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城县概况

柳城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经108°36'至109°50',北纬24°26'至24°25'之间。东与鹿寨县毗邻,西与罗城县、宜州区接壤,南与柳州市城区、柳江区相连,北与融安县、融水县交界。

柳城县面积2114平方公里,2015年末总人口40.94万人,辖9镇3乡、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下设120个村委会、12个社区居委会、1391个村民小组。境内有凤山古镇、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禅韵丝缘景区、六塘镇等景点,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1]

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从潭中县划出设龙城县,属桂州始安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属桂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设龙州,辖龙城、柳岭两县。贞观七年(公元633),柳岭县并入龙城县,撤销龙州,龙城县归南昆州管辖。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天宝元年(公元742)改柳州为龙城郡,乾元元年(公元758)改龙城郡为柳州,龙城县均属之。

五代十国,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龙城县属楚国柳州。南汉乾和六年(公元948),柳州入南汉版图,龙城县属柳州。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龙城县属广南路柳州。至道三年(公元997),属广南西路柳州。景德三年(公元1006),龙城县改名柳城县,仍属柳州。咸淳一年(公元1265),柳州州治迁柳城县之龙江南,即今南丹村。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设柳州路总管府,柳城县属柳州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柳城县属柳州府。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柳城县属广西行省柳州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 柳城县属广西省柳州府。民国2年,属柳江道。15年废道,属省辖。17年,属柳江行政督察区。18年,转属省辖。19年,属第三民团区。21年,属柳州民团区。23年,属柳州行政监督区。29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31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35年,属行政督察区第二区。

1949年11月24日柳城县解放, 属柳州专区。1952年7月,柳州专区并入宜山专区,柳城县隶属宜山专区。 1958年7月,宜山专区驻地从宜山县庆远镇迁柳州市,更名柳州专区,柳城县属之。据国务院国函[1983] 215号《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市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1984]2号文通知,于1984年2月10日,柳城县从柳州地区划出,归柳州市管辖。

1999年1月14日,撤销古砦乡,建立古砦仫佬族乡,其原辖行政区域和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桂政函[1999]4号);1月19日,龙头、冲脉乡改为镇建制,两乡改镇后原辖行政区域不变(桂政函[1999]12号)。

2000年6月20日,寨隆乡改为镇建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桂政函[2000]131号)。

2005年6月13日,洛崖乡整建制并入大埔镇,大埔镇政府驻地不变;西安乡整建制并入东泉镇,东泉镇政府驻地不变。

1996年,柳城县面积2123平方千米,人口约38万人。辖4个镇、10个乡:六塘镇、凤山镇、东泉镇、大埔镇、洛崖乡、古砦乡、寨隆乡、冲脉乡、马山乡、社冲乡、西安乡、沙埔乡、太平乡、龙头乡。县政府驻大埔镇。

1999年1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撤销古砦乡,建立古砦仫佬族乡,其原辖行政区域和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桂政函[1999]4号);1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龙头、冲脉乡改为镇建制,两乡改镇后原辖行政区域不变(桂政函[1999]12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柳城县总人口356148人。其中:大埔镇49648人,龙头镇16722人,太平镇37545人,沙埔镇31713人,东泉镇42731人,凤山镇20674人,六塘镇29897人,冲脉镇15586人,西安乡12869人,社冲乡14783人,古砦仫佬族乡28632人,洛崖乡17955人,寨隆乡14845人,马山乡22548人。

2000年初,柳城县辖8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000年6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寨隆乡改为镇建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桂政函[2000]131号)。

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406139人,其中壮族208384人,汉族187182人,仫佬族6536人,其他少数民族4037人。辖9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65号)同意调整柳城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撤销洛崖乡,整建制并入大埔镇,大埔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西安乡,整建制并入东泉镇,东泉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辖9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大埔镇、龙头镇、太平镇、沙埔镇、东泉镇、凤山镇、六塘镇、冲脉镇、寨隆镇、古砦仫佬族乡、马山乡、社冲乡。

地形、地貌及地质

柳城县是一个低丘谷地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融江自北向南流,将县境划为东西两大块,东部为丘陵和山地,西部系岩溶石山和丘陵交错地区。西北部地势较高,由东、西两面向中部融江递降。中部融江沿岸以低丘平原为主,地势平缓,海拔 200米以下。可耕地资源多并且宜果宜林面积大,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

县境地层出露有上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白垩系、第四系等,多为碳酸盐岩类,次为砂质岩及第四系松散岩类。上泥盆系分布于太平镇的上游、山咀沿至东泉镇的新村再延至西安乡凉亭一带,多为中厚层,表露有浅灰岩和白云岩。石炭系露出遍及全县,东起东泉镇经沙埔、大埔、洛崖、冲脉等乡镇。石炭系最为发育,分上中下三统:上统以灰白浅岩出露,中统为白云岩、浅色灰岩,下统为燧石炭岩、硅质岩、泥质岩、结晶灰岩、白云岩等。下统上段以砂质岩为主,夹簿层灰岩,属寺门、罗城两段产煤。二迭岩在大埔镇的杨柳、西北部的上富、西部六塘的良村、南部凤山镇的大风洞均有裸露,并在灰岩、石炭岩、硅质岩等组层中蕴藏煤矿。杨柳、良村均产煤。白垩系在县境内有零星分布。凤山镇的大湾一带,在紫红色砂岩和页岩中渗有微量的砾岩,粉砂岩里出露有硫酸钙(即石膏)。第四系松散土分布于融江、柳江河岸的冲积平原、溶蚀平原与坡麓堆积土中,含有砂土、亚砂土和亚粘土等适宜农作物生长。

气候气象

柳城县地处桂中以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为20.1℃,极端最高温度为39.4℃,极端最低温度-2.5℃,平均无霜期334天,年平均降雨量1348.6mm,最大降雨量1623.8 mm,最小降雨量986 mm,年平均蒸发量1419.5毫米,相对湿度78%。现年降雨量少于蒸发量,3~5年间常有旱灾或洪涝出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1.4米每秒。

水文水系

县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集雨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融江、龙江、沙埔河、大帽河、中回河及保大河。境内河流总长221.9公里,河网密度为0.01公里,流域总面积4372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384.176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值为15.9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为6.38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539亿立方米。各河流水的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或重碳酸钙镁型。水土流失平均年侵蚀模数约67吨每平方公里,每年水土流失量约14.673万吨。

融江发源于贵州的独山,经三江、融安、融水等县后进入柳城,由北向南纵贯县境中部,上起古砦乡十五坡,下至凤山镇,长70km,集雨面积26752km,年径流量256.1亿m,柳城县境内落差12.05m,多年常年平均秒流量317.475m,是县内最大的河流。

龙江发源于贵州的九阡和荔波一带,经南丹县、河池市、宜州市于六塘镇的横冲村入境,沿县境内由西向东流,河道弯曲,暗礁较多,集雨面积为15870平方公里,境内河段长40.8公里,落差11.5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2.27亿立方米,龙江与融江在凤山镇汇合后称为柳江。

土壤

县境边缘多土石山,中部为丘陵和岩溶山交错,土壤母质有石灰岩、砂页岩、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和山洪冲积物等组成。全县土壤分为7个土类,19个亚类,57个土属,141个土种。

稻田土壤属水稻土类,成土母质有石灰岩、砂页岩、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等,总面积315846亩。旱地土类面积248265亩。荒地面积190125亩,pH值为5~5.5,呈酸性。

植被

柳城县地处低纬,生物种质资源丰富。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但已破坏殆尽,现状植被中,在土山为人工马尾松、杉木、桉林及果林,在石山为藤灌丛或藤草丛。

矿产

柳城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冶金锰矿和非金属矿产。煤炭以烟煤和肥焦煤为主,储藏量700万吨以上,发热量一般为4000~6000大卡/公斤,年产量5至8万吨。

冶金锰矿:探明储量12万吨,平均含锰品位30%,低磷、低铁、易采。 白云岩矿:储量超亿吨,已探明5137万吨。石灰岩矿:分布全县,到处皆是,质量优良。大理石矿:主要有黑色和彩色两种。黑色大理石储量150万立方米,抛光度好,名为“黑玉”;彩色大理石花色有彩带、红彩花、象彩花等,抛光色彩鲜艳,名为“彩玉”,储藏丰富。耐火石英砂岩储量多,易采易制,年产量1000到2000吨,远销全国各地。天然硅粉(石英粉)地质储量10万吨以上。硅石矿(石英卵石)储藏量多,易采易选。

水域

1987年, 全县水域总面积101938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3.2%。 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0.33亩。其中大小江河、溪流70条,面积73268亩,占水域总面积71.87%;池塘2580张,面积4085亩, 占水域总面积4.01%;水库63处,面积2324.1亩,占水域总面积22.80%;山塘71张, 面积1344亩, 占水域总面积1.32%。 全县可养殖水域面积39281亩,占水域总面积38.53%。 其中:池塘占可养殖面积28.32%,水库占可养殖面积68.26%,山塘占可养殖面积3.42%。

龙寨水岩:曾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第一水洞”,其独特的洞内漂流项目在柳州市及六县中是唯一的。

广西柳城县概况

大宾屯百崖山

大宾屯百崖山: “百崖山”素有"小三峡"之称的。百崖山笔直如切,长有数百米,约有20多层楼高。山体陡峭峻险,成90度角切入水面。

金洞原生态漂流:柳城金洞原生态漂流旅游开发项目。项目所在地位于太平镇上油村,预计总投资2500万元,规划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有金洞四十八弄原生态旅游景区,金洞河水流碧蓝澄清,水域风光、峰林景观融为一体,素有“小漓江”之美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