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17岁男孩跳桥?是母亲强势还是孩子脆弱?

A无极啊


现在这个年代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里就一个或者顶多两个,所以可能有些家庭会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或者在沟通上面和在家庭影响上面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内心比较脆弱,不能承受一点打击,比如我孩子是比较外向和没心没肺的那种孩子,我们家庭观念就是学习自主,然后生活自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回来和我们说聊聊,然后他就内心没有压力释放了,要告诉他生命很重要,另外学校可能也是个小社会,一旦孩子自尊心很强那就是这个孩子需要家长多注意,所以也希望有孩子的家长不要一味的强调孩子必须第一必须怎么样的来给他脑子灌输这种思想,在学校也不要做那种特别争强好胜的人,因为那样会给自己无形中增加压力,要告诉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好好生活最重要,以后人生长着呢,不要受一点打击或者挫败就一蹶不振…


莎姐家的快乐生活


这几天都被这个家庭悲惨的遭遇而刷屏,我的学员群中还真转发了一个观点,据说是一个银行的部门早会,全体职员都认为这个孩子太脆弱,是温室里的花朵,以后到社会也活不了。

对此,我是非常非常不赞同的。

就如同这个题目里所问,是母亲强势还是孩子脆弱?我认为,不可妄下断论。

首先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我不希望大家去评判是非曲直,然后道德衡量和绑架这位存于世上的家长,我想她已经够可怜了。作为一个母亲,含辛茹苦这些年,遭遇这样的结局绝非她能想到。我只想借由这个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名亲子讲师,我听过看过太多因为家长和孩子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不良的亲子关系而引发的恶性事件,这件只是其中之一。

首先我们说,孩子是否脆弱?我认为不尽然。即便是我们成人,也有情绪崩溃失控的时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我们的自控力相对更强,处事态度更圆滑,个性更成熟。这些事由于我们的年龄增长以及我们所经历的磨炼。对于孩子,17岁正值青春期,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时期他的大脑容量接近成人,但是大脑的构成还并不像成人,其中最关键的控制理智思考的部分还没有发育完善,因而这个时期的孩子通常都是暴躁易怒冲动和易出问题的时候。如果作为家长能够提早了解到孩子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在极端时候可能处理的更妥善?

再说家长,我觉得她不一定是特别强势的那一方。以我的经验和观察,再强势的父母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也或多或少感到无能为力。但显然,很多家长并不懂得用心去理解孩子的内心。假如真如报道中所说,孩子在校遇到了一些争执,那么这时候如果家长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且具备帮助孩子代谢消极情绪的技能,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看视频中,车子是紧急停在路上,想必车内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执,即便没有后续的事件,在车水马龙的桥上急停也是十分危险的行为。这时候的孩子和大人都已经失去理智控制了。

还记得当年春晚小品的一句名言:冲动是魔鬼!

在育儿的路上,多少次冲动带来了追悔莫及。我也想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问题从小时候开始重视,花再多的钱给孩子报课外班,不如家长学好如何认识你的孩子,如何引导孩子发展。多少课外班的技能性培训,也不如孩子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来得重要。

希望类似的事件再也不要发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正视情绪问题,关注事件解决,也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成长之端亲子教育


4月17日21时,上海市黄浦区的卢浦大桥上出现了让人无比痛心的一幕:一名男孩突然从车上跑下来,冲到桥边纵身跃下。一名女子紧随其后想要阻止他,却没能及时抓住他。





A无极啊


一个17岁的年轻生命,在不经意间消失了!我们痛心疾首,有批评家长的,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有责怪孩子的,不知道怎么理解父母……!

总之,事情发生了!但这类事情也并非少见,其背后的真相和社会问题,更是令人思考!

如果没有高架桥,这个男孩就不会冲动而死!城市、大城市、超级城市、繁华的超级大城市……,多少人在向往?

其实,城市越大,人流越多、比较越強。无数的焦虑、急躁、烦恼……,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抑郁、恐惧、猝死……。

大城市,当普遍的人们还没有能力承受这些压力的时候,当基本的生命还无法接纳不平等的竞争的时候,大城市,何尝又不是一个更大的火葬场!

当我们在赞叹高楼大桥的时候,可曾想过,正是这些所谓的超大,带给了平民的无限痛苦。在一个无情的城市里,他们却要深情的活着……!

大城市,你具备了“厚德载物”的精神了吗?十年、二十年快速催化起来的城市,除了高楼大桥,却没有找到灵感。

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年轻生命,或者因为房子?学习?就业?生意?而奉献了自己的灵魂……这些高楼大桥也许正是扭曲人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未完待续,更多交流,可关注“定慧堂”)


定慧堂


我觉得再发此事的小编或者出版社是很没人性的,不管是任何原因这都是一件悲剧,你们拿出来讨论博眼球加点击很不道德,逝者已逝悲剧不在上演,淡下去吧,难道还不够悲惨???


万事只求伴称心


哎!小时候不好好管教。长大了,又管不了了。你说咋办?


梦里梦外256833407


小时候犯的都是小错误家长不当一回事,不管他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总是用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解决问题了。等孩子长大了,犯了大错才想到要加强管理,谁知道孩子已经习惯了为所欲为的生活,只要家长批评他一下,就会出现这种心走极端的心里。所以孩子的行为从小就要规范好,溺子等于杀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