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紅樓夢》當中的林黛玉經常哭?

杜瑞豐


紅樓夢中有無數可愛的姑娘,她們或愛笑、或愛鬧、或犯傻,可獨獨黛玉卻愛哭。經常愛哭的姑娘一般都會讓人不舒服,可黛玉卻從來不令人反感,反倒讓人看到她的真性情。

黛玉愛哭不是矯情,是她內心情感的一種發洩和表達,她有很多事情無法改變直接對別人說,所以這些情緒只能夠用眼淚來表達。林黛玉為什麼那麼愛哭?以下三個原因,每一個都令人心疼。

第一、思鄉念親,黛玉失去了父母也沒有故鄉

黛玉到賈府的時候也就五、六歲,那個時候她剛剛失去母親又要離開父親,這樣的現實叫她如何不哭?才適應了在賈府的生活,父親又重病即後去世,黛玉從此就成了孤兒,更是傷心的無以復加。

黛玉對逝去雙親的思念,沒有失去過的人無法明白。黛玉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且又只有她這一個孩子,所以父母給了她所有的寵愛,當這一切全部消失在時候,想要平靜的接受是很難做到的,黛玉的悲傷也是正常。

黛玉常常會為別人一家團聚而獨自憂傷,寶玉生病的時候,因為他父母的疼愛所以大家都會去關心他,而黛玉則一個人獨立於花陰之下,悲傷不能自已。

寶琴、岫岫、李玟李琦等到賈府來投奔親戚的時候,看到所有人都有家人,黛玉一個人傷心的避開了。她不是不願意分享大家團聚的快樂,只是這個場景會讓她異常的想念自己的親人,她不想用自己的悲傷打擾大家的快樂。

惟有林黛玉看見他家鄉之物,反自觸物傷情,想起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寄居親戚家中,那裡有人也給我帶些土物?想到這裡,不覺的又傷起心來了.

薛蟠送的家鄉土特產也把黛玉惹哭了,無人會給自己送這些東西是一點,而且那個時候黛玉已經離開家鄉很久,突然看到熟悉的特產,思鄉之情便再也忍不住了。即便賈府再好,可是故鄉的一點一滴都是黛玉記憶中最美好的存在。


第二、多愁善感,對周圍環境和事物異常敏感

黛玉的情緒豐沛不免有一個困擾就是多愁善感,再加上飽讀詩書,黛玉對天地萬物都會有一種相知相惜的情感,它們的變化也和人的命運是有相似之處的。

看到滿天飛落的花朵,黛玉會聯想到自己漂泊無依的命運,傷感便油然而生。 一如她在《葬花吟》中所唱: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黛玉把自己比作落花,春天花開春盡花落,沒有人關心也沒有人在意,盛放之後便是孤寂的飄零。黛玉此時的心境是比較悲觀的,眾人都在園中送花神,因為起晚了她便沒有和大家一起去,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在葬花。

花落無人知的傷感和漂泊無依的人生何其相似,除了知己何人能懂?

秋風瑟瑟到了晚間更加淒涼,因為時氣所致黛玉又生病了,於是黛玉又只能夠獨自待在屋子裡了。寶釵午間來探望過黛玉,也約定了晚間要再來看她,可是寶釵失約了,黛玉聽著秋雨一個人在傷懷。

這個夜裡,黛玉寫下了《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從詩裡可以看出黛玉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人,秋雨蕭瑟也帶動她愁腸百結。

不僅是風雨擾人,寶釵的失約也讓黛玉難過。黛玉第一次和寶釵摒棄前嫌,握手言和。把寶釵當作知心大姐姐,但寶釵晚間沒有來,一種沒有親人的失落,恐怕只有黛玉自己才能體會。

第三、患得患失,在寶黛愛情中沒有安全感

喜歡黛玉的一個理由是她敢於擺脫封建枷鎖的桎梏,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愛情,可是在這段感情裡,寶玉的花心和不確定也常常把黛玉傷了又傷。

黛玉不懷疑寶玉對她的感情,可是喜歡著黛玉,一點也不妨礙寶玉繼續喜歡著別人,黛玉最難過常常會哭的一個原因就是一種不安全感,因此寶黛相交的初期,常常因為誤解和矛盾,惹得黛玉大哭。

後來從寶玉對黛玉說出“你放心”三個字之後,黛玉和寶玉都認定了彼此,他們甚少有矛盾,也不再吵架了。黛玉也不常哭了。

愛情裡愛得多的那一方就是會這樣不安,會哭會鬧是因為真的在乎,害怕自己的痴心錯付,也害怕那個人的不在乎,甜蜜的煩惱用來形容愛情再好不過了。

黛玉和寶玉的感情從矛盾誤會到平穩和諧,其實就是愛情最初的樣子,生活中很多簡單的小美好,哭哭笑笑就是一輩子。


少讀紅樓


前文說過,有很多人討厭林妹妹。為什麼呢?因為嫌她動不動就哭,還唧唧歪歪寫酸詩。

那林妹妹為什麼這麼愛哭呢?我們來看看究竟。

《紅樓夢》開篇藉著和尚之口道出了林妹妹愛哭的原因。

那僧笑道:“......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林妹妹是絳珠仙子,下了凡,就是林黛玉了。絳珠仙子下凡的目的是什麼呢?還淚給神瑛侍者投胎的賈寶玉。所以林黛玉見賈寶玉就哭,見賈寶玉就哭。

我們再看看下凡後的絳珠仙子林黛玉的日常:

紫鵑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無事悶坐,不是愁眉,便是長嘆,且好端端的,不知為著什麼,常常的便自淚不幹的。先時還有人解勸,或怕他思父母,想家鄉,受委屈,用話來寬慰。誰知後來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這個樣兒看慣了,也都不理論了。所以也沒人去理他,由他悶坐,只管外間自便去了。

是不是常哭,是的。

為什麼常哭呢?

一來感懷身世。

一進院門,只見滿地下竹影參差,苔痕濃淡,不覺又想起《西廂記》中所云"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二句來,因暗暗的嘆道:“雙文,雙文,誠為命薄人矣.然你雖命薄, 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併連孀母弱弟俱無.古人云`佳人命薄' ,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勝於雙文哉!"

她父母雙亡,嫡親兄弟姐妹一個沒有。

二、賈府的婆子丫鬟們都不是吃素的

黛玉嘆道:“......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時候,又無姐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這會子我又興出新文來,熬什麼燕窩粥,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這三個人便沒話,那些底下老婆子丫頭們,未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這裡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玉和鳳姐姐兩個,他們尚虎視眈耽,背地裡言三語四的,何況於我?況我又不是正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呢;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

三、寶玉四處留情,不能確定他的真心

那林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我也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爭.......那林黛玉心裡想著:“你心裡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  不重我的.我便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瞭然自若無聞的,方見得是待我重,而毫無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可知你心裡時時有`金玉',見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著急,安心哄我。”

四、婚姻不能自主

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嘆者,你既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的知己,既你我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呢?既有“金玉”之論,也該你我有之,又何必來一寶釵呢?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症。”我雖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淚又下來。

在父母之命的時代,林妹妹的婚姻大事是掌握在賈母、王夫人手中的。賈母漸漸年老而王夫人是不太管林妹妹的。

所以林妹妹愛哭固然是有本身性格的原因,比較敏感。但是我林妹妹哭,哭得有理!順其自然的哭!哭的有道!

對!就是這麼偏愛林妹妹!


金石山人1


【讀紅漫談】(第38期)

(一)瀟湘妃子的典故是什麼?

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有一年,得知南方九嶷山有惡龍殘害人間百姓,舜帝就去九嶷山滅龍。過了一兩年還不回來。娥皇和女英就去尋找。她們來到了瀟湘地帶,聽到舜已經逝去的噩耗,兩個女人就哭天搶地,一天又一天,眼淚流盡,継之以血。悲傷過度,後來投江而死。她們的點點血淚灑在竹林裡。竹子上灑滿了斑斑淚痕。

黛玉取瀟湘妃子這個號,也就是寓意她淚盡而死。

(二)留得殘荷聽雨聲

有一個小細節,讀《紅樓夢》的人一般可能不會注意到。

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眾人來到荇葉渚,坐上了棠木舫。

寶玉看到了殘敗的荷葉,很不喜歡,要叫人拔掉。

寶釵就說:

這幾天,天天都有人來逛園子,沒有閒過,哪裡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工夫。

黛玉說:

我喜歡李義山(李商隱)的一句詩:留得殘荷聽雨聲。偏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

寶玉一聽,連忙說,那就不要拔了。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寶釵是生活在現實生活當中。黛玉卻是生活在詩的情境裡。

寶釵和黛玉可以說是雙花並豔,是金陵十二釵的領袖。但是,區別在於,黛玉直,寶釵曲;黛玉剛,寶釵柔;黛玉熱,寶釵冷;黛玉天真純潔,寶釵圓滑世故。紅學迷們於是分成了黛粉和釵粉。黛粉和釵粉刷屏,互相不服,常常打口水仗。

我不想捲入戰場,只是站在一邊看看熱鬧,也很開心。不是嗎?

談著談著就跑題了。哈哈哈...好吧!把注意力再拉回來。拉回到黛玉的詩的世界裡來。

(三)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

美麗而聰慧的黛玉就是因為生活在詩的境界裡,所以,她心靈純真,對於感情以及愛情的追求非常執著,非常專一。

但是現實環境、人際關係的勢利、冷酷,加上禮教的森嚴,從一開始,就給她的內心撒下了陰影,甚至可以說,她和寶玉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沒有希望。

當然,黛玉是下到凡塵來還淚來了。這雖然是神話,但是又是活生生的現實。神話固然浪漫,現實卻很殘酷。她一個弱女子怎麼能夠和麵前強大的勢力抗爭?她只是一個寄居在外婆家裡的孤兒。

所以,她不是愁眉,就是流淚。越來越多的幻滅感,最後的悲劇的逼近,她的眼淚反而越來越少了。這就是說,她離開這個對她一點也不美好的世界的時刻到了,對於她來說,她的一切都沒有了,最後的微弱的一線亮光也消失了。

她終於報完了恩,流盡了淚。

非常奇特的報恩方式。其實,曹雪芹何嘗不是如此?他的淚也流盡了。

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古今風月鑑,多少泣黃泉。





梅月竹風


為什麼《紅樓夢》當中的林黛玉經常哭?

🙏🌹!

要麼我們怎麼說,《紅樓夢》是一部偉大鉅著,作者的隱喻太多了,關於林黛玉經常哭,一開始引出了一段神話,以淚報恩!你揭露我,我寫的是神話故事,你不揭露我,我就揭示當朝黑暗的封建思想迷信社會,靡爛的宮廷生活秘事,我們都知道,《紅樓夢》主要一線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悽美愛情!


如果是悽美,那何不是讓最感人,最看不得的眼淚,最戳心的莫過於眼淚,來打動讀者,眼淚是苦水做成的,這就是作者的獨到之處,讓女主角林黛玉淚泡著心,睜眼痕淚,閉眼痕淚的,你每每看到,難道你的心不就徒增傷悲,可憐兮兮,跟著林黛玉一起傷心流淚,

就此能產生共鳴!那麼林黛玉就會植入你的內心,久久不能忘懷林黛玉多愁善感悲憫的情懷!自然而然你就跟著林黛玉一起欣賞那悽美愛情的千古絕唱,個人認為,這就是作者的絕妙之作,不把林黛玉作成玻璃心,淚美人,談何悽美呢!待續…………!


我的回答完畢!(謝悟空!謝閱)🙏🙏!

(偉大名著,不敢造次!只當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笑一笑十年少,您樂了,是我最大的初衷!🙏🙏)!(此回答僅一例,拙筆,微見)🙏🙏!(遲復見諒)🙏!


轉運中的幸福


為什麼《紅樓夢》當中的林黛玉經常哭啊?這第一個原因,是作者給她的設定,黛玉本是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受了神瑛侍者的甘露澆灌,為了還恩而來,因為她修成女體,並無甘露,就只有將一生的眼淚都還他。

第二個原因,我們且不扯作者的這個神話故事,我們只看黛玉從小時,大約五歲死了娘和弟弟,被外祖母接到身邊去養著,她自己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比如第一次哭,那是在賈母懷裡哭。還有一次哭,是因為看著寶釵母女,以及探春迎春姐妹們,不由得勾起她孤女的身世,她忍不住悄悄的流淚。這樣一個嬌弱孤單,而且身染疾病的女孩子,是非常容易觸景生情的,比如她寫葬花吟的時候,不就是因為大家都在快樂的送花神呀,而她卻想到了花落人亡兩不知的境地。



第三個原因,除了她一個孤女,寄人籬下的悲哀之外,她還因為自己的愛情,日夜之間,不知流了多少的眼淚,比如她有天夜裡去怡紅院,晴雯懶得動身開門,就惡聲惡氣的說,是寶玉吩咐了不讓開門的,而她在獨自傷心的時候,卻發現寶玉笑著送了寶釵出來,她心裡又氣,又急,就誤會了是寶玉不愛她,回去哭的更傷心。


到了有天,紫鵑和她說了貼心的話兒,論及她的婚姻,要得老太太早著作定的時候,兩個人都忍不住哭了。更不要提那些僕婦們捧高踩低的暗地裡給她氣受。

她本來因為自己有病,是個孤兒非常的自卑自艾,又加上那些僕婦們不會給她好顏色,說真的,她和寶釵互剖心跡,義結金蘭的時候,說的那一番話,也讓我忍不住哭了“吃燕窩,老太太,太太,璉二嫂子沒話說,那些家人們忍不住要說她多事了”,還有她和寶玉說“近來倒覺得眼淚少了,自己的病,自己知道”,這個時候,不止是她,我也是忍不住要哭啊。

更不要說,她為了寶玉暗暗的吃醋,擔心,所流的那些淚,我相信,凡是暗戀過的女孩子,都曾經過一段林妹妹的人生。

所以黛玉愛哭是非常正常的,這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女孩兒的形象呀。


荷唯洛之戀


先不忙還淚神話,就從生活實際說吧。

若是跟香菱似的,沒人疼,只有人打罵,大約不敢哭了。都“呆”了。

黛玉是探花郎、鹽課老爺的嬌生女。母親去世前,深受寵愛,請了老師,受到良好教育。慈母去世,自己客居,焉有不想念垂淚之理!六七歲,一般人也懂事了。不哭者,非人也!不幾年父親也去世了。擱誰身上,父母俱亡,能不悲傷?

到了賈家,其實處境比我們普通人在外祖家不差。外祖母心肝似的疼愛,跟寶貝孫子並列。表哥友愛體貼。舅舅心裡親近不說。鳳姐也顯得很熱情。舅母大家子出身,不會跟外甥女過不去。

可是!畢竟不是自己家。賈家奴才,連鳳姐都怕幾分。府里人際關係錯綜複雜。偏偏黛玉是個極聰明敏感的。許多話,得掂量著說;大小事,得斟酌著辦。

這也夠累心的了。

偏偏又來了個寶釵。偏偏寶釵深沉老練辦事周到,小大人似的,很會贏得人的好感。況且,看著薛姨媽面子,誰不誇讚?

黛玉並沒有那份“為了家族”的責任感,對一般人,無需討好,合乎禮數就中。

黛玉即使有一筆錢自己掌握,也不必跟寶姐姐一樣,出錢幫人,顯個好。

其實,也不屑吧。

不是說寶姐姐就愛討好人,實在是家裡得靠她。

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孩,面對眾人對另一個女孩的一致喝彩,人家還有母有兄,作何感想?

那也不用哭啊。

好吧,只是鬱悶些。

但是,自己深愛的表哥,且是互相深愛,跟這個姐姐卻十分近乎。這姐姐對他又十分關注來往密切?

我們看普通電視劇,到這時候,情景會很狗血了吧?

黛玉能咋滴?只找藉口跟寶玉鬧啊。自己哭啊。

當寶玉說了“你放心”,我們看,黛玉沒有悲傷哭泣了吧?(八十回後不算)

即使是仙子,其實也是一根纖纖弱草,沒修成無情無慾的羅漢菩薩。

每一滴淚,都是人間深情。

希望每個人能懂得這人間至愛。菩薩保佑,願每個人也都得到。

希望,別再有人把這愛,當成“不守規矩”的“不潔想法”。

愛一人,永遠是人間最溫暖的事。

我用一生的眼淚(愛),回報你的灌溉情誼。


莘縣村民


前兩天課後有位女生跟我聊天,正好就聊到《紅樓夢》,她也問我了同樣的問題:林黛玉為什麼老哭啊。我說書中第一回交待,黛玉的前世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得赤霞宮神瑛侍者的甘露澆灌,才得久延歲月。所以當那神瑛侍者要下世為人的時候,絳株草幻化成了黛玉,用今生的眼淚去還他。

可是,學生說她沒有看到這一節,她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什麼絳株草之說。原來她看過的是學生版的《紅樓夢》,那個版本的《紅樓夢》直接把這段前戲給刪掉了,看了這個版本的學生自然不懂得黛玉淚的來歷,只知道黛玉整天哭哭啼啼的讓人厭煩。

給書做縮寫的編輯大概也不懂,像《紅樓夢》這樣的著作,裡面什麼樣的內容可以刪,什麼樣的內容不可以刪。有些東西你刪了,別人就看不懂了,不知道那故事是因何而來。把一個前來還淚感恩的黛玉看成了一位整天哭哭啼啼的眼淚女。

可能還有一些人開頭根本就沒有認真看,只是一味地看後面的情節,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紅樓夢》為什麼吸引那麼多的人來解讀它,就是因為在它的細節裡藏著太多的故事,那些細節的故事讓我們有了探究的慾望。

黛玉之哭是有來源的,不是無緣無故的。


蘇小妮



這一節,是紅樓夢作者為黛玉此生為何總是哭所定的基調,篡改不得。


二、那黛玉長至五歲,父母愛若掌上明珠。後不久黛玉之母賈敏因病仙逝,其父林如海心痛黛玉孤苦無依,兼之賈敏母親賈老夫人盛邀,不得已才將黛玉送入賈府賈母處,希冀愛女有其外婆痛著料應不差。


離開了蘇州來至京城賈府,謹言慎行、小心翼翼。黛玉心中苦楚,可以想見。

正如黛玉在所作葬花詞中所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沒孃的孩子象顆草呵。



三、黛玉打小體弱多病、飯藥同食,且因保養不善,病體總難痊癒。儘管寶玉對黛玉忠心不二,奈何賈家利益不能丟、子嗣得考慮、封建桎梏難砸。凡此種種,終至斷送了嬌弱無依的黛玉性命。


溯路之行2


專給吾等出難題

黛玉淚灑春復夏

懨懨心事有誰知?

諸位看官,書接上回……

話說清末民初,文曲星降於燕京大地,名為王國維,善古今中西,尤擅紅樓,其言曰:玉者,欲也。由此思之,寶玉者飽欲,黛玉者帶欲。然欲者又為何?情也。所謂七情六慾,人莫能違。

人皆有欲,人皆多情,本來是快樂的,喜悅的,如春風玉露,瓊瑤香茗,哭者何來?時代使然。那時的社會,講究格物,探究萬事萬物原理,偏偏不格情理,非但不格,且極為恐懼,幾至談情色變,窮全力以壓迫之。所以,飽欲之寶玉,不論其欲私飽人間情慾,還是欲廣播情慾,令人人皆能飽欲,終是於世事權達所不容,也必然不能,無非苦痛終生。帶玉之黛玉,心性靈惠,伶俐剔透,多愁善感,於此種情由,此種苦痛,心中瞭然。既無力幫寶玉,更無力救自己,唯有一哭。所以,從她降於世,便哭,哭寶玉之情痴,終無結果;哭自己之情亡,終無寄託;哭芸芸眾生之情殤,終是萬豔同悲,千紅一窟;哭世態炎涼,竟不容一情一真,滿目淒涼。

能哭,尚存一絲一毫之希望,所以寶玉在掙扎,在反抗;所以黛玉在題帕,在葬花。然一日知其無望,便淚盡將亡,寄存的那個時代也無望將亡。

人若無慾,不死何為。世若無慾,不亡奈何。

世世蒼茫,千古流殤,欲知後事,且聽下回。


水貨的年華


林黛玉愛哭,可以從性格,出身,環境三個方面找到答案。各人的性格形成,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因素,但先天因素是占主導地位的。就看迎,探,惜三春,同樣出生於公府世家,同樣生話在大觀園中,但各人性格迥然不同。林黛玉性格特徵就是多愁善感,病體懨懨,心事重重,

思慮過甚,作為一個寄人籬下的柔弱女子,遇到不如意之事,只有以淚洗面,焉得不哭;從家庭因素講,自幼喪母,繼又喪父,也無兄弟姐妹,缺乏家庭溫暖,千里迢迢,投靠外祖母膝下,常言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凡少年失家投奔別人者,相信都有同感。對家庭的眷戀,對親人的思念,誠如毒物噬心,難忍難耐,只有暗自垂淚,別無良方;從環境說,林黛玉在賈府雖然錦衣玉食,享受小姐待遇,但實際上是嗟來之食。喏大賈府,真正把她當主子看待的人不多。雖然賈母老太君對她百般寵愛,但並非長遠依恃。一旦老太君離世,她便失去依靠,前途堪憂。在當時社會,女人是靠男人生話的,林黛玉終身依靠何人,是一大懸疑。雖與寶玉青梅竹馬,兩情相悅,但自己無父無母,無人作主。外祖母又遲遲不下結論,周圍的人多是冷眼旁觀,加害者多,送暖者少,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加上性格使然,作為一個四顧無親,前途眇茫又疾病纏身的一介弱女,有何抗爭之力,以眼淚洗心結,便是唯一選擇。至於絳珠還淚,不過是作者創造的一段神話,以假掩真,遮人眼目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