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进驻家乐福 全力打造“店中店”

摘要: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认为,与家乐福合作是国美“供应链输出商”转型的又一成果,双方优势协同将产生1+1>2的效果。

本报记者 于淼报道

产业观察 | 国美进驻家乐福 全力打造“店中店”

在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遭遇流量瓶颈的今天,各大电商除了选择加入开店热潮外,还有很多则选择了与线下零售巨头“联姻”。

近期,家乐福中国就宣布与国美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具体的合作方式是,在2019年7月底前,国美将以“店中店”模式进驻家乐福遍布全国各地的200余家线下门店,经营品类覆盖所有大家电、3C和智能商品。在这些“店中店”中,消费者可以更便捷地体验到线上线下的模式。此外,双方还将在联合营销、会员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家乐福也由此成为首家与国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店中店”经营模式的外资零售巨头。此次家乐福与国美以“店中店”形式在家电领域建立合作,也意味着家乐福将抛掉家电业务。

对于合作,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认为,与家乐福合作是国美“供应链输出商”转型的又一成果,双方优势协同将产生1+1>2的效果。而家乐福集团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兼CEO唐嘉年表示,家乐福集团正在实施“2022转型计划”,将以开放心态和更多伙伴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

家乐福“牵手”国美

虽然现在才正式宣布两家的合作,但实际上此次合作早有“试水”。据悉,早在去年底,首批国美“店中店”已在北京、上海、无锡及杭州等地共计11家家乐福门店顺利完成改造并成功落地。这一模式一经推出便深受消费者欢迎,截至目前数据,家乐福及国美双方的整体销售情况均较过往有大幅提升。根据此次签署的协议,预计7月底前完成200余家门店的战略合作。

“这次国美以‘店中店’形式合作,相当于进驻了几乎所有的家乐福中国市场门店,在家乐福大卖场内开设国美的专卖店,由家乐福统一收银。”家乐福方面向媒体介绍。

近年来,家电的线下销售受到了电商的强烈冲击,再加上占地面积大、顾客少,没有一定的供应链基础,家电类产品在大卖场中的糟糕情况越来越明显。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现在消费者已经养成在京东、阿里或者在苏宁、国美买家电的习惯,很少有人去综合型超市买家电。一些综合型超市比如永辉超市,家电区常常一个顾客也没有,销售状况可见一斑。

记者了解到,此次与国美合作后,家乐福将承担转运工作,并在选品等方面与国美协商,其他采购、门店人工、配送售后等工作基本都由国美负责。国美不需要向家乐福支付场地租金,但是销售额的一部分会分给家乐福。

其中,“店中店”囊括了国美目前全部的热销单品,包括“大家电、3C商品、智能单品”等优势品类。依托这一模式,家乐福提供线下网点和客流,帮助国美挖掘增量客户,而国美的供应链和专业人员,则能丰富家乐福产品结构,提升购物体验。

因此,有业内人士评价,“店中店”模式是零售企业实现流量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互联网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消费群体,而线下消费群体高频次,在家乐福的消费群体重合度较高,能补充国美的消费者覆盖,合作效果值得期待。”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产业观察 | 国美进驻家乐福 全力打造“店中店”

机遇与挑战并存

企业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联姻”。

资深零售分析人士沈军指出,如今面对零售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传统零售企业纷纷打破行业思维定式,通过跨界合作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去年6月,苏宁与大润发正式“牵手”,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围绕中国大陆地区已有的393家门店和未来所有新店的家电3C业务,采用联营模式。而大润发也是“阿里系”成员,苏宁和大润发的“牵手”,也就意味着苏宁和阿里巴巴关系的更进一步。

“国美在寻找线下的突破口,国美的老对手苏宁和阿里和万达都是合作伙伴,留给国美的只剩下家乐福这种还算优质的渠道。家乐福的电器品类也做得较差,和国美合作,能提升其这方面的品类补充能力。”马岗认为。

在刘步尘看来,目前,国美和家乐福业绩表现都不怎么理想,双方都希望通过新的尝试实现经营层面的突破,这是二者一拍即合的基础。但不宜对该合作抱以较高期待。

的确,一个是专业的零售企业,一个是消费者常常光顾的高频消费场景,最近几年两家的业绩都不容乐观,此时走在一起抱团取暖,也在情理之中。

家乐福集团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唐嘉年表示,他相信家乐福与国美的联合,会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选择和顾客服务,会给双方公司创造新的增长空间,会给中国零售业带来新的增长。

快消品行业专家鲍跃忠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这几年这些大卖场的家电品类经营得很差,包括家乐福,沃尔玛,也包括大润发,这个频率在大卖场中已经下滑得非常厉害,所以从大卖场的角度,肯定要找出一些新的解决办法。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综合零售商来说,想要在每个领域都做大做精是很困难的事情,只有通过跨界合作“联姻”才能进行优势互补,这也是最省钱省力的方式之一。

不过,业界对此次两家的“联姻”也有很多不看好的声音。“可以断言,对双方营收都不会带来大的提升。”刘步尘认为。

家电销售客单价较高,大卖场生鲜等高频消费可以为其导流,看似是双赢的合作,但也不乏挑战。因为,这样的合作也并非没有先例,先例也并非全都顺风顺水。

实际上,早在2014年,物美就曾与国美旗下大中电器建立过合作,但最终大中电器店中店在2016年10月之前基本都已经撤离了。据当时物美相关负责人透露,大中电器店中店撤出的一个原因是业绩不行,双方采用流水倒扣的形式,但物美方面只能收回来房租。

对此,零售业专家胡春才认为,物美与大中电器的合作不能用于直接类比家乐福和国美的合作,因为与大中电器不同的是,国美在电商全渠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这对于顾客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不过二者在选品结构、资源整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去年的时候大润发和苏宁合作了,但是合作以后没有什么太多的效果,也包括沃尔玛在和京东合作,大家都在探索,所以家乐福和国美的合作也是在摸索阶段,我觉得最终不会有好的结果。”鲍跃忠称。

总的来说,双方此次“联姻”,虽有无奈,但是对这两个零售巨头来说都很重要。外界很关注他们如何应对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他们自身的变化。此次合作究竟是否能实现强强联合的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产经新闻

经济成功人士的标志读物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订阅:cien_offical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投稿[email protected]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