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此時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人體內部的生理環境與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人體各臟腑功能的正常。《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就是這個道理。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1

起居養生:注意防潮

穀雨後,各地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此時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內環境與外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人體各臟腑功能的正常。

養生方面要注意的是:氣溫雖然開始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時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髒氣。另外,由於穀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溼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2

運動養生:柔和適量

在運動上,要講究適當,選擇動作柔和的鍛鍊方式,如太極拳、瑜伽等;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引起屏氣,導致血壓升高等。

可以多到空氣清新之處,比如公園,廣場,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堅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運用物理方法排除體內的溼熱之氣,以與外界達到平衡。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3

精神養生:保持開朗

由於季節的變化,尤其是進入春秋兩季的時候,出現精神障礙或有精神疾患的病人發病率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化,其中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就是春季容易出現的精神問題。

所以,在情志、運動方面需如清明節養生一樣,保持心情舒暢、心胸寬廣,聽音樂、釣魚、春遊、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憂愁焦慮,甚至動肝火,注意勞逸結合,儘量減少外部的精神刺激。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4

保健養生:祛溼保健

穀雨後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溼的環境,溼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

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溼,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溼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5

適當進補:最適宜養肝的蔬菜

特別提示的是: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

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裡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穀雨,切記養好身體三大要處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1

護好關節

身體關節處,尤其是腿部關節,是我們每個人日常運動的基礎。關節最怕的就是溼與寒,穀雨節氣前後,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增加,如果不注意養護,容易導致溼氣入侵。同時,穀雨時節,也是很多風溼關節疾病患者病情嚴重發作的時候,保護關節在這個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2

調養脾胃

初春時節,肝氣旺盛,脾胃較衰弱,而到來穀雨前後,脾胃會逐漸旺盛起來,這時候,是調養脾胃的關鍵時期。脾胃調養好,增強人體免疫力,更可幫助我們排出身體濁氣和廢物。足三里是胃經的重要穴位,每天按揉足三里3分鐘,有非常好的調養脾胃的功效。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3

調養氣血

春季是一年的出始,是身體陽氣生髮的時節,因而,春季是養陽氣,調氣血的最佳時節。穀雨節氣,是春季即將結束的預兆,大家要抓住春季的尾巴,調養氣血,強身健康,預防疾病。補氣養血,調理腎臟,增強人體免疫力,強身健體。

忽冷忽熱 “春捂”到底咋捂?



穀雨,養好身體這三處,身體健康一整年!



穀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容易感冒,需要注意保暖。穀雨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雨量開始增多,但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開始像夏天一樣穿衣服,其實季節還沒有到,溼氣很容易從裸露的部位進入體內。

對於捉摸不定的天氣,很多家長寧可給孩子多穿點,也不願意孩子凍著,說是“春捂”。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春捂也應有度,15攝氏度是春捂的臨界點,超過15攝氏度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誘發“春火”,孩子體內產生的熱,與潮溼相遇,又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與中午溫差大,早晚應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這點,可適當調整穿衣層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夠了。

氣溫雖然開始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外,穀雨時節,此時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髒氣。另外,由於穀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溼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