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历史一书生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伯邑考,一个奇怪的名字,也许就牵扯出了三千多年前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悬案。

商周时期,古人和现代人的称呼可大不相同,那时候一般是不称姓的。


大家要了解个概念,什么姬昌、姬发、姜尚、赢政,都是后来人这样叫,在当时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的。

那时候古代成年男子通常是不称姓的。这些带着姓的名字都是后来人硬给加上去的。

咱们看看《史记·管蔡世家》中的内容,记载了关于周文王的儿子们:


大家看,并没有什么姬昌、姬发的说法。都不带姓的,都是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等等。

那么咱们来逐个分析几个名字。

“姓”,这个字一分两半,就是“女、生”,什么意思呢?意为“从女而生”,代表的是血统。贵族们如果家里有了女儿,到了“及筓”的年龄,该取名字了,名字中是带姓的。为什么女孩子要带姓呢?其实是为了避免同姓通婚,把女孩确定了姓,大家就注意了,不会泡错了妞,求错了婚。

举例如:姜嫄。“姜”就是姓,而“嫄”是名。

但贵族男性的名字不能这样。名字的开头要么是爵位,要么是封地、要么是官职、籍贯、居住地或者职业等等。这些开头的字有些就逐步发展成为了“氏”。

这就叫“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然后要有排行,这个大家知道,有伯(孟)、仲、叔、季,或者其它什么的。

再后就是自己的私名了。

咱们就拿周文王的儿子们来举例。

蔡叔度

封地――“蔡”

排行――“叔”

私名――“度”

当时大家称呼他的时候,可以叫“度”,也可以称他为“叔度”或者“蔡叔度”,但是不能叫他“姬度”。


这是通常的情况,咱们再来说说特殊的。“武王发”。

王,这是他的爵。“武”是谥号,死后追加的。“发”是名字。

为什么没有排行呢?因为他当了王,称孤道寡,太尊贵了,就不能和兄弟们再论排行了。

同样,“周公旦”也是这样。太伟大了,地位尊崇,不和兄弟们论行排位了。当然,也决不能称呼他为“鸡蛋”,他会生气的。

说了老半天,终于早说到“伯邑考”了。这个名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复杂。

“伯”,这不用多说,肯定是排行,是老大。

“邑”和“考”怎么解释?

“邑”是他的封地吗?不对。伯邑考早死,并没有封地。那么,是他的本名吗?也挺怪的,不像。

咱们来看《逸周书·世俘》中一段内容:


《逸周书·世俘》是周朝初期的文献,里面的记载很接近那个年代。这段文字是说周武王克商以后,将列祖列宗升祔祭祀。

我们发现,在文中“邑考”和“太王”、“虞公”、“文王”这些称呼是并列的。

咱们来分析分析,假如前面写了一串这样的称呼: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要你写出下一个称呼来,你会写什么?

你会写“刘彻”吗?当然不会,你肯定写的是“汉武帝”。

以此类推,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后面跟着的这个“邑考”,必然是死后的称呼,绝不可能是生前的。


跟据这个原则,咱们再分析。

邑――周朝在覆灭商朝而取得中原统治权之前,通常将商朝称为“大邦”,而将自己称为“小邑”,由此可知,“邑”很可能就是“周”的省略语。

考――《礼记》中说:“生曰父,死曰考”。“考”就是对父辈或更高辈分的死者的尊称。

所以说,“邑考”实际含义就是“周国之父”,表示赞美和怀念。

那么,周武王为什么如此尊崇伯邑考呢?《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这意思是说,周文王认为发和


旦更加贤能,就舍弃了伯邑考,而立发为太子。而伯邑考是在周文王之前去世的。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吗?咱们继续看。《尚书中候》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说是周文王废掉了伯邑考,而改立武王发为太子。

为什么周文王要废掉伯邑考的太子之位呢?董仲书写了一部《春秋繁露》,这样写道:
“群心贰”


,伯邑考知道朝中的臣子们背离了他,失去了拥护,只好“自引而退”,放弃了太子的地位。

事情到此就完结了吗?没有,咱们看这么一个事情。《列女传·晋圉怀嬴》中有这样的记录:

这是说,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晋怀公,后来晋怀公死了,重耳流落到秦国,秦穆公又将寡居的女儿许配给了重耳。

秦穆公的这个女儿叫“怀嬴”,为什么叫“怀赢”呢?因为她继了晋怀王的“怀”字为名。

我为什么要扯上怀赢这个寡居的女孩呢?咱们再来看看《左传·昭公元年》中的记载:
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
,有史书确定,这个邑姜就是姜太公的女儿。

她为什么叫“邑姜”呢?难道周武王的封地是“邑”?根本不可能。

联想一下吧,这位“邑姜”会不会其实就是伯邑考的寡妻呢?

好了,咱们把整个事情的过程整理一下:

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曾被立为太子。姜太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邑考,一方是太子,一方是重臣,靠着裙带联系起来。

这样强大的势力哪能被容许存在,文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有人则利用了文王的心底的忌惮。

经过复杂的政斗,伯邑考被废,武王发被立为太子。

伯邑考郁郁而终,留下了一个寡居的妻子邑姜。

周文王死后,武王发继位,纳了寡嫂邑姜为妃。姜太公与周武王重新建立了权力联盟。


伐纣成功,周武王夺取天下,姜子牙受封齐国。能如此高位显爵,他靠的不仅仅是军功啊。

钓的一手好鱼!


馋嘴肥猫铲史官


西周的国姓为“姬”姓,文王西伯侯为姬昌,武王为姬发,而作为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大哥,为什么会叫伯邑考,看上去好像不姓“姬”,其实伯邑考只是一个外号,真实名字是姬考。

伯邑考是姬昌的大哥,而“伯”者,大也,按照古人的说法,老大称呼为“伯”,老二称呼为“仲”,老三称呼为“叔”,老四称呼为“季”。所以后来称呼刘邦为刘季就是说刘邦是家里兄弟排行老四,伯邑考作为文王长子,在文王十三岁的时候就出生了,所以使用“伯”来称呼伯邑考是很合理。

“邑”是都城的意思,在当时很有可能是一个官民,即为管理一城百姓的意思,例如后世以卫司马称呼卫青,就是以官民代称人名。当然也有可能是封邑的代指,古人以卫鞅封为商地,所以称卫鞅为商鞅。总之“邑”应该是一个代名词。

“考”是伯邑考的名字,所以伯邑考的正在名字应该是姓姬名考,称呼为“姬考”。


帝国烽火


其实我也有个问题,为啥嬴政的大儿子叫扶苏,二儿子叫胡亥?爷们仨人,叫三个姓吗?

当然并非如此!

古代最开始对男子的称呼,往往是支撑名、字,不称姓的。就好比我先前举的那个例子,嬴政的大儿子应该叫嬴扶苏,二儿子应该叫嬴胡亥。只是在称谓之上,将其的姓给隐去了。

所以说,姬昌的大儿子照着这种说法,应该叫姬伯邑考才对。那么问题又来了,为啥姬昌的大儿子,要取一个这么长的名字呢?

伯邑考这三个字也各有其说法,首先我们可以明确一点:伯邑考的私名,一定是“考”没错了,所以将伯邑考称呼为姬考,理论上来讲……一点毛病也没有。

而古代人特别喜欢将家里边的排辈顺序,也放在一个人的称呼当中。平辈里按照降生次序的不同,也会将人按照“伯、仲、叔、季”来进行排名。

姬考既然是家里的老大,那么在他名字里面加一个伯字,好像并没有什么错误。

那么姬伯考名字当中的“邑”又应当如何解释呢?

其实关于这个字,就开始众说纷纭了:有人说邑是源于姬伯考的封地,有人说邑是源于姬伯考采邑首领之类的官职,甚至有人说“邑”这个字,完完全全只是后人对他追加的尊谥。

不论那种说法吧,其实我也觉得伯邑考这种叫法,要远比姬伯考好听太多了。或许只是平素叫习惯了的问题?


殷平1


我们现在在称呼周文王名字的时候,都习惯叫他为姬昌。在我们现代人的一般认识里,他是姓姬的,所以他的儿子肯定也是姓姬了。他的二儿子叫做姬发,为什么大儿子会叫伯邑考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当时人们的称呼习惯。

其实在当时是没有姬昌、姬发这样的叫法的,姬是他们的姓,而按照当时人们的习惯,姓是用来代表血统的,称呼一个男人时是不能用姓开头的,一般都是用官职、爵位或者职业等来开头的。

比如姬昌,在当时是没人这么叫他的,在各种文献中都是直接叫他为昌,或者文王昌,根本就没有姬昌这个叫法。

再比如他的儿子姬发,在年轻的时候都是直接叫他发,当了周武王后就被称呼为武王发,也是没有姬发这个叫法的。

再比如秦始皇,我们现在都叫他嬴政,其实当时也是没有这叫法的,嬴政是嬴姓,赵氏。按照当时的习惯,都是叫他秦王政,或者赵政,根本就没有嬴政这个叫法的。

这些姓+名的叫法,其实是后人的习惯,先秦时代的古人们是不会这样叫的。

为什么要讲上面这些内容呢,因为理解了这些才好解释伯邑考三字的具体含义,这三个字还得分开来讲。

伯邑考三字中的伯是什么意思?

古代人还有一个习惯,一家人如果有兄弟几人的话,会按照伯仲叔季这四字来排辈分,伯是老大,仲是老二,然后叔比较特殊,老二以后不管兄弟多少个都要叫叔,最后的老幺是季。成语不分伯仲就是从这里来的,还有伯父、仲父、叔父这些称呼也都是因此而来。

伯邑考名字里面的伯也是这个意思,他代表着他是周文王的大儿子,是家里的老大。

同理,除了老二姬发因为继承了王位,被尊称为武王发。老四因为立了大功,被封了公,因此被尊称为周公旦。其他后面的兄弟都是按照这个风格来叫的。

他们都是按照封地+排行+名的命名方式,比如老三名叫鲜,因为被封在管国,所以被称为管叔鲜。

老五名叫度,因为被封蔡国,所以被称为蔡叔度。

老幺名叫载,因为被封冉国,又因为他最小,所以被称为冉季载。

而老大伯邑考因为死的早,并没有封地,所以跟其他兄弟不一样。

邑考二字是什么意思?

其实伯邑考名字中的“邑“跟“考”二字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因为他的名字不光现在看来奇怪,也有点不符合当时人的命名规律。

现在学界一般有下面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伯邑考的名字是考,邑是他的官职,伯是排行,因为他没有封地,所以就用官职来称呼他,于是就成了伯邑考。

第二种说法

伯邑考其实是双字名,也就是说他跟其他单字名的兄弟不一样,他的名字就叫邑考,因为是老大所以前面加了个伯,最终就成了伯邑考,按照现在的叫法他就应该是姬邑考了。

这种说法似乎也比较合情理,并非不可能。姬昌的十八个儿子中也并非都是单字名,老六名叫振铎,后来称为曹叔振铎,他也是双字名的。

第三种说法

邑才是他的名字,而考是表示尊称的意思。

按照《礼记》中的说法,生曰父,死曰考。考就是对已经去世的父辈的尊称。

而按照这个理解的话,伯邑考其实就是周朝人对他这个文王长子的尊称了。

第四种说法

邑是世子的意思,是代表身份的,他的名字为考。

结论

关于伯邑考的名字由来,总的来说就是上面的几种说法,但是到底哪一个才是对的,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伯邑考死的太早留下的相关的记载也非常少,所以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也无法确定了。

至今为止,史学界里面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另外关于伯邑考被纣王做成肉饼,还逼着姬昌吃掉,这个说法其实可信度也不高,很可能是假的。


漂浮菌


简单来说,伯邑考是古称,而姬昌和姬发却是后世称呼套古人,当然不一样。

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周文王、伯邑考和周武王父子三人都是姓姬的,可他们的古称里没有“姬”字,“姬”字都是后人加的。就是在西汉的《史记》里,这个姓都没有加上去。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了周文王十位嫡子: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冄季载。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记载中提到了是一个姓姬的,但没有一个姬字,这是因为先秦时期“姓”和“氏”是两回事。

“姓”从字面上看,从“女”从“生”,代表血统,作用是以别婚姻,古人信奉同姓不婚,可能是为了避免近亲结婚。

不过这种冠姓是单向的,只有女人冠姓,男人不用,因为婚姻中女人是被挑选的对象,所以要给女人贴上代表血统的“姓”,就算是妾时不知道女子的姓,也要占卜算一下。

那男子称什么呢?自然是象征地位的官职、爵位、封地等,接着衍生出籍贯、住地、职业等等,这些就是“氏”。氏的选取非常广泛,比如西门,可以是住在西城门附近人的时,至于这个人是姓姬还是姓姜,完全不影响,所以不同姓的人可以同氏,同姓的人也可以不同氏,总的来说,氏的数量远远大于姓。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先秦时期的规矩,不过从战国后期开始,姓跟氏逐渐融合,最终在汉朝变成了姓氏,人们简称为姓,今天我们问人贵姓,其实问的是姓氏,而由于融合前姓与氏的数量完全不成比,融合后的姓氏大多是由氏变来的,而不是姓。

从汉朝以后,人们的名字是姓氏+名或者姓氏+字,当时人以此反推,给秦始皇安上了嬴政的名字,周文王、周武王也逃不了姬昌、姬发的命运,但其实这都是后人按后世的习惯想当然地去追称古人,在先秦典籍和《史记》这种离先秦较近的著作里边,是没有这种称呼的。

上面也可以看到,周武王是武王发,管叔是管叔鲜,周公是周公旦,而不是姬发、姬鲜和姬旦,不过一看,他们的名称结构其实是不一样的,跟伯邑考也有区别。

武王发里边,武是谥号,王是爵位,发是名;周公旦里边,周是封地,原本是周太王所居之地,是周朝兴起之地,后成为周公旦的采邑,他的谥号是文,即周文公,公是爵位敬称,旦是名;管叔鲜里边,管是封地,管国是三监之一,叔是排辈,鲜是名。

所谓“伯仲叔季”,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幺是“季”,中间的不论几个都是“叔”。因此伯邑考的“伯”就很好解释了,因为他排行老大。

按照排行,周武王也可以叫做仲发,不过他后来当了周天子,为示尊贵,把仲去掉了,周公也是因为功劳大有了敬称,不然他的称呼怕是鲁叔旦了(《天问》中有出现“叔旦”之称)。

按照文王儿子的规矩,伯前面是封地爵位之类的,伯邑考去世的早,没有封地,所以第一个就是伯,而伯后面就是名了,可“邑考”也有争议。

一说“邑”是名,“考”是尊称,比如“师尚父”,“师”是官职,“尚”是名,“父”是尊称,指的是为人熟知的姜子牙(这个称呼也是今人套古人)。而“考”指已故的父亲,文王有时也被称为“文考”,“伯邑考”可能是周武王对他的尊称,示意长兄如父。

另一个就是说“邑考”是名,虽然双字名在先秦时期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伯邑考的弟弟不就有个曹叔振铎。

还有一个说法是“邑考”都是尊称,《逸周书•世俘》记载:“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曰:‘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

《逸周书•世俘》是公认的周初文献,那么它的写作年代跟记载的事情非常接近,应该比较准确,这里把邑考跟文王并列,都是周武王烈祖,按照传统礼制似乎不正确,兄长怎么跟父祖混在一起了?不过周初礼制不完善,周文王废长立幼,周武王才得以成为太子,他即位时伯邑考已死,按照长兄如父尊称,也并非不可。

那为什么伯邑考没被人加上姬姓呢?这得问《封神演义》的作者,因为《封神演义》全书只有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提到了“姬讳伯邑考”,其他称呼全部不加姬姓,就算是跟姬发一起出现也是叫伯邑考或者邑考。

“姬讳伯邑考”摆明是把伯邑考当名了,因为姜子牙封神的时候人名都是这种格式,比如“袁讳洪”表示袁洪,这是必须要加姬姓,其他场合就没必要了,估计作者也在迷茫究竟是叫姬邑还是叫姬邑考呢?那就干脆叫伯邑考吧。


平沙趣说历史


伯邑考,姬姓,周文王姬昌的长子。关于名字的考据,可以采用词汇分解方法进行。

伯邑考=伯+邑+考。

(1)『伯』,来自于兄弟的排行。

看过《史记》(而不是《封神榜》)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伟大的周文王,拥有强大的生育能力,繁衍子嗣众多。因此,按照出生日期顺序,进行『伯(孟)、仲、叔、季』的排序。因此,伯邑考作为周文王长子,拥有了(伯)的地位,说白了就是家中的老大。好比,弟弟管叔鲜,蔡叔度的名字。

至于,(伯)为什么成为名字中的第一个词汇,可以参考古公亶父的名字,以及鲁桓公姬允长子、鲁庄公庶兄、孟孙氏始祖孟共仲(庆父不死的“庆父”)的提法。

(2)『邑』,来自于他的封地。

古代的时候,天子治居之城叫做『都』,国家政治中心,好比现在的北京;旧都/别都叫做『邑』,好比周公的洛邑。

周文王迁都丰城后,伯邑考负责镇守旧都周原(或者是程)。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需要安排世子之位。于是,周文王按照祖父古公亶父的做法,采用『立贤而不是立长』的继承制度,认为(嫡子)第二子姬发和第四子周公旦英明贤能,带有圣瑞之兆,可以光大发展公刘事业。于是,后面的事情出现了3种说法:

第一,周文王姬昌舍弃(或者废黜)长子伯邑考,册立姬发为世子。(难道伯邑考是庶长子??)

第二,伯邑考效法祖辈(太伯和虞仲让位于祖父季历)的高风亮节,甘心让位于二弟姬发,自己镇守管理旧都和原来的领土,抵抗西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后来,光武帝刘秀长子东海王刘强让位于汉明帝刘庄;唐睿宗长子宁王李宪让位于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为让皇帝

第三,伯邑考不得不让位于姬发。伯邑考『知群心贰,自引而退,顺神明也』。伯邑考镇守旧都,得到了守旧派老臣的拥戴。然而,跟父亲姬昌身边的姬发,得到了新都里面的强势支持。经过复杂的权衡利弊,伯邑考不得不放弃世子之位,就像丹朱让位于舜帝,商均让位于大禹,伯益让位于夏启。如果不放弃的话,会有什么下场呢?后来,秦国发生季君之乱,驻守旧都庶长子公子华攻打新都的秦昭王,兵败全家被杀;隋炀帝政变,杀死了隋朝开国太子大哥杨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唐朝开国太子大哥李建成;烛光斧影,杀死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权力之争面前,亲兄弟情分狗屁不如。

第四,伯邑考为了拯救囚禁于商国的父亲姬昌,前往首都朝歌,得罪妖后妲己,遭到了商纣王的残忍杀害,剁成肉酱,作为测试姬昌忠心与否的道具。虽然《封神榜》有杜撰的嫌疑,别的史书也有类似的记载。

总之,伯邑考放弃了储君之位,作为政治交换和利益补偿,得到了镇守管理旧都『邑』的权力,好比之后得到封地一样的兄弟一样。

(3)考,来自于他的追封

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对于祖宗(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进行了追封祭祀的仪式。

古人讲:生前为父,死后为考。太伯和虞公凭借出让王位的谦逊美德,得到了追崇和祭拜。那么,同样出让王位的兄长,必须得到相应的礼仪。按照讲究长兄为父的原则,得到了『考』的敬称。晋文帝司马昭对待晋景帝司马师,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对待无上王元子邵,唐中宗李显对待孝敬皇帝李弘,唐玄宗对待宁王李宪,都有类似的礼仪。

(4)另外一种解释,伯邑考对比蔡叔度。伯为兄弟排行,邑为封地/领地,考为名字。


亲爱de猛兽


据说姬昌有一百个儿子,这里不乏有文学作品中夸大的成分,但姬昌的儿子确实多。

拿伯邑考、姬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这十个儿子的名字来看,他们的名字乍看都不像是一家人的名字。那是因为我们是用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前人的名字,古人的名字也一定不是随便叫的,更不用说这些王公贵族之人了。

伯、仲、叔、季是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的排序,“伯”为最长,“季”为最幼,伯邑考是长子,所以名字中带有伯字并不奇怪,而邑应该是他的官职什么的,应该考是名的可能性比较大,用我们现在的思维来叫就是“姬考”这样看来就与姬发不冲突了。

其实我们也不必太纠结于名字有多么的一致,它自然有它的道理所在,当时的习惯、文化、或者在当时本来就没有为什么,只是一个巧合,等等等等。西周离我们太过久远,我们有时候看到的也只是文学作品中的用法,也不可以当做真实的史实来用。

不过伯比叔要大,应该是没错了,毕竟现在我们也经常说伯伯和叔叔,长幼一目了然。



见薇知史


<strong>

“伯邑考”当然也是姓姬的,“伯邑考”极有可能是当时的人们对伯邑考的称呼,甚至是后人对伯邑考的尊称。

传说中周文王姬昌有100子,当然这个太夸张了,实际上只有18个亲生儿子,其他的都是周文王姬昌收养的义子。

同时姬昌一共有十个“嫡子”,都是周文王的正妃太姒所生,看一下这些“嫡子”都有什么样的有趣的名字。

姬昌嫡长子姬考,即伯邑考,早卒;

姬昌嫡次子姬发,即周武王;

姬昌嫡三子姬鲜,即管叔鲜,周朝管国国君;

姬昌嫡四子姬旦,即周公旦,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姬昌嫡五子姬度,即蔡叔度,蔡国始封之君;

姬昌嫡六子姬振铎,即曹叔振铎,曹国始封之君;

姬昌嫡七子姬武,即郕叔武,郕国开国君主;

姬昌嫡八子姬处,即霍叔处,霍国始封君;

姬昌嫡九子姬封,即卫康叔,获封畿内之地康国故称康叔或康叔封;

姬昌嫡幼子姬载,即冉季载,聃国开国君主。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老大姬考又称伯邑考,老幺姬载又称冉季载。

“伯”的意思就是“没有兄长的男子”,“季”的意思就是“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可见伯邑考的“伯”只是按照古人“伯、仲、叔、季”排名作序用的。

“邑”代表着“城邑”,也是古代诸侯的封地,这里应该是彰显伯邑考继承人身份的意思,并且因为伯邑考英年早逝,没有留下什么事迹,后人只能以“伯邑考”称之。

当然,伯邑考正式的名字只有一个,那就是“姬考”。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strong>


历史公元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是看了很多回答,把问题好复杂了。

周文王姬昌有很多儿子。最有名的有,后来的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还有一个义子非常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雷震子!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子承父姓,他当然也姓姬,单名一个“考”字。全名叫做“姬考”。

那为什么又叫伯邑考呢?

因为这个“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 邑考是周家老大,按照“伯、仲、叔、季、显、惠、雅、幼”长幼排列,所以叫伯邑考。就像孔子,又叫仲尼。仲,就是老二。孔老二。

伯邑考,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周家老大、官职为邑的那个考。

当然,对于这个“邑”字,还有不同的解释。邑,也可能是国的意思。

因为姬考是长子,曾经是周文王的继承人,拥有整个国,所以叫做邑考。

邑还有封地的意思。也可能是姬考有一个封地,这个封地还很著名,是个大邑。所以叫做邑考。

不管怎么样,伯邑考三个字,包含了很多很多信息。

其实这个中世纪欧洲贵族的姓名颇有几分类似。

他们很常见的一种姓名搭配就是,什么什么地方的谁谁谁。或者是职位加名字。

这也是一种有趣的关联。


上将嗳福斯


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而他的二儿子周武王却叫姬发?这个问题涉及到古人对于人物的称呼问题,古人的称呼方式给当代人带来了一些困惑,我在这里做一下简单介绍,希望能解答这个问题。(我是“雪堂说史”,欢迎点击关注,先行谢过了。)


一、正常的称呼方式,名+姓+字

这种称呼方式和现代人是一样的,只是现代人没有“字”罢了。比如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周武王姬发和他父亲姬昌一样,都是姓+名的称呼方式。

这种称呼方式是最普遍的,因为是父子,当然姓也就一样。<strong>

二、排行+名

在古代,称呼某个人,经常会忽略他的姓,以他在家里的排行,加上他的名。古代排行以年龄大小为序,分别是:伯(或称为孟)仲、叔、季,也就是一家人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比如著名的“义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的伯夷、叔齐兄弟两个,分别就是孤竹国国君的大儿子和三儿子。<strong>

在某个特殊时期,人们有时称圣人孔子为孔老二,那是因为孔子在家里是二儿子,所以孔子全称就是,姓孔名丘字仲尼,仲尼既是他的字,也是他的排行的反映。孔子的哥哥叫孟皮,这里只是省略了他的姓而已,不是说孟皮就姓孟,他也姓“孔”叫孔孟皮。<strong>

三、地名+名或职业+名

1、古人有时以一个人家乡的名字+这个人的名来称呼他。比如我们课本上学过《烛之武退秦师》这篇古文。烛之武是人们对这个人的称呼,“烛”是地名,“之”相当于“的”,“武”是名,合起来就是“烛”地叫“武”的一个人,至于他姓什么,因为地位不高,并没有流传下来。

2、职业+名的称呼方式,也是地位不高,姓不为人知。比如“寺人披”,这是个在《重耳传奇》中刺杀重耳的太监的名字。“寺人”就是太监的意思,“披”是这个人的名字。另外“师襄”“师旷”中的“师”在古代指乐师。


综上所述,伯邑考这个名字中的“伯”表明他是周文王的长子,“邑”应该是他的官职之类称呼,“考”才是他的名,因此,伯邑考的正式名字应是姬考,伯邑考只是人们称呼他的一种方式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