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優秀學生一旦考入國際名校,大多都不會回來,這樣是不是在給國外培養人才?

綜合榜爺


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必須認識到如今確實存在不少優秀學生一旦進入國際名校,大多數人就不願意再選擇回國,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造成了國內人才的流失,也是我國教育資源的浪費。面對這種情況,有學者也提到當前的人才外流並不利於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我們自己彙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辛苦培養出的優秀的人才,但是最終成材之後去為他國的發展出力,這種現象難道不可笑嗎?因此,這種現狀繼亟待解決,以此來實現國內人才資源的集聚作用。

優秀人才出國深造畢竟是好事,今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確實提高不少,但是與世界名校之間的實力差距還是不小的。以國外牛津、劍橋、哈佛等名校為例,他們與國內的清華、北大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無論是學術環境,還是教育質量、科研實力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而且世界級的學術大師也大都集聚於世界級名校,對於國內學生選擇到國際名校去深造,提升自己的專業基礎能力,開拓眼界,我們還是應該給予支持的。

但是在他們考取國際名校畢業後,不少人並沒有選擇回國報效祖國,反而留在了國外高校任教或者到國外的科研機構、大型企業等任職,這種現象雖然並不符合我們大多數人的主流價值觀,但是我們無法採用強硬措施改變這類人的思想或者強行要求他們學成之後回到祖國,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這樣的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

從目前的教育實踐來看,越是國內一流高校,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尤其是赴國外名校深造的大學生比重就越高。以2017年高校選擇深造的學生來看,國內“雙一流”高校赴境外高校深造的學生比例超過20%的學校達到13所之多,可以看出我國名校優秀畢業生赴境外深造的比例還是很高的,這些優秀人才赴境外留學畢業後,如果沒有回到祖國,這勢必會對我國的人才集聚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也會在智力儲備上有所損失,給我國的人才培養體系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眾多赴境外留學沒有選擇回國的畢業生來講,他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既有主動性因素,也有被動性因素。國外的生活條件、工作機會、工作收入等相對於國內要高不少,畢竟現在國內對於留學歸國的人才已然沒有上世紀那樣匱乏,“海歸”的經濟價值也有所縮水,在國外優勢的吸引下,許多留學生就不願意再回到國內。

此外,也有部分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也是無奈之舉,出國學費非常高,以美國留學為例,每年的學習費用要在30-50萬人民幣之間,也就是說三四年的學費要超過百萬之多,而如今的留學生回國後的工資待遇也就在10-20萬之間,真正超過20萬的海歸特別少,而在國外他們的收入要遠遠高於這些,在經濟壓力之下,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同時,國外的科研環境與科研設備先進度等都要超過國內,曾經留學歸國的顏寧教授因為遭遇到了國內科研項目評審的不公、同行的排擠、政策的不透明等問題,最後還是選擇了回到普林斯頓大學當老師。這樣的例子在國內學術界並不是少見,這種學術環境也是影響部分科研人才不願意回國的重要因素。

其實,我們在埋怨出境留學不遠歸國學子們的時候,更應該從自身出發,考慮如何才能築好巢,引來金鳳凰?一方面,必須從小學開始,將愛國主義教育列入其中,強化國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將祖國的利益放在最前方,讓國民及學生們從小就具備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思想;另一方面,必須淨化當前的學術環境,提供更加公平的學術競爭環境,努力提升國內科研基礎設施水平,吸引更多的留學生歸國參與其中,要想吸引人,就必須先做好自己,努力增強自身的吸引力。

相信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將會吸引更多的留學生迴歸祖國懷抱,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對於優秀學生考入國際名校,不願意歸國的事情,你如何看待?

東愛雨小公


我大伯的兒子,我的堂兄,在學校的時候,學習很好,一路讀到研究生,之後出國,家裡為他付出了很多。上學時,大伯常常送飯到學校裡,為了出國,大伯省吃簡用,大媽常常去給人當小時工,為人看孩子。堂兄出國以後很努力,開始時常常打電話回家來,問長問短的。

後來,堂兄升了研究員,搞科研,在美國一家研究所,與一個外國人結了婚,結婚時,大伯大媽都沒有去美國。結婚以後,堂兄帶著洋媳婦回來過一趟,語言不通,大伯大媽與兒媳婦交流不了。大致呆了一個月左右,還帶了很多禮物回來。大伯很關心堂兄,要堂兄不要動不動就回來,省個機票錢。從這次堂兄走後,十幾年沒有回來過。

當時大伯年齡還不算太大,現在大伯都70歲了,就同大媽在一起生活。人們常常問他,為什麼不去美國跟孩子一起過日子。大伯說,孩子幾次打電話,把機票錢都寄過來了,讓他們過去。可是去過一次,感覺生活太不習慣,除了飲食之外,外出也不方便,更沒有什麼認識的人,感覺很孤單,沒有意思,回來了,就不願再去美國。大伯說,在國內,什麼東西都不缺,生活很踏實,有空同朋友親戚在一起,也很開心。孩子大了,願意呆在美國,事業也在美國,由他去吧。

說歸說,大伯60多歲時得過一場大病,給我打電話,我知道他們沒有辦法,僅有的一個兒子在美國,我就請假去照顧他們,我媳婦還專門為他做病號飯送到醫院,媳婦說,看到大媽偷偷躲在沒有人的地方哭。那一次大伯差一點就過去了,在醫院住院一個多月,堂兄打過來十萬塊錢,卻沒有回來,沒有在大伯床前守過一天。都是我和大媽倆人守著。

原來有人跟大伯說,看你多好,培養出來一個博士。大伯可自豪了。現在再有人說起這個,大伯原本明亮的眸子,立刻會變得暗淡下去。現在大伯大媽出門可小心啦,常常買吃的和菜蔬,就買夠一週吃的,怕常出門,腿腳不方便,也怕年齡大了,倒在街上,會沒有人管。幾次,大伯都流露出要我來管他們養老的事,想把住房最後留給我。後來不知道是怎麼和堂哥說的,一直也沒有真正再跟我提起過。

人生不容易,養活兒子更不容易。現在堂哥成家立業了,遠在地球的那一邊,大伯大媽越來越老,看著都讓人心疼。


跟我學公文


你說的這個現象確實存在,不過隨著咱們國家實力的提高和制度的健全,這個現象越來越少。

我在北京理工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我班裡一個同學就是奔著去美國讀博士,然後博士畢業後留在美國。後來他終於實現了,現在在美國工作了。

第一種情況,留學後被迫留在國外。

以前有很多優秀的學生考入國外的非國際名校。畢業之後大多選擇回國,因為有海外留學背景,回國後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因為那時候國內人才比較緊缺。

但是這個現象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國內人才越來越多,留學鍍金回國這條路變得越來越困難了。去國外留學,回來找到的工作收入很一般,很難將留學花的錢掙回來。所以也就沒法回來了。

我一個同事她的孩子在澳大利亞讀書,每年但學費是40萬人民幣,讀4年就是160萬人民幣。如果是回國工作的話,也只能找一個一年10萬塊錢左右的工作,很難將留學的費用掙回來,所以沒辦法,只能在國外找一個非主要崗位工作,但是比國內的收入也是高的。


第二種情況,國際名校的還是主動選擇留在國外。

國外名校的留學生,回到國內之後是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或是進入高等科研單位的。但是這種留學生在國外也會有很好的工作機會。在某些方面,國內還是相對於國外比較落後的,所以他們在考慮待遇和工作環境之後還是會選擇國外。

比如說顏寧教授,很年輕的博士生導師教授,回國之後去北大任教,但是遭遇到了國內科研項目評審的不公、同行的排擠、政策的不透明等問題。最後還是選擇了回到普林斯頓大學當老師。


所以說隨著國家實力的提高,優秀的留學生會選擇回國。但是國家也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工作環境和文化氛圍。


教育界的牽牛花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了前幾天關於神童何碧玉的新聞。何碧玉2000年以900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清華畢業以後,去美國留學,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繼續深造,並於2009年獲得了神經學博士的學位。


然而畢業以後,何碧玉並沒有回國。2016年她進入紐約大學醫學院,成為了一名副教授助理。在談到回不回國這個問題的時候,何碧玉表示以後肯定會回國的,但是近幾年不會考慮。因為她很喜歡現在的生活,而且美國的實驗室環境非常好,它能夠專心的投入到自己所熱愛的科研事業中去。


此言一出,招來了各種不同的聲音。很多人認為她缺乏愛國主義精神,沒有愛國情懷。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趨利避害的本能,誰也不是神仙。誰都想著趨向有利的一方,而避開有害的一面。但是,為他人做嫁衣,我們也要反思一下我們自身的一些問題。


首先,拿科研經費來說,在國外和我們國內就不是一個等量級別,而且國外的實驗室條件也很好,對自己的科研事業肯定是有利的。


其次,生活條件方面,生活質量肯定比國內好。在國外,根本不用去為了高不可攀的房價,下一代的教育問題費神,而且社會福利各方面都非常完善。


再次,一個好的平臺往往能造就一個更加優秀的人才。選擇更加有利於自己的國家,選擇更加有利於自己的工作,選擇更加有利於自己的平臺。平臺更加廣闊,自然自己就會上升到一個更加輝煌的人生高度。


所以,我們盼著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回國效力!


餘爭的世界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人才流失的現狀實在令人堪憂。

我們沒有統計有多少考入國際名校的學生留在了國外,但大多不願回國工作,的確是事實。我從教近17年,考入國際名校的學生無一人回國。他們大多在發達國家工作,安家立業,成為外籍華人。可以肯定的說,這些人若回國,大多會成為國家的棟樑。

學生時代,就常有一種說法:美國的高科技人才近三分之一是美籍華人。這些華人要麼是改革開發後留學美國後成為美籍華人的,要麼是美籍華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很久以前就有一種說法:北大清華不過是國際名校的預科學校。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種人才外流現象,對國家的繁榮富強和社會進步產生了很嚴重的負面作用。這種喝祖國母親的乳汁成長起來的人,卻最終成了別人家的孩子。痛哉!痛哉!痛哉!

但是,我們又無法從道德上去譴責他們。如何選擇人生,是回國為祖國效力,還是留在發達國家,畢竟是他們的自由。

但是,我們還是要從道德上去呼籲他們回國效力。科學可以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祖國培養了你,你就應該為祖國奉獻。當年錢學森、鄧稼先等人衝破重重阻撓,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成為國家民族的棟樑。說他們是民族英雄也不為過吧!雖然,目前我們尚有不少方面還不如發達國家,但現在我們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生活、科研環境比剛建國時不知道優越了多少倍。那些留在海外不歸的學子若能有老一代科學家的一點點家國情懷,也不至於拋棄培養自己的祖國,為別國效力。因此,個人建議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要加強家國情懷教育,或許這樣會留住一部分民族的精英。

我們還要思考的是,當年建國時一窮二白,而海外學子爭相歸國。今天祖國在崛起,祖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為什麼海外學子爭當他國公民。除了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才能讓那些民族菁英們心甘情願地為祖國效力。

吸引他們留在海外的無外乎時更好的經濟待遇、更好的科研環境以及更好的生態環境。我想,這些方面,我們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當我們能給出更好的經濟待遇、更優良的科研環境,當青山綠水再次覆蓋祖國大地時,他們沒有理由不回來。當然這須要過程。不過,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

當然,我們也應該制定相關政策,從制度上,制約人才外流的現象。

歸來吧!海外學子!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祖國才是你安放靈魂的地方!

歸來吧!海外學子!他國“雖信美而非吾土兮”,祖國才是你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所在。

歸來吧!海外學子!祖國是你祖祖輩輩生生不息的家園。你的祖祖輩輩在蒼穹渴望你早日迴歸故園。

鄧稼先

錢學森


江湖滿地一愚翁


優秀學生一旦考入國際名校,大多都不會回來,這確實比較普遍,應該說是國家的一種損失。如何防止人才外流,我覺得強制回來不如築巢引鳳來得科學。

一、一流大學國外深造比例不少。越是優秀的大學,出國深造的比例越高,比如北大、清華和復旦大學,國外留學的比例近30%,不可謂不高。而且一個非常嚴俊的形勢是越是優秀的人才,留在國外的可能性越高。因為一般性的人才在國外找工作不容易,只能回來,而優秀的人才在國外比較容易找到中意的工作,而留在國外的機會大得多。這不能不說是我們人才流失很嚴重,把全國最好畢業生送出去,然後為外國工作,是一種智力損失。

二、優秀留學生不願歸國的原因分析。優秀留學生不回國為國效力,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外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好,待遇優厚,食品安全,子女教育更好。另一方面,覺得國外有更好的實驗條件,可以更好地進行研究,容易出成果,想要通過科學研究為人類做出貢獻。比如大家熟悉的高考神童何碧玉,就留在美國工作了。

三、如何吸引優秀留學生為國效力。有些人覺得,你生在中國,是中國培養了你,你就應該有家國情懷,為國效力是理所應當。也有人覺得,為防止人才流失,這些優秀學生出國留學時,就應該交一筆不菲的保證金,回國了就可以退還,否則就當是你自已出義務教育的培養費。我想說,這些都不是最好的。一方面我們確實應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雖說科學無國界,但想想美國對我們民營企業華為公司的打壓,你還好意思說科學無國界嗎?另外我們必須築巢引鳳,為這些優秀的人才創造成才和創業的良好環境,讓他們覺得回國比在國外發展得更好,更容易出成果,更能體現他們的價值。歸國回來發展好的比如李彥宏、張朝陽、施一公等,那就是榜樣。

隨著中國的實力增強,相信會有更多的優秀留學生會回國效力,帶著在國外學到的本領報效祖國,那時會出現更強大的中國。

如果是你留學美國,而且能在美國找到一個好工作,你願意回國效力嗎?期待你的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這是公正的必然結果,也是不公平的必然惡果!

人和人不同,這點在出生時就命中註定。你憑什麼生來富貴?我卻生來貧窮?你憑什麼生來聰慧?我卻生來愚笨?再後來,你憑什麼諸多貴人提攜?我卻四處碰壁?憑什麼你人生的起點比我人生的終點還高10倍?憑什麼?憑什麼?憑什麼?好好想一想,你能否告訴我為什麼?如果不能,那麼下面才是重點。

先天的基因註定已經存在差異,後天的奮鬥成為唯一可以依靠的東西。而奮鬥的碩果需要土壤才能生長,這個土壤就是公平!公平!公平!只有靠公平的機制才能縮小和趕超這種先天差異。

我們的教育公平嗎?我告訴你我們的教育是最公正的,但卻是最不公平的。天賦異稟和資質平平所需要的教育可以相同嗎?當然不可以!好比一個人的飯量是10碗飯,另一個人的飯量是1碗飯,同時給他們兩碗飯,一個捱餓,一個吃不下,這是公平嗎?這不叫公平,這叫公正!而同時滿足不同人的飯量才叫公平!天賦異稟的人才應該更需要優質的教育資源,而他們大多數會成為精英。資質平平的人需要的不是優異的教育資源,而是愚公移山般的努力和奮鬥!

報考劍橋大學的學生在接受面試時,考官一定會出一道學生答不上來的題目,即便恰巧學生會做,考官也會一直出題把學生卡住。然後考官會啟發和引導學生完成題目。如果學生在20分鐘內依然無法完成,那麼將被拒之門外。理由就是,我20分鐘都教不會你,你憑什麼叫我教你3年?優質的教育資源有限,它永遠是留給精英的!這就是人家世界一流大學的招生理念!

精英的培養非常不易,成本極高!所以被教育出來的精英也備受珍惜和重用!反過來看看我們的教育,真的沒有哪個國家的教育比我們更“公平”了,它可以讓天才和庸才憑著同樣的高考分數享受相同的教育資源。舉個例子,讓姚明和潘長江一同在一米八高的房子裡跳高,你能分辨出誰的成績更好嗎?所以我們的教育“公平“培養了一堆堆的庸才,也把天才養成了庸才!

在國際名校的這種招生理念下,能進校門的中國學生自然是精英種子,當他們畢業成為真正的精英後,他們最怕什麼?

真正的精英是一口寶劍,寶劍從來不怕被砍斷,寶劍最怕的是被雪藏!沒有任何一個精英願意背井離鄉,但是相比被雪藏,他們寧願背井離鄉。正是庸才們混淆了精英,使精英難以出頭。精英們自然會選擇去珍惜和重用他們的地方!這就是自然選擇法則的社會體現,在正常不過了。這和高不高大尚沒什麼關係!


什麼叫公平?什麼叫公正?看圖。


科普軍


這是毋庸置疑的。

你種了一棵樹,辛辛苦苦地澆水,剪枝,除蟲。後來,樹長粗了,別人一分錢沒給你,鋸下來蓋房去了。

你養了一頭豬,天天喂泔水,時間長了還得給它出圈。長肥了,該出槽了,有人把它拉走了,一分錢沒給你留。

留學生不回來,去為別國服務,就像這棵樹,這頭豬一樣,我們是投入了很大成本的。當我們該收穫的時候,卻被別人收走了,你說是不是很憋屈?

有的人說,人家上學是花錢的,想去哪兒誰也說不著。難道果真如此嗎?

非也。我們知道,九年義務教育國家是不收你一分錢的,辦學的錢從何而來?當然是國家投的錢。現在每個小學生每年國家給學校撥經費500元,初中生800元,水暖費花費也基本上達到這個數目。僅這兩項,小學一年就是1000元,初中1600元。更大的項目是教師工資和儀器設備的配置和教室與操場的建設。我們先看教師工資,小學生標準師生比為1:19,初中為1:13.5,高中為1:12.5。也就是19個小學生就得僱一個老師。我們按一個老師8萬年薪算,8萬÷19=4400元,那麼6年小學就是(1000十4400)X6=32400元。再看6年中學,都按1.:13計算,工資仍按8萬算,8萬÷13=6000,(6000十1600)×6=45600,12年一共78000元。儀器設備按2000元算,一共8萬元。



我們再看大學,大學師生比為1:5,大學老師年薪為10萬計算,生均為10萬÷5=2萬元,那麼四年大學就是8萬元。北京大學生均經費是1.29萬元,清華是1.31萬元,取平均數1.3萬算,4年為5.2萬元,也就是4年大學,國家至少投入13.2萬元,加上中小學的8萬元,一共是21.2萬元。

去年我校投資1300萬元建起教學樓一座,大約可容1300個學生。我們按樓房50年壽命算,1300萬÷1300÷50=200元,一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共是16年,那麼200元x16=3200元,加上前面的,一共是21.5萬元。


也就是說,國家培養一個大學生至少要花費21.5萬元,每一分錢都是真金白銀,如果這些留學生一直不回來,這些錢就等於扔進水裡了。而實際情況遠比這個嚴重。國與國的競爭,主要是科技的競爭,前些日子美國打壓華為就是這樣,當我們辛苦培養的人才去幫助我們的競爭來擠垮我們的時候,那就不僅僅是以萬來計算,而是以億或者十億百億千億來計算了。

同意我的觀點嗎?同意的,不要忘了給個關注啊。


愛河北人


這個問題提的太酸,一股濃濃的酸味。


人家回不回來跟我們有一毛錢關係嗎?人家從小到大的培養費用又不是我們出的,人家又沒欠我們什麼,回不回是個人的事情,不要往道德上扯,不是上個世紀70-80年代了 ,那時候出國留學的大多是國家公費的,那時候不會來的才是道德問題。現在都是自費,自費,自費!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再往深層次說點,他們回來也沒什麼意思,能留學的不一定是有能力的,哪怕是名校,捐捐錢一樣能進,回來還是該幹嘛幹嘛,對我們也沒什麼貢獻,真正有能力的,哪怕是國內讀書出來的,也有外國企業來挖人。是往國外挖的那種哦。


我有個親戚就被德國挖走了,其實挺好的,個人的人生,個人選擇,其他人沒必要說三道四的。也不需要道德綁架。如果哪天全世界的人才都主動來我們國家,那才是真正強大的一天。


就到這裡吧,大家該幹嘛幹嘛去吧。


真子大叔


為什麼人家不回來?這個問題要從自身找答案。國內這種體制還有人的思維方式讓人感覺特累,在國內什麼事情都得有關係,靠關係。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得去應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正能用在工作上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再有就是收入和待遇。國內讀研讀博的時候很多時候得“孝敬”導師。導師家缺啥你就給送啥,不然就找你麻煩。在國外基本不存在這類問題,只要你學習夠好,導師帶你時就把你的補助明確給你(也可以說這是工資)。畢業以後靠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自己感覺待遇不理想就可以跳槽,不受任何限制。有能力的人基本都會留在國外,因為那邊更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也能實現自己要的生活。包括下一代良好的受教育條件。別說給別人培養人才,因為現在培養一個孩子得花費很多錢,這都是老百姓自己的錢。國家出什麼了?有限的教育資源再加上這些年官員腐敗給社會風氣造成的傷害。其實這些人真的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他們會義無反顧的回來為國家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