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闢-搞營銷和追女孩子的手段是一樣的

用戶都不太知道自己要什麼,女人也經常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有個經典的爭論是市場負責人最好是什麼類型的,正方說必須跟用戶像的,比如說賣汽車的,就得找發燒友;搞教育的就得是孩子他媽。到底誰更懂用戶,這個跟追女孩子是一樣的,很多戀愛小白在初戀的時候,喜歡瘋狂地請教女孩身邊的同學、閨蜜,得到的指點往往是“必須對她非常非常好”;“買她喜歡的東西送給她”。聽從閨蜜的結果,最終都是領得好人卡一張收尾。然後看著渣男簡單粗暴,不按套路出牌,霸王硬上弓抱得美人歸。

於是反方來了:渣男是不是比閨蜜更懂營銷呢?這個問題具體分析進去就深刻了。簡單來講,渣男雖然可以三板斧搞定一類女孩,但是用戶總會成熟起來的不是。時間一長,圖窮匕首見,還是看的綜合實力。我們看那些非常牛逼品牌的市場部,其實什麼人都有。老大是閨蜜型的,團隊就有渣男型的;老大是渣男型的,團隊就有閨蜜型的互補。

但是最終結婚與否,婚姻是不是穩定,還是看雙方是否門當戶對,以及互相各自的實力。這可就是產品跟服務才能解決的嘍。

精闢-搞營銷和追女孩子的手段是一樣的

談戀愛需要經營,和用戶溝通也一樣

有的人好不容易抱得女神歸,然後一段時間後就談不下去分手了。當然,渣男可以走馬燈似地換女朋友,就像有些行業或者品牌抱著割韭菜的心態來對待用戶,我們不學。戀愛都是需要經營的,得給她時不時給個小禮物啊,重要的紀念日還得有驚喜,最好每次不要重樣。要知道她爽不爽,不僅是她自己,還有她的閨蜜爸媽七大姑八大姨這邊會流傳你的傳說呢。關鍵是用心

同樣的,很多營銷方式都過於簡單粗暴,想通過反覆打一個USP(Unique Selling Point,翻譯為核心賣點)給全中國的用戶洗腦;或者通過瘋狂補貼來贏得用戶。短期可以有效,我們往長線看,簡單粗暴的營銷方式可以塑造腦白金,但那些知名品牌,如耐克,可樂,華為,小米等哪些是僅僅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就塑造起來的?短期可以砸錢買包包來搞定女神,長期搞下去,人家心目中你就是個提款機或者土豪富二代而已。

精闢-搞營銷和追女孩子的手段是一樣的

每次都必須抱著一炮走紅,否則名落孫山的必勝覺悟

女人是善變的,用戶更是一樣。在現在信息爆炸,移動端佔據了所有碎片時間的年代裡,抬頭博君一笑成本越來越高昂。用戶永遠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就像美女們身邊無數男人圍著,早已司空見慣常見的手段。

品牌建設是零和博弈,在同一品類當中,用戶只有精力記得前幾名。零和博弈的情況下,你的競爭對手贏得芳心,就意味著你沒機會。如果老大和老二在爭取用戶,有可能老三老四全都被擠壓出局。要想抱得美人歸,用老辦法通常是行不通的。就像前10年一股腦兒都投電視廣告,5年前一股腦兒都搞社交媒體,現在都一股腦兒都拍走心廣告。用腳思考也能想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能讓人記憶深刻,後面吃螃蟹的人,不搞創新只是能付學費嘍。就像《增長黑客》這本2011年的書中描繪的用戶增長方式,現在看來已經沒有幾條管用了。

產品思維和營銷思維不同的地方,產品講究的是簡單版本,快速迭代不斷提高,搞產品的經驗很重要。品牌營銷則是每次必須跟所有人不同,不是一炮走紅,就是預算花盡名落孫山。就像你見了夢中情人,第一次表現不好,90%就沒戲了。別說什麼日久生情,那都是被髮好人卡的同學們自己YY出來的。

精闢-搞營銷和追女孩子的手段是一樣的

還得廣撒網,深挖洞

我們之前說了面對用戶機會可能只有一次,不成功便成仁。因此嘗試方法要多樣,機會要多創造。用盡心思,仍然比不過高富帥,最後沒有贏得女神芳心,能勇敢站起來追求下一個幸福,是成為人生贏家的核心品質之一。同樣在營銷預算中,永遠需要留出30%的預算做新的嘗試,有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有可能針對不同的細分人群。測試成功的標誌是能夠成功獲取用戶,並且可以標準化、可複製。比如說3-5年前綜藝市場如火如荼,各種牛奶、汽車等品牌大戶紛紛搭車頭部綜藝節目。當時伊利也就年頭參與各大衛視招標,就能早早鎖定一年預算。這兩年這招不好使了,能否通過網綜,社群等新手段把用戶運營起來?

記住,只有備胎夠多,才有隨時東山再起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