你做作业”这一点上,母亲远远多于父亲。另外妈更比爸爸喜欢给孩子找课外辅导班培训班,更积极地接送孩子上课外班。

为什么女同胞更愿意投入孩子的辅导呢?当然除了男性的惰性外,父亲往往对着焦躁的母亲束手无策,只好隐退让位,这使女性本身潜藏的弱势心理,容易传导到家庭教育当中,这其实对家庭教育并不正面。妈妈们往往把女性在社会上遇到的弱势遭遇,如招聘中的性别歧视,职业上晋升或待遇的不公平,裁员时的不安感,带入家庭教育中,企图让自己孩子的出类拔萃,或至少不落后才让自己家庭有安全感,因此,妈妈们会主动掌握家庭教育权!

当然,任何事有利有弊,孩子小的时候,母亲细心照顾得好,但孩子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小学阶段,孩子的智力与身体都快速成长,需要家长耐心细致,劳逸结合收放自如的教育于式,即便一个有大学文凭的妈妈,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也做不到理性,往往在孩子数学演算,文字学习出现不理想情况时,会焦躁易怒,悲观失望,搞得鸡飞狗跳,精疲力竭,妈妈们越急躁越啰索越埋怨,会使孩子对学习更容易抗拒或害怕。其实我们感觉到没有,我们小时候,父母都没什么文化,知识不足,对我们的学习不胡乱催促,不骄不躁反而不会使我们对学习产生害怕恐惧。

现在年轻的母亲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在家庭教育上太焦虑了,应当让家庭教育主导权回归家庭,让父亲分担重要角色,让父亲的坦然,镇定,智慧多多传导给孩子,还要多进行课本教学以外的家庭互动交流,以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全面成长!


宋辞318


我们家当然也是我这个妈妈辅导作业,原因就是我是教师出身。哈哈,教师也是普通人,面对自己的孩子,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要七窍流血。


绝大多数家庭中,辅导作业的重任一般都是落在妈妈身上,主要是由于母亲的角色位置所决定的。

1、妈妈脾气比爸爸温柔


一般家庭中,都是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爸爸充当黑脸的时候多,在孩子眼里比较严肃,而妈妈充当白脸,在孩子眼里比较温柔。所以妈妈承当辅导作业重任的时候比较多。


2、妈妈时间比爸爸充裕


一般家庭里面,爸爸担当家庭经济来源的重任,所以时间上没有妈妈充裕,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所以辅导作业重任自然落在妈妈身上。

其实妈妈辅导作业也有很弊端:


1、有的时候喜欢唠叨


妈妈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比较唠叨。一个问题总是忍不住反复说,有的时候还要把孩子曾经的错误翻出来,就是俗称的“翻旧账”。


孩子其实最不爱听的就是妈妈们的唠叨,虽然他们也总是犯错,但是如果妈妈给予正确引导,不唠叨,孩子们也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2、妈妈会有“后遗症”


辅导作业的重任落在妈妈身上,兼顾家庭家务的同时,辅导作业会让妈妈们产生后遗症。比如:因辅导作业而生气;因辅导作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因辅导作业引发夫妻争吵;因辅导作业出现抑郁倾向;因辅导作业二胎妈妈产后抑郁、回奶……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妈妈和爸爸检查作业的比例是9:1,全国仅有10%的爸爸会承担检查家庭作业,而妈妈占90%。其中61%为80后,90后为34%,70后和60后占8%,7%。可以看出来,30至40岁的妈妈是辅导孩子作业的主力军。

辅导作业是个伤心,伤神的任务,看到自己的孩子用知识问题来伤害亲子关系,欲哭无泪,胸闷心疼……各种症状都会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出现,孩子和父母都不容易,在辅导作业的这条路上,且行且珍惜吧!


余争的世界


家长辅导督促孩子学习,应该只局限在小学、初中阶段。家长的所谓辅导,也就能对付一个小学和初中水平,到高中还真辅导不了。

其实,学习上的事就应该是交给学校老师去管,家长负责的应该是弄好生活和陪着孩子慢慢成长。

在家辅导孩子课业的一般是以妈妈为主,作为妈妈来说,女性天生爱比较,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孩子现阶段成绩不是那么好,觉得自己没面子,整个就是非常焦虑的心态,所以很多的妈妈都逼着自己孩子学习,最好是能超过那些别人家的孩子。

那如果爸爸参与进来的话,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了。爸爸不会计较那么多,孩子可以跟爸爸一起玩,一起学,没有被逼着学习的感觉,得到的更多的是来自父亲身上的坚强、忍耐、韧性、自信、幽默等等,爸爸不会要求他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对孩子的要求,也就是做一个有想法的自己就可以了。

我们发现学校里有一群孩子,平时该玩玩,看上去不怎么学习,但因为智商够高成绩很好。 还有一群是靠着刻苦才得来的好成绩,而孩子这种被妈妈逼出来的优秀,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孩子的生长发育,本就不是一致性的,个性化特征很明显。

有些孩子小学阶段非常不错,到中学成绩就落下来了,没有了后劲。而有些呢开始根本就不怎么地,而到了中学不知道什么时间就开始往上冲,甚至是大大的超过了前面那些优秀的孩子。

孩子的发育其实跟作物生长是一回事儿,没到那个生理阶段,如果拔苗助长的话,效果肯定很差。

如果你们家孩子还小,一定要了解清楚儿童大脑的一个发育过程。

其实六岁以前的大脑并不适合背汉字,主要任务是玩、学习周围的人和东西。六岁以后,大脑的模式变了,更适合学习汉字和数学。

当然妈妈要强制教,孩子也能学会,但你的代价就是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该学的东西的机会,影响了大脑发育,将来孩子的格局和后劲就可能不足。

那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得搞清楚小学生学的这点知识其实根本就不叫事儿。小时候就应该先把大脑养好,将来一发力,很轻松就能赶上来。为确保大脑发育,小孩的睡眠时间必须给够,小学生最好每天睡上十个小时。

家长后退一步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顺应生理发展过程,更利于孩子符合自然规律的成长。

孩子不是产品要求统一,应该保持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如果要在家辅导孩子课业的话呢,建议还是应该以爸爸为主,妈妈为辅。爸爸不会那么计较和别人家孩子的差异,这样反而可以给到他一个更加宽松的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私信聊呗。


成竹一家


妈妈在家庭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有人曾经说:一个女性决定了一个家族的三代。

首先,从角色分工来看,妈妈主内爸爸主外,这是传统当中的角色认知。因此,妈妈也非常自觉地承担起家里的一切家务和孩子的教育。

同样爸爸也会自觉地承担起面向外界的一切活动,挣钱养家糊口。

其次,从性格特点上说,妈妈的心比较细,语言比较温柔敏感。而爸爸心比较粗,也相对大大大咧咧,对待孩子也是比较粗犷。

而对于教育孩子这样的事情来说,妈妈对孩子的需求也比较敏感。但是爸爸就疏忽了对孩子的观察,也就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

第三,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妈妈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而爸爸是力量的代表,相对而言就不会有那么强的安全感。因此,孩子在外面受伤了,或者遇到什么挫折了,都想跟妈妈说一说很少跟爸爸说。

当然,妈妈在辅导孩子的成长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着眼点小而细,那么孩子的眼界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如果妈妈的情绪化严重的话,那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其实对于真正好的家庭教育而言,爸爸与妈妈是相互弥补的。我们不能完全把教育的担子交给妈妈,爸爸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好好的承担起来。

有的时候,我们当老师的看到有一个现象是值得庆幸的:那就是在家长会上,不仅只有妈妈的参与,也有爸爸还有爷爷奶奶,甚至还有同辈的哥哥姐姐,多层次的人参与孩子的家庭教育那将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全面,更健康。


六和麦田


在家辅导孩子的,真的是妈妈居多,是因为妈妈的爱子心切,也比较细心,有耐性,现在的社会习俗是大多数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另外妈妈的在家的时间充足一些,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愿望,都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不断进步有好的成绩单,妈妈对孩子的爱多一些,有一句话母爱是伟大的,而爸爸的心粗,没有耐性,很容易 冲动,爱发脾气,让孩子心中产生害怕的感觉。

我们家也是一样妈妈辅导孩子的作业较多,这可能是大多数家庭,妈妈在孩子身上付出是无怨无悔的责任心,也是对自己的孩子爱的呵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