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就葬在定軍山,為什麼少傳出挖掘其墳墓的消息?

yukiye620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因其忠義無雙,為蜀漢恪盡職守,受後人稱讚。先後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不辭勞苦,堅定不移的執行了劉備“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遺志。然而常年征戰奔波,讓諸葛亮積勞成疾。

演義中更是說,士兵杖責二十以上的事情,諸葛亮都要過問。每逢戰事,諸葛亮都要勘察地形,制定作戰計劃,更兼顧有蜀漢丞相的職責,可以說諸葛亮為蜀漢操碎了心。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一病不起,心慮焦脆,再也無法再次擔當北伐的重任。


諸葛亮彌留之際,安排好繼承人和撤軍計劃,對自己的後世也有簡要吩咐,要求將自己葬在漢中的定軍山下,一切從簡,不得鋪張浪費。然而時至今日,都很少傳出有關挖掘其墳墓的消息,這究竟是為何?以下依據相關資料做簡要分析。


首先諸葛亮將自己的墳墓藏的很隱秘,至今未被人發現。仔細閱讀《三國志》不難發現,諸葛亮並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墳墓位置,一者是她不慕名利,二者當時正逢亂世,盜賊橫起,畢竟身為蜀漢丞相,又有經世濟國之才,世人大多認為會有奇珍異寶藏於其墳墓中,為了保護自己只能將自己的墳墓隱藏起來。《三國志》曾這樣記載: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諸葛亮安排自己後世,即能表現其淡泊名利,不求身後名的高尚節操,也能提現出他保護自己墳墓的意圖。遺命中,諸葛亮要求將自己安葬在定軍山,而這裡正是他連年征戰所在地,值得注意的是,定軍山很大,諸葛亮並沒有指定要葬在何處,而史料中也沒有相關的記載,諸葛亮有意隱藏了自己的葬身之地。


因山為墳,也就是依定軍山挖掘墳墓,定軍山地勢險峻,不是一般人能夠發現的。冢足容棺,不須器物,這除了說明諸葛亮淡泊名利,更是最好隱藏墳墓的方法。他並沒有為自己修建陵墓,更沒有什麼陪葬品,一個剛好能容下棺的冢,又怎能輕易被發現呢?再由後人並未在定軍山發現諸葛亮的墳墓可知,諸葛亮可能都未曾起墳頭,更沒有立墓碑。

諸葛亮這樣昭告天下,也正是想告訴世人其兩袖清風之志,墳墓並沒有金銀珠寶,不值得後人惦記或者挖掘。諸葛亮更不想讓後人祭拜自己,不受後人香火,只想了卻臣世之緣,做一個默默無聞的諸葛亮,這樣的高潔志向,又有多少人會有。而康熙帝更是稱讚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水經注》更是這樣記載:諸葛亮死後,葬於定軍山,因山而葬,不起墳墓,無人知曉所在。這裡的記載也更能證明,諸葛亮安排後事,故意隱藏了自己的葬身之地,後人無從尋找,時至今日,都不曾發現其墳墓,又怎麼會有人前去挖掘呢?諸葛亮死前這樣一個千年計謀,又有誰能夠破解的了,我們只能感嘆,諸葛亮神機妙算,算無遺策。


其次民間傳言:諸葛亮死前要求,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諸葛亮智謀高深,在世只時可能就已經算到死後的一些事情,為了保護自己的墓地,諸葛亮留下遺命,要求劉禪讓四明關西壯漢,抬著自己的棺材往南走,繩斷的地方就地下葬。於是四名壯漢便抬著棺材走了幾天幾夜,飢渴難耐,又十分的睏乏,實在是走不動了。但是繩子卻是完好無損。


四人合計著照這樣走下去,都會累死。因此四人達成一致,將繩子割斷,就地下葬。四人就這樣完成了任務前去向劉禪覆命。然而劉禪卻覺察到了異樣,他覺得繩子可能不會那麼快就斷,於是將四人抓起來嚴刑拷打。四人抗不過去,只能說出實情,劉禪勃然大怒,將四斬殺,從此以後,再也無人知道諸葛亮的葬身之地。

顯而易見,民間傳說也是說明諸葛兩有意隱藏自己的葬身之處,又增加了很多神秘的色彩。這也是後人對於找不到諸葛亮墳墓的完美解釋,但畢竟是傳說,不可全信。總而言之,至今沒有挖掘諸葛兩墳墓的消息,是由於發現不了其墳墓所在。


再次後人對於諸葛亮的崇敬之情,再加上相關的保護措施,很少有人前去尋找挖掘。諸葛亮生前成就非凡,位極人臣,由於其恪盡職守的一生,被後人譽為忠誠的典範、人臣的楷模。而諸葛兩死後,更被很多人看做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劉禪曾為諸葛亮立廟,香火不斷。就連伐蜀的鐘會,甚至司馬昭,都對諸葛亮十分敬重。《三國志》中曾這樣描述:

景耀六年春,詔為亮立廟於沔陽。秋,魏鎮西將軍鍾會徵蜀,至漢川,祭亮之廟,令軍士不得於亮墓左右芻牧樵採。


劉禪為諸葛亮立廟,受萬世之香火,這是何等的榮耀,世人都以諸葛亮為楷模,就連伐蜀的鐘會也不例外,並且特意派人保護諸葛亮墓地。當然這裡所指的墓地,應該其他的衣冠冢。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便將漢中定軍山保護起來,甚至都不允許蜀漢官員到漢中前去祭拜。這樣嚴密的保護,經過百年之後,更不會有人發現其墳墓了。因此,正是諸葛亮的智慧,讓他安靜的躺了一千多年。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說起諸葛亮的墓,大家就會想起曹操的墓,四處都有人一直在打聽他的墳墓在何處,不斷有人想要挖個底朝天。 而諸葛亮一生為了蜀漢的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生之時,兩袖清風,北伐中原,立下汗馬功勞。死的時候,後人卻不知道他葬在何處。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為什麼,諸葛亮的墳墓葬在定軍山,卻很少有人去挖他的墳墓。

1. 風水寶地定軍山

說起定軍山,估計有很多人都聽說過,它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古戰場,地理位置相當重要,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擁有眾多的山峰,有“得定軍山則得漢中,得漢中則定天下”的美譽之說。定軍山屬於大巴山脈,光高聳入雲的山峰就有十二座,從石山子到元山子,號稱“十二連峰”,還有“十二連山一顆珠”的稱號,因為連綿不斷的山峰就像游龍戲珠一樣,可見定軍山是一塊風水寶地。

定軍山地質構造很複雜,武侯墓建在定軍山上,等於說是有了一大堅固的天然屏障,不容易被盜墓。因為武侯墓背面就是筆峰山,西南面還有定軍山的主峰,西北側則是大巴山脈的一些餘脈,高大雄俊,曲折逶迤,整個武侯祠就像被山脈包圍起來了一樣,盜墓賊當然不容易進來挖墳啦。

2. 諸葛孔明遺命囑

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一生為了匡扶漢室,一統天下,費勁了心血。他從228年的春天一直到234年的冬天,先後出兵漢中,對曹魏政權發動了五次戰爭。這麼多場的北伐戰爭,導致諸葛亮積勞成疾,一病不起。諸葛亮在建興12年,也就是234年的時候,病逝在五丈原(今天的陝西寶雞境內),享年才54歲,也寫下了著名的《出師表》。

根據《三國志》等一些史料的記載,諸葛亮在去世之前,留下了遺囑,命令自己的部下一定要將自己葬在漢中的定軍山。而且自己的墳墓要依靠山的地勢修建,墓穴不能很大,僅能容納下棺材就可以了。所以諸葛亮的墳墓並沒有耗費多大的工程,一個小小的棺材裡沒有放什麼值錢的東西。

據說,武侯祠裡安放的就只是諸葛亮的一些衣物,所以定軍山上的墳墓就是一個衣冠冢,再加上諸葛亮一生兩袖清風,沒有貪汙腐敗得來的私財,家產更是寥寥無幾。因此,盜墓賊們也不是傻子,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偷一些破爛衣服。

3. 安葬諸葛亮時的傳奇

據說,諸葛亮在留遺囑的時候,也是十分聰明。他要求後主劉禪,讓四個人抬著他的棺材一直往南走,一直走到繩子斷了就可以停下來了。繩子在哪裡斷的,就把他的棺材埋在哪裡。

但是聽說,這四個人回來交差的時候,他們告訴劉禪繩子斷了,就隨便選擇一個地方將丞相安葬了,於是劉禪大怒,二話不說就把這四個人斬首了。所以,後來更沒有人知道諸葛亮葬在哪裡了。這就體現了諸葛亮的英明高見之處,因為死人不會再說話,無論這四個士兵把他葬在哪裡,他們最後都會被滅掉的,這正是諸葛亮和劉禪想要的結果。

總的來說,諸葛亮葬在定軍山,倒是給後人留下了一段迷思和遐想,生之時瀟瀟灑灑,死之時神神秘秘,這才符合英雄浪漫的人設啊!

您有什麼高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文景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一句話就可以解釋,因為沒人知道諸葛亮的墓在哪。目前定軍山的諸葛亮墓其實就是個衣冠冢,那是人們為了紀念他修的,既然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個衣冠冢,盜墓賊總不會傻到不知道吧,誰會那麼無腦去挖這個墓?盜墓都是有目的的,沒有人傻到無緣無故去挖開一座墓。

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名氣太大了,一般這樣的人死後大家都會猜測他的墓裡會不會留下什麼古籍之類的,甚至是諸葛亮將自己畢生所學都記錄在了一本書裡為自己陪葬,毫無疑問,這種誘惑是非常大的,諸葛亮這麼聰明的人當然早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也害怕自己死後被挖墳掘墓,更何況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多少仇人。

於是乎,諸葛亮臨死之前做了一個決定,他讓劉禪給自己找四個力氣大的將士,讓這四個士兵在自己死後抬著自己的棺材一直往西南方向走,一直到繩子斷的時候,將棺槨埋在那裡即可。劉禪也尊重諸葛亮的遺願,在諸葛亮死後,他命令四個士兵抬著棺材就這樣出城了。

沒有多久,四個士兵回來交差,他們告訴劉禪繩子斷了,劉禪大怒,問他們繩子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斷掉,然後不容分說直接將這四人給砍了。這便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這四個士兵無論如何都得死,因為諸葛亮和劉禪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他們也知道這四個士兵肯定受不了如此重的棺材,肯定會隨便找個地方就埋了,等到這四個士兵死後,這個世界上便無人知道諸葛亮墓在哪裡了,既然墓在哪都不知道,何談盜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一、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品德令後代欽佩不己,盜墓者也不忍下手。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齊老臣心。孔明自劉備三顧茅廬以來,至死相隨。劉備時代,負責戰略設計、後勤供應、政權建設。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兵敗夷陵、氣死白帝城後,孔明受託孤之重,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平定南方後,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毅然北伐,最終病逝五丈原。孔明對劉氏父子的忠誠驚天地、泣鬼神,盜墓者如偷盜,必遭萬人痛責!

二、孔明廉潔奉公,並無太多餘財,墓中並無太多值錢東西。



孔明告誡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自己也是一生正氣、兩袖清風,盜墓賊知道:即便進入孔明墓室,也會幾乎空手而回,盜他作甚?

三、隨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普及,“多智而近妖"的孔明已經肉身成聖,古人多迷信,盜墓者怕孔明的靈魂找他報仇!



《三國演義》中有三絕:孔明,智絕;關羽,義絕;曹操,奸絕。孔明既然在民間已被神化,誰敢太歲頭上動土,盜諸葛爹爹的墓?

四、民間傳說甚多,傳說孔明遺言:讓抬他棺材的,抬出去後,到繩斷處就地掩埋,可見孔明是人精一個,盜墓的即便敢盜,也怕吃盡千辛萬苦,還是找不到真墓。到時狗咬尿泡一空歡喜一場啊!


蒼茫大地顧煒斌


諸葛亮曾在臨終前留下遺命,死後將自己葬於定軍山。而現代考古發掘也已證實,陝西漢中的勉縣定軍山下,確有一座武侯墓。既然千百年來,諸葛亮的長眠之地已不是秘密,那為何其墓葬卻一直未遭盜掘呢?這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和他的遺命薄葬有關。

一、遺命薄葬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率蜀漢大軍進行第五次北伐。不想,北伐大業未竟,諸葛亮就病逝於五丈原軍中。臨終前,諸葛亮對自己的後事作了一番交代:“死後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諸葛亮反覆強調自己死後只在漢中定軍山下依山起墳,墳不必太大,只容下一口棺材便可,入葬時只穿隨身便服,此外不要再隨葬任何器物。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的盜墓行為都是見財起意,歷史上被盜墓者垂涎的墓葬,大多是隨葬著珍寶厚幣的陵寢,很多墓葬因此遭到多次盜掘。墓葬的隨葬品越豐厚,被盜掘的風險就越大。而諸葛亮的墓中未置放任何金銀珍寶,所以那些但為求財的盜墓者自然也就不會對它產生興趣了。

二、受人敬仰

後世傳說常常將孔明美化成神一般的存在,我們雖不能將其當真,但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諸葛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歷史上的諸葛亮終其一生都在為漢室復興而鞠躬盡瘁,他的公正無私、勤廉忠義和他在丞相位上給蜀漢帶來的轉機,都使他深受帝王百僚的尊敬和百姓的愛戴。

在諸葛亮死後,蜀漢官吏和百姓常因懷念丞相而在道旁和市井中進行私祭,但這麼做在當時是擾亂禮秩的行為。為此,百官曾聯名上書,要求朝廷建造武侯祠來表彰其功以享祭祀。景耀六年(公元263),劉禪下令為諸葛亮修建了武侯祠。

康熙帝曾說:“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乾隆也曾評價諸葛亮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可見諸葛之名享譽後世。後人的尊崇敬仰也是武侯墓無人盜掘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武侯疑冢

民間一直以來都流傳著關於武侯疑冢的傳說,有人認為諸葛亮為防止死後墳墓被掘,特意設置疑冢,以掩蓋其真正所葬之地。諸葛亮是否真的曾設疑冢,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後世確實出現了武侯疑冢。就在今天的武侯墓園中,還有一座“雙桂大墓”,墓前赫然樹立著萬曆年間金陵趙健所書的石碑。原來明朝人趙健因為敬仰諸葛亮,想來此處尋墓祭拜,他根據史書記載和堪輿學識,判斷此處的“雙桂大墓”即為武侯墓,還特意為此墓立碑:“漢盡相諸葛武侯之墓”,由此也確實讓不少人難辨其真偽。

此外,還有一座“武侯真墓”,此墓前有嘉慶四年陝甘總督松箔立碑。現在已經確認此“武侯真墓”並非諸葛亮之墓,但此墓何人所為,又為何出現,我們不得而知。但無論其是有心還是無意,這麼多座武侯疑冢,想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達到混淆視聽的效果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話說武侯墓》、《武侯“真墓”不真》


我們愛歷史


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時,和司馬懿在五丈原對峙,由於常年透支健康,加之丞相事必躬親、操勞過度。故此不幸命喪五丈原,享年54歲。死後,遵丞相遺囑葬在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因諸葛亮曾獲封武鄉侯,故此得名武侯墓,武侯墓至今無人敢盜墓,是有三個原因。



其一、據史書記載,定軍山的武侯墓是一個衣冠冢,也就是說,墓中埋的是諸葛亮平時穿的衣服,盜賊們也不傻,冒著殺頭的危險盜點破衣服,除非是傻了。再者說了,諸葛亮一生兩袖清風,沒有治下私財,作為蜀國的丞相,他的家財寥寥無幾。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有贏財,以負陛下也。

諸葛亮說。我老家的那些財產就夠子孫們的了,至於我平時只有吃的穿的,沒有多餘的東西,我清清白白的來,死後清清白白的去。



丞相臨終,命葬於定軍山,不用牆垣磚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後主從之。擇本年十月吉日,後主自送靈柩至定軍山安葬。――引自《三國演義》

其二,據說諸葛亮墓後有兩棵高大的桂樹,繁茂、濃蔭如蓋,號曰“護墓雙桂”。傳聞這是諸葛亮醜妻化成的。在諸葛亮死後日夜守護在丈夫的身旁,黃氏雖然很醜但很溫柔和有智慧,諸葛亮活著時,為他做了木牛流馬,智商不在諸葛亮之下,這也是諸葛亮相中阿醜的才能。黃阿醜化作兩棵桂樹呵護著武侯墓,看哪個盜賊敢動諸葛亮墓?

其三、諸葛亮的個人魅力迫使盜賊望而卻步,當年劉伯溫不服氣,想試試諸葛亮的謀略,結果都被諸葛亮未卜先知,一一破解了劉伯溫。讓劉伯溫心服口服。試問有哪個盜賊比得了劉伯溫?



武侯墓選的地方是絕佳的風水寶地,當你站在定軍山上俯瞰武侯墓但見九條山崗如滾滾的巨龍,從四面八方匯聚於墓地,故有“九龍捧聖”之稱。“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這股英雄之磅礴大氣甚至鎮住了盜墓賊。小毛賊和巨盜無不望而卻步。


秉燭讀春秋


定軍山的諸葛亮墳墓,之所以沒人敢動,原因可能有三個:一是諸葛亮的墳墓極可能是衣冠冢,而非其真正的墳墓;二是諸葛亮的墳墓裡可能沒有多少值錢的陪葬品;三是武侯諸葛亮的智慧和手段讓盜墓者害怕。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定軍山的諸葛亮墳墓極可能是衣冠冢,而非其真正的墳墓。

現存的定軍山的諸葛亮墳墓,極有可能是衣冠冢。

因為諸葛亮在遺書裡面明確說要“因山為墳”。

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要因地制宜,根據大山的自然走勢,來埋葬自己。而不是專門讓風水先生看了過後,專門找地方掩埋。

有一個傳說,說是讓四名士兵抬著棺材走,等到繩子斷的時候,斷在哪裡就埋在哪裡。

這雖然是一個傳說,但這種埋藏手法的隨機性,卻是極有可能的!

正是這種埋藏的隨機性,讓盜墓者難於找到諸葛亮墳墓的真正位置。

第二,諸葛亮的墳墓裡可能沒有多少陪葬品。

根據三國志記載:“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這又是什麼意思啦?

就是說,這個墳墓挖的並不大,剛好能夠把棺材容納下的,整一小墳墓。那這種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小墳,將是非常的難以尋找。

而且,諸葛亮下葬時穿的是平常穿的衣服,並沒有穿華服下葬,也沒有陪葬大量的器物和珍寶。

可以想象,但凡盜墓者要尋找一點線索,看了這段記載後,可能都提不起盜墓的興趣,因為千辛萬苦地找到墳墓後,一旦挖掘開來,很可能裡面空無一物,這不是又費油又費馬達嗎?

三是武侯諸葛亮的智慧和手段讓盜墓者害怕。

不管是正史也好,還是演義也罷,諸葛亮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多智近乎於妖的一個神人。

尤其是傳說中,他不僅能掐會算,還會擺八卦陣,更能發明諸葛連弩等各種機關。

想想都不好對付!

盜墓賊非常擔心其墓葬中會有厲害的機關暗器,所以也就不敢輕易以身犯險了!

所以說,考慮到一是現在定軍山的墳墓極有可能是衣冠冢;二是墳墓裡面可能沒有太多的陪葬品;三諸葛亮的智慧和手段,讓歷代的盜墓者不敢輕易發掘其定軍山的墳墓。


一丹流青


矢志匡扶漢室的諸葛亮,最終還是病死在了五丈原。就在他臨終之前,他發佈了自己一生中的最後一個命令,就是死後要埋葬在定軍山。從歷朝歷代可以看出,古人對於埋葬是很有說法的,特別是他作了多年的丞相職務,忠心耿耿,日月可鑑,死後葬回蜀漢的政權所在地成都是完全合理合理的,是什麼原因讓他作出了葬身千里之外的定軍山呢?

我們打開地圖可以看到,當時正在北伐的蜀漢大軍所在的五丈原,應該就是曹魏與蜀漢的交界之處,這從地理上來說是遠離蜀漢的政權的心臟所在地成都。我們知道這古代的交通條件是很艱苦的,更不用說蜀地的交通,後世的李白都曾寫詩描述蜀道的艱難。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諸葛亮認為把自己從五丈原運回成都是一件曠日持久而又勞民傷財的事情,所以作出了這樣的選擇。

從軍事的角度來說,當時蜀漢與曹魏正處於交戰狀態,如果自己回葬成都,勢必會讓曹魏發現,而帶著自己的棺槨對於行軍也十分不便,這樣對於蜀漢的軍隊撤軍也是非常不利的,他不願意因為自己一個人,而影響了整個蜀漢大軍的整體行動,在這種時候他所作出的每一道命令,都是完全的出自公心,而沒有考慮個人,真的是十分讓人佩服。

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這裡位處漢中,其實也正是劉備興起蜀漢帝業的地方,還寄託著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二人心中匡扶漢室的遺願以及對於北伐未竟事業的期許,他在生命的彌留之際,選擇安葬在這裡,還有激勵後來人為了匡扶漢室而繼續奮鬥的含義在裡面,他想親眼在這埋葬的地方看到漢室的復興。這也讓他的墓千百年來無人敢盜!

我們從歷史上看到只要是埋葬的歷代帝王和王公貴族,他們的墳墓是很難避免被盜墓賊所光顧的,像諸葛亮這樣位極人臣的蜀漢丞相,他的生死在當時都是大事件,這是無法不被外人所知道的事情,為什麼卻千百年來都沒有遭遇被盜採的厄運呢?

原來在當年他死的時候就交代後人,自己死後喪事一切從簡,既然採取的是薄葬,對於那些盜墓賊來說就失去興趣了,畢竟他們肯定不願打開一座墳墓而一無所獲;此外諸葛武侯忠於漢室而又為官清廉的美名在當時就已經廣受百姓愛戴,百姓也是紛紛為他建祠來紀念,這種受萬眾景仰的人自然也不會有人去隨意盜掘;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為了防止司馬懿挖墳,他還設置了疑冢,更使得他所葬之處不被外人所知。此外後人為了保護他的真墓還有人專門特設了疑冢更是讓他的墳墓難以找尋。其實他留給我們的並不在於一座冰冷的墳墓,他所留下的文化、精神與思想才是更值得我們後世去追思和景仰的。


劉大媽說三農


之前不是看到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諸葛亮臨死前讓四個大漢抬著自己的棺材,一直往南走,直到繩子斷了,那就是埋葬自己的地方?”


如果按照這個問題而言,那麼定軍山很顯然就不是諸葛亮的墓,頂多就是放了一些諸葛亮的衣物,所以對於盜墓賊而言,那就無所謂之偷盜了;

當然了,還有一部分原因,諸葛亮的能力,可以說是“多智近妖”,這就給很多人心生敬畏,甚至說是尊敬,這就像古代皇陵,即便是盜墓賊都會對某些人心生敬畏;

所以講,諸葛亮的墓才會一直存在,而不會毀於一些無良盜墓賊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