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古箏引發的糾紛

柳州市民楊女士開了一家音樂工作室,平時除了上課教古琴、古箏之外,她也會賣一些琴。去年7月份前後,她的一個學員從她那買了一張古箏,沒想到,就為這張古箏,後來卻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糾紛。

楊女士說,她把古箏賣給學員韋女士之後不久,韋女士就向她反映,古箏不太對勁。

一张古筝引发的纠纷

楊女士

她說琴有雜音,她說彈到比較低的會有嗡的聲音。一月底她說是第一次有雜音,拿過來,我幫她換了一套碼子,當時她覺得沒問題了。過了一個星期,她又說有問題。我也沒碰到過這種情況,所以我就跟她說,這次拿過來,雜音再弄不好,年後我們給她換一張新的,因為快遞停運了。

楊女士所說的碼子,是古箏的琴碼,主要作用是支撐琴絃,並把琴絃上的音傳導到面板。可換了碼子之後,韋女士還是說有問題,於是楊女士再次檢查,發現是音孔圈出了問題。經過調試後,古箏恢復了正常,當時,楊女士還拍攝了試音視頻發給韋女士,對方沒有提出異議,就把琴拿走了。不久之後,韋女士又找來了。

一张古筝引发的纠纷

楊女士

她就說碼子倒碼,就是這個東西倒碼,因為這個碼子不是貼在面板上的,它是用來固定的,就是琴絃一拉緊的時候, 它的張力就把它壓在上面了。就是正常彈,我們正常彈,它是不會動。但是她說得很誇張,她說碼是整張倒掉。

一张古筝引发的纠纷一张古筝引发的纠纷

韋女士還發來了碼子倒了以後的視頻,並在微信中說,人走過,碰了一下古箏,琴碼就都倒了,但視頻裡沒有拍攝到碼子倒的過程和原因,記者也試彈了一下楊女士工作室裡的古箏,發現支撐琴絃用的碼子,要費比較大的力才能輕微挪動。楊女士說,她並不認可韋女士的說法。

楊女士

她把那個視頻發在朋友圈上,意思就是說這個碼子“碰瓷” ,讓她一點彈琴的心情都沒有了。我看到其他同行回覆說,這個琴是什麼牌子的?什麼質量的?意思是說這個琴很差。

一张古筝引发的纠纷

在楊女士的要求下,韋女士刪除了發在微信朋友圈裡的視頻,但她提出說不想要這張古箏了,楊女士也同意了。但之後韋女士仍然多次找到生產廠家。

楊女士

這個事情,讓我跟廠商之間很不愉快,廠商認為我沒有好好處理這個事情,整個來講,會對我跟廠商的溝通有不好的影響。

一张古筝引发的纠纷

記者採訪當天,楊女士曾邀請韋女士一同來協商,但對方拒絕了。記者發稿前也電話聯繫了韋女士,她表示對此事無可奉告。記者也就此事諮詢了律師,律師表示,如果認為古箏的質量有問題,韋女士有權與生產廠商和經銷商溝通,但是否真的有問題,還需要請第三方機構進行鑑定。

記者:朱小剛 朱帥

您可能還想看:

柳州一男子多次推輪椅“碰瓷”,涉嫌詐騙被行拘

以購買內部預留房源為誘餌,被告人騙取房款約343萬元

賀州:駕駛員變造車牌被查,7根吸管帶出背後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