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自如,無留意。仗義天下,誰與行?

人終有一死,誰都無法永生。因而人生短短几十年,總得有所作為,不然就枉在世上走一遭。可是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使你滿腹經綸,文韜武略,可是總得有人賞識。進退之間,對於一個人來說實在不容易能泰然處之。孔子一生便是生動寫照,看看孔子又是如何對待的?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孔子周遊列國,希望諸侯列國都能夠用他,讓他能夠施展抱負,推行周公之治,利益萬民。他在周遊列國當中,在齊國、衛國等國一度得到當政者賞識,包括他周遊之前在家鄉魯國,也有被任用的時候,但時間都不長。在得到任用的時候,把聖賢之道融入他的治理當中。在魯國“會夾谷”“墮三都”政績斐然。他在任期間魯國可以說是盛況空前,社會安定,人民和睦,國力迅速增長。這就是“用之則行”。


進退自如,無留意。仗義天下,誰與行?


然而孔子的這些舉措損害了當政者的利益,加受到齊國的離間之計,孔子便不被重用,離開魯國而周遊列國。因孔子的觀念在當時亂世是難以踐行的,因而在各國都受到冷遇。最後回到魯國招徒講學,整理六經。這就是“舍之則藏”。


進退自如,無留意。仗義天下,誰與行?


我們一般人往往有些學問後,就躊躇滿志“當今天下,捨我其誰?”先別說“用之則行”,真用你時,你行嗎?你有那個水平和能力嗎?大的說把你放在國家領的人位置,你能行嗎?國內外局勢風雲變幻,能應付得了嗎?抑或讓你當校長你能幹好嗎?沒有能力,沒有定力,其實是很難的。所以先要修養到德才兼備時再考慮“用之則行”,否則一用就一塌糊塗,於人於己都不負責任。而一旦不如意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特別是不被人認可被冷落時,能有一個平常心去對待,實在不容易。幾人能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此時能夠“舍之則藏”實則是大智慧,試想既然自己努力了爭取了,可是大局已定,你鬱悶憤恨又能怎樣呢?不但於事無補,還會擾亂自己的情緒,身心俱疲。不妨坦然面對,退而藏之修養身心,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豈不更好?


進退自如,無留意。仗義天下,誰與行?


能進退自如這樣的境界,實在不易,所以孔子對顏回說:縱觀三千弟子,也就我和你能做到如此呀!可見孔子對顏回是多麼的器重。

子路聽到後,很不服氣,老師你曾經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你不說要帶我去嗎?現在怎麼又說只有顏回才能和你一樣呢?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路有些醋意說道:顏回的品德修養是很好,我們和他有差距。我想請問老師,假如有一天您統率三軍作戰,您希望誰跟您去呢?子路這是將了孔子一軍,言下之意,顏回手無縛雞之力,行軍打仗我可比他行,這可是我的強項。

孔子沒有正面回答子路,說道:那種空手搏虎,赤足過河,即使死了都不會悔悟的人,看似非常勇猛,實則是有勇而無謀,這屬於冒險、蠻幹,只能壞了大局,這樣的人我不需要。性格決定命運,子路雖有熱情,可是為人莽撞,喜歡冒險,有勇無謀,後來捲入衛國內亂,局勢已經不可挽回,子路本來可以全身而退,可是最後還是“結纓而死”。其實孔子在這裡是告誡子路要進退有度,不可一味逞勇,所以告訴他“吾不與也”。


進退自如,無留意。仗義天下,誰與行?


在孔子看來,怎樣的人才能成為三軍統帥呢?“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懼”不是懼怕,不敢對敵。這個懼是不敢輕敵,很謹慎,不敢馬虎大意,要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面對戰爭,絕不能逞匹夫之勇。要運籌帷幄之中,把作戰的各種可能性都要進行沙盤推演,以備不時之需。領兵打仗不僅要想怎麼打勝仗,更要做好一旦打敗仗如何全身而退的準備。歷史上的淝水之戰便是如此,前秦苻堅一心“投鞭斷流”滅掉東晉,然而進攻失利後,便猝不及防,以至於“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最後一敗塗地。


進退自如,無留意。仗義天下,誰與行?


孔子的一生看似一直的尋求當政者重用,一般人看來孔子是好功名利祿的凡夫俗子,其實卻孔子有其堅定的信念和操守,其入世並非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天下蒼生。在邦無道時,則是選擇退隱於世毫不留戀。正是在“用與不用”、“行與藏”理想的堅持與退守之間進退自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